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3.防腐剂抑菌效力测定
三、验证概述
微生物学检验的影响因素: 1.药品本身的抑菌性 2.药品中防腐剂的抑菌性
3.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
4.培养条件(温度、湿度及需氧或厌氧)
5.过滤系统的材质
三、验证概述
消除抑菌性的方法: 一、化学中和法 用化学中和剂中和抑菌剂,消除抑菌作用。
二、稀释法 降低抑菌剂的浓度以消除抑菌性。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被检培养基 培养结果
.. . . ..
试验菌
50~100cfu
适 宜 培 养 条 件
50~100cfu
.. . . ..
.. . . ..
试验菌
.. . . ..
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得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 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
珠海国信达
重点议题
一、法规要求 二、验证目的 三、检验概述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一、法规要求
第二百二十六条 试剂、试液、培养基和检定菌的管理应当至少符合以下 要求:
(一) 试剂和培养基应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应当对供应 商进行评估; (二) 应当有接收试剂、试液、培养基的记录,必要时,应当在试剂、 试液、 培养基的容器上标注接收日期;
一、法规要求
第二百二十六条 (续)
(五)配制的培养基应当进行适用性检查,并有相关记录。 应当有培养基使用记录; (六)应当有检验所需的各种检定菌,并建立检定菌保存、 传代、使用、销毁的操作规程和相应记录;
(七) 检定菌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内容至少包括菌种名称、 编号、代次、传代 日期、传代操作人;
三、薄膜过滤法 抑菌性产品通过滤膜时,微生物被截留在膜上,检品被过滤掉。
——微生物检查法准确与否的核心是对抑菌性的有效消除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环境条件:C级下的局部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 培养基种类: 细菌计数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酵母菌计数 营养琼脂培养基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八)检定菌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贮存,贮存的方式和时 间不应当对检定菌的 生长特性有不利影响。
二、验证目的
为了使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可靠,需要 对每个品种的具体检验包括:
总菌落数检查(回收率)
1.微生物限度检查
2.无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专属性)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组回收率。 (1)试验组 平皿法计数 最低稀释级供试液1ml + 试验菌50~100cfu 2个琼脂培养基平皿
薄膜过滤法计数 取规定量的最低稀释级供试液,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 加试验菌50~100cfu,过滤。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环境条件:B级下的局部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 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改良马丁培养基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无菌性——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灵敏度——(菌液的制备见药典附录) 指定培养基 指定培养基
环境条件:C级下的局部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 培养基和培养基试验: 无菌性 促生长能力——在最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生长 抑制能力——在培养的最长时间内不能观察到微生物的生长 指示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和以前检验过并已接受的培养基在 外观和指示反应都具备可比性。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 按照各品种项下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验证菌株。 规定量供试液+10~100cfu试验菌+增菌培养基 合格标准:检出试验菌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测定方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续)
(2)直接接种法: 各试验菌 置规定条件下培养。 各试验菌+供试品
合格标准: 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生长良好。
Thank you
End
合格标准: 在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数回收率(稀释剂对照 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70%。 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均不低于70%
试验组菌数回收率 试验组平均菌落数- 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 落数 菌液组平均菌落数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或使用说明配制、贮存和使用试剂、试液和 培养基。 特殊情况下,在接收或使用前,还应当对试剂进行鉴别或其 他检验; (四)试液和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当标注配制批号、配制日期和配制人 员姓名,并有配制(包括灭菌)记录。不稳定的试剂、试液和培养基 应当标注有效期及特殊贮存条件。标准液、滴定液还应当标注最后一 次标化的日期和校正因子,并有标化记录;
各试验菌
空白对照:
适宜条件培养后,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生长 良好,判该批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六、无菌检查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 菌种及菌液的制备见药典附录 测定方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
(1)薄膜过滤法: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 一次的淋洗液中加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出薄膜接种至适宜 培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内。另取以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 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置规定条件下培养。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
(2)菌液组 直接接种试验菌 (3)供试品对照组 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稀释剂对照组 用相应的稀释剂代替供试品,加入试验菌。 (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 需增加稀释剂对照组。)
四、总菌落数检查方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