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调节肠道菌群

【精品课件】调节肠道菌群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2)抗腹泻与防便秘:
▪ 阻止外袭菌或病原菌的定植—防止腹泻 ▪ 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状态—防止便秘 ▪ 纠正腹泻又防止便秘的双向调节功能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
强化或促进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性 攻击作用 对轮状病毒的拮抗性 与其他肠道菌的协同性屏障作用 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 分解乳糖, 加速其代谢
因而对不习惯食用奶、乳糖不耐症 的人饮用乳杆菌发酵的酸奶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1)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 3)调节血脂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
(二) 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C.抑制外来菌与病原菌的生长:肠球菌, 乳杆菌,链球菌,真杆菌,双歧杆菌
D. 合成维生素与分解腐败菌:双歧杆菌
(二) 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肠道菌群中主要细菌的作用 有害作用
A. 腹泻与便秘,致病性感染,肝、脑损害与 致肿瘤等有害作用: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 菌,葡萄球菌,梭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 菌,链球菌,真杆菌,拟杆菌。
人类肠道菌群的发展
无菌 大肠菌、肠球菌、梭菌
婴儿期
双歧杆菌
出生

中老年
双歧杆菌 有害菌
中老年人需要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等!
(二) 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肠道菌群中主要细菌的作用 有益作用
A. 免疫调节:乳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 拟杆菌
B. 助消化、促吸收与延缓衰老:乳杆菌, 双歧杆菌,拟杆菌
如果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而 使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 的定植或者增殖,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婴幼儿喂养不当 ❖营养不良 ❖年老体弱 ❖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 ❖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 瘤药、放疗或化疗
对健康有益作用:
1)抑制肠道致病菌 2)抗腹泻与防便秘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 4)调节血脂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1)抑制肠道致病菌:
1994年G. R. Gibson曾以双歧杆菌5种 菌种对8种病原菌作平板扩散法抗菌敏 感性试验,结果所有双歧杆菌菌种均显示 出显著的抑菌作用。
肠道菌群失调表现
1.腐败菌显著增多,双岐杆菌与乳杆菌减少
常见于中老年人,大多数情况下无临床症 状,甚至可以认为不是异常现象,但可能有消 化吸收功能与食欲不佳,腹涨,产气,便秘等。
机体与机体外环境生态之 间的关系---外生态或宏观 生态(macroecology)
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 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 1271g之多,其中眼有1g、 鼻有10g、口腔有20g、肺 有20g、阴道有20g、皮肤 有200g,当然最多的是肠 道,达1000g,总数为 1014个,相当于人体细胞
的10倍。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宿主与其体内寄 生的微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 约的最佳生理状态,双方保持着物质、能量 和信息的流转,因而机体携带的微生物与其 自身的生理、营养、消化、吸收、免疫等 有密切关系。
一. 肠道微生态 1. 肠道微生态简介
正常菌群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以肠道、口腔、 阴道和皮肤的贮存量最多。在人体微生态系统 中,肠道微生态是主要的,最活跃的,一般情况下 也是对人体健康有更加显著影响的。
2.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
400余菌种
菌数为1012~1013个/g粪便
占干粪便质量的1/3以上 ,以 厌氧和兼性厌氧为主,需氧菌 比较少 。
这些菌群对人体起着有益、有害的作用
人类肠道菌分类
1.形态上:拟杆菌、球菌、梭菌
2.与氧气的关系 厌氧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 兼性厌氧菌:大肠肝菌 需氧菌:肠杆菌科、葡萄球菌
与过路菌或致病菌竞争性地占据上皮细 胞受体而达到抗菌作用。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
①激活胃肠免疫系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②减少硝基还原酶,偶氮基还原酶的活性,这些 被认为与致癌有关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3)调节血脂:
该菌能减低高脂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 平,而对正常人群则无降脂作用。
调节肠道菌群的 功能性食品
主要内容
一.肠道微生态 二.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 三.肠道菌群失调 四. 肠道微生态的调整 五.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
第一节 概述
人体和动植物体一样,按生态学 (ecology)规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中生活。
机体与机体内定居的微生物 群之间的关系---内生态或微 生态(microecology)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1)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 3)调节血脂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
乳杆菌生物学功能
1)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
嗜酸乳杆菌对肠道某些致病菌具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如: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 致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能控制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引起的难辨芽孢 梭菌过渡增殖,又能同时抑制其产生毒素。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4)调节血脂:
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具有显著地降血 脂作用
2.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 ✓ 能合成B族维生素,B2、B6 ✓ 分泌分解腐败产物和致癌物的酶
(三)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的共同环境,保持一种微观 生态平衡。
B. 产生腐败产物: 拟杆菌 C. 产生致癌物 :大肠埃希菌, 链球菌, 拟杆菌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 有益菌的代表。
腐败菌的增殖
降低肠道pH 减少腐败物质产生
对病原菌的生存与增殖不利
1. 乳杆菌 (lactotacillus)
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究较多的 肠道有益菌。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生产饮 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乳杆菌及其接种培 养的发酵乳和酸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