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Ⅱ》第二章第2节《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授课教师】刘忠【教材分析】“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Ⅱ》《系统与设计》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系统基本属性”后要转向“系统优化”学习的桥梁,这个章节的学习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系统基本属性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概念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
这节知识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整体分析和综合使用技术的水平,关键是要树立学生系统分析的理念和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其实已经初步掌握了系统分析的方法,并能够加以使用,只不过他们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不了解自己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决定是因为什么,所以需要我们通过讲解把系统分析从他们的生活中提炼出来,使他们能够区别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区别和优缺点,进而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事物。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以“体验式教学”为引领,基于体验式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亲历、体验技术设计的全过程。
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以情景剧形式完成“重庆一日游”系统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系统分析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在实践操作阶段,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改进学校学生就餐排队时间,来总结和巩固系统分析基本方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往往会局限在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上,不能使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行系统分析,要即时对学生实行指导,协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简单的系统案例分析,能够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了解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⑵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系统分析的步骤及其原则性。
⑶能根据其原则性做出准确的决策。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系统分析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发展使用全面、综合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体验系统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将系统分析的思想使用于生活和学习当中,并形成认真、严谨、有条理的做事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⑵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2.教学难点能实行简单的系统分析,并做出决策,总结出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案例引领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从身边的系统分析案例入手,通过丰富的案例,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中,把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提升到理性分析的思维上。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以回想——分析——归纳——迁移为主线,组织教学。
学法:鼓励学生实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交流讨论、归纳,并提倡团结合作的意识。
具体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教学法、事例引导法等。
【教学资源】环境:网络教室设备:多媒体展示平台软件:思维导图软件课件:《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学课件学案:《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学案【教学时间】40分钟,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导入新课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面临选择,面临决策,比如同学们高三要面临的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等,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和决策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就能够协助大家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决策。
二、分析案例,探索新知(一)提出任务一:同学们,春天来了,夏天就近了,暑假在向我们招手;暑假我们都憧憬着出去走走,更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重庆一日游方案:要求所用经费不超过100元人民币,出发地为重庆主城两路口,所游景点为解放碑、人民大礼堂、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湖广会馆、长江索道七个中的任意四个。
(二)方案设计:学生分小组实行方案设计,并完成下表的填写(三)交流分享: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案,并重点说明设计理由。
(四)分析提炼:说说你们组在制定和选择旅游线路时经历了哪些步骤?师生共同小结:1.阐明问题,确定目标解放碑、人民大礼堂、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湖广会馆、长江索道七个中的任意五个;且所用费用不超过100元人民币;时间为一天。
2.分析研究要实现这七个景点中游五个景点,要面临四个问题⑴出发地:两路口⑵地域:解放碑、人民大礼堂、红岩村、湖广会馆、长江索道五个景点在渝中区;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两个景点在沙坪坝区。
⑶费用:景区门票:湖广会馆30元,长江索道27元,其他都是免门票。
交通费:公交车每次2元(办卡可换乘,但是有工本费20元);轨道交通最低费用为2元,出租车起价10元,网约车的价格就更为复杂。
餐费:根据资金来选择就餐类型和地点。
⑷时间: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线路都各不相同问题的突破口在——交通线路、景点游玩时间、费用三者和个人喜好相结合。
3.制定方案4.评价比较5.确定最佳方案通过对交通线路、景点游玩时间、费用以及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得出有利于自己的最佳方案(这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出地所得出的最佳方案是不一样的)。
过渡:同学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就用到了我们今天将要学的“系统分析的思想”。
(五)小结梳理:1.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⑴阐明问题,确定目标(定性分析)⑵分析研究,制定方案(定量分析)⑶评价比较,确定最佳方案2.定性分析法:在一定条件下分析和控制系统的特性,使系统达到更理想更佳效果的方法。
3.定量分析法:通过配比分析、使用组合计算,得出最优答案。
4.系统思想就是事物的整体论思想,就是从全局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加以综合分析,掌握其规律性,找出一种最好的或比较好的方案来实施。
5.使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实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系统的思想能够提炼出系统分析基本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产品在持续更新,系统在持续的升级。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追求更好,希望投入尽可能少,回报越多越好。
为了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所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称为最优方法。
但是有很多复杂系统,实施方案五花八门、干扰因素四面八方,我们不可能的逐个比较权衡,或者漫无目的瞎蒙。
所以我们有必要实行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寻找系统最优值。
三、迁移拓展,实践使用(一)提出任务二:某中学设有两个学生食堂,正常情况下每个食堂能容纳的就餐人数是2000人,近两年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就餐人数随之增加,每个食堂就餐人数达到2500左右,每到中午就餐时间,学生们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如何减少学生的就餐的排队时间?请使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几种途径,并选择一种最经济、最有效可行的办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并用思维导图表达出来。
(三)学生借助教室的网络共享功能实行交流、分享。
(四)师生共同分析、梳理:1.阐明问题,确定目标:缩短学生就餐排队时间。
2.分析研究:影响学生就餐排队时间的原因有食堂规模大小、打菜窗口分类、就餐学生人数、排队方式、排队时间五个方面问题。
⑴食堂规模大小:食堂规模扩大、排队窗口增多⑵打菜窗口分类:套餐窗口和自由窗口⑶就餐学生人数⑷排队方式⑸排队时间3.制定方案:方案一:统一菜式,以班级为单位派2—4人领取事先准备好的饭。
方案二:把窗口实行分类,分为套餐窗口和自由窗口,套餐窗口只提供事先搭配好的几个类型套餐,自由窗口能够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己搭配菜式。
方案三:扩大食堂规模。
4.评价比较:方案1:优点:大大缩短了学生排队等候时间,提升劳动利用率。
缺点: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饭菜。
方案2:优点:缩短了学生排队等候时间,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菜式。
缺点:套餐窗口准备的几个类型的套餐菜式需要事先摸底调查,找到能够被部分学生接受的水准,有一定难度。
方案3:优点:缩短了学生排队等候时间,学生能够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菜式。
缺点:饭堂要增加投入,而且需要一定的工期。
5.确定最佳方案四、教师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这个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使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优质、高效。
【教学反思】系统的分析在《系统与设计》这个章节的地位很重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但知识的理论性强,讲起来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了“案例引领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主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新课引入环节使用“高考专业的选择”这个每个学生都要亲自面对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们能快速的进入课程;再以现代人都喜欢的旅游为案例,让学生亲自体验设计一个有要求的“重庆一日游”的旅游方案学习“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食堂就餐排队时间长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系统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知识重、难点,我专门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协助的思维导图引入课堂,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逻辑分析水平,从而让教学有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因为文理科生存有知识优势与兴趣度不同的差异,所以在讲课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对案例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