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小学硬笔书法教案小学书法教师—硬笔书法教案.pcb{margin-right:0}一、教学内容:l 学习基本的笔画写法及汉字的书写结构规律二、教学目的:l 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l 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l 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l 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l 书写的姿势。

l 楷书的基本笔画l 楷书的结构比例关系l 笔画之间的连贯l 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写法四、教学方法:l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l 优美的书法作品若干张。

l PowerPoint课件l 优秀的钢笔字贴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硬笔,是相对于毛笔而言的。

指笔尖是硬性的笔。

写的好的硬笔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所以现在亦有“硬笔书法”之称。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欧岣坏牡掠蛩亍T诮萄е腥绻⒅赝诰蛘庑┮蛩兀⑶〉钡亟淙诤稀⑸ 冈诮萄У敝校耘嘌己玫牡赖虑椴伲岣咚亲陨淼牡赖滤匮椭端交岽笥旭砸妗?2.坚持以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在中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市教育局《关于转发9教育部关于在中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为依据,加强学生的写字教学任务和工作。

3、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艺术个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写字教学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质量的提高。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特别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

六、教学要求:1、加强课堂四十分钟硬笔教学,认真上课备课,课后硬笔相结合教学法,加强作业检查批改力度。

课堂中多渗入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确定“做字先做人”这一教学原则。

2、自第一周开始,低年级练字练姿。

中年级书写工整美观。

高年级书写有风格。

3、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双姿、书写卫生习惯。

4、继续研究学生书法校本教材。

5、各年级的作业均要重视学生习字的质量,任课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抓好学生的习字质量。

6、有计划开展好师生习字活动,全面提高师生整体的书法水平:7、开辟一块展示台,每月更换一次学生书法作品。

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积累参赛成果。

8、加强书法教学的评价研究,制定评估细则,认真评定师生的习字质量:(1)、开展教师的“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基本功评比活动。

( 2)、开展书法之家评比活动,提高整班的双姿及书写合格率和优秀率。

(3)、每月评定一批书法之星、小小书法家。

9、开设书法园地,充分利用校广播站进行书法教学宣传。

10、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业务水平。

七、具体教学计划一.硬笔书法的工具现代硬笔书法的工具,一般是指笔.墨.纸。

1.硬笔是笔尖硬性的书写工具,按其笔尖制作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分为:钢笔.圆珠笔.铅笔.水彩笔.竹笔等。

2.在硬笔书法创作中,如果用钢笔,则配以性能稳定.颜色乌黑的碳素墨水较好。

如果以竹笔或铅笔进行创作,则以书画墨汁为宜。

3.纸的种类繁多,有常用的书写纸,脆性白报纸,复印纸,熟宣纸等。

二.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1.执笔方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的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成45度左右。

硬笔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指实,才能有效的控制用笔的提按和上下运动,,下笔的用力大小.行笔的缓疾变化都是靠“指实”来实现的。

掌虚,是要求手掌心要虚而空,笔尖才可以在纸上前后左右运动灵活自如。

2.书写姿势正确的姿势就是要做到“三正”既头正.身正.手正。

书写时。

纸张平铺于桌面,两肘平曲于桌面的弯曲是45度左右,两脚自然张开,胸部距桌面约为15厘米。

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均应使笔尖着纸部位同视线基本保持垂直。

三.运笔方法运笔是指通过笔尖的运行来书写出完美的笔画。

运笔要注意运指和运腕的配合。

所谓运腕,就是手腕随着笔画的需要,做左右.上下摆动,其幅度随所写字的大小而定。

只有运指和运腕相配合,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硬笔字来。

运笔写字要讲究提按.顿挫和转折,讲究速度的快慢,每一点画都有虚实变化,才能有艺术性。

所谓“提笔”,就是将笔从纸面上逐渐提起,笔迹就会从粗到细,从细到无。

按比2,就是笔在纸面逐渐按下,从而使笔迹由细变粗。

顿笔,就是在按笔的基础上再停顿一下,使点画的某一处圆浑而有力量。

挫笔,是指转换用笔方向的一种急促而有力的运动方式。

运笔在某一笔画中一般有三个步骤:即“起.行.收”(被称为运笔“三步曲”)四.笔顺规则1.笔顺口诀:笔顺规则有八条,书写顺序不能差,先横后竖撇后捺,从左到右上到下,从外到内内到外,中间写好再其他,写字框时应注意,等人进去把门插。

笔顺写好写字快,不能胡写与乱画,笔道呼应字形妙,请君牢记笔顺法,法对可以早成才,硬笔书苑绽新花。

明目的习书不怕难,攻书不怕艰.前途有险阻,光明在眼前.退笔如山传佳话,决心磨的铁砚穿,三更灯火五更寒,笔走龙蛇追雷电,硬书美观又实用,中华传统万古传.姿势正身正眼平两臂齐,双脚稳稳着平地.两腿微分与肩宽,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离纸面一尺远,胸距书桌一横拳.笔斜角度四十五,笔尖距指一寸间.书写纸面不可斜,指实掌虚要自然悟笔法点如坠石重千钧,画如锥沙屋漏痕.戈似壮士弯弓弩,铁画银钩铸书魂.纵横驰骋飞天马,婉转迂回布行云.使转自如笔雄健,恰似凤舞与虎蹲.硬笔挺拔又刚劲,玲珑妙笔起新军.重结体结字有法度,主次要分明.主笔应突出,点画相呼应.横平竖且直,其字必平稳.偏旁相容让,向背要分明.比例要适当,左右需均匀.疏密应相间,变化随其形.习书重结构,驰笔任纵横.学章法分行布白构图新,计白当黑道理深.写到疏处可走马,书到密处不容针.楷隶纵横皆有列,行草布局最纷纭.题款钤印章法美,意在笔先自通神.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一、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第课基本笔画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八种基本笔画运笔注。

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八种基本笔画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横的写法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

一般有(长、短、斜)横。

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

(不能与横中线平行)。

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

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

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字形分析:“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

“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

“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

“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

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

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

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

“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横要斜,穿过中心点。

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

“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

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笔,左低右高。

下横长,左低右高,略有弧度。

正上横短,下横长,中间短横居中央。

中竖在竖中线上,左竖不要离中竖过近。

在田字格中写字,要把字写在正中。

横的中点写在竖中线上保证了字不偏左偏右,而其上下位置如何安排才能使字写在正中呢?以“二”字为例,两横分别在田字格纵向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起笔,由于横的上斜,使短横距上边线较近,长横距下边线较远。

两横距上下边线虽远近不同,但由于短横的左右空白大,长横左右的空白小,整个字的上下两部分空白仍是匀的。

由此可得出这样的规律:一个字靠上、下边线的横并存时,短横要距边线稍近,长横要距离边线稍远,才能保证“字在正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