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PPT
举例 ①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如 北赤道 暖 流和南赤道暖流 ②受中纬西风影响,形成 西风漂流 。
(2)主要洋流分布
海域
D 太平洋 F
H
主要洋流名称
、E
、
、G
、
、I
。
J
、K
、
大西洋 L
、M
、
N
、P
。
印度洋 Q
、R
。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想模式图
全球形成 8式大洋环流 8
(3)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现实洋流分布图
底部海水发生交换
浮游 生物 渔
繁盛
饵料 丰富
场
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试分析其成因。
舟山渔场位于台湾 暖流与渤海沿岸冷 水流交汇的浅海大 陆架海区,纬度位 置约在29°至31°之 间,同时长江、钱 塘江等为区域注入 大量的营养物质, 形成著名的渔场。
直击考点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4·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 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4.2014·四川卷图7中M、N海域均 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上添绘箭 头(暖流用“→”,寒流用“ ”), 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 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 件。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 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 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一.洋流的基本概述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 比较稳定地 沿着一定方向 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一、洋流的分类及成因
1、洋流分类: (1)暖流:从 水温高 的海区流向 水温低 的海区。 (2)寒流:从 水温低 的海区流向 水温高 的海区。
2、影响因素: 盛行风 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 海陆分布 、
当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图3-2-7左图 所示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 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亡之海”。分析上述现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间的风向及成因。
风从A吹向B。A为 高压,B为低压,赤
道附近地转偏向力
小,所以吹西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图3-2-7左图 所示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 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亡之海”。分析上述现象,回 答下列问题。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由 图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N附近洋流位于欧洲西海岸, 为北大西洋暖流,其流向应由低纬向高纬流即自南向北流; M附近洋流位于北部非洲西海岸,为加那利寒流,应由高 纬向低纬流即自北向南流。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大气 环流对天气的影响。由图中信息可知,N附近渔场位于中 纬西风带,终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阴雨天气多;M附 近渔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大,阴雨天气多,而夏季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浪小,多晴朗天气。第(3)题,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类型及工业区位。渔产品加工业的原料 易腐烂变质,应及时加工,故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 的区位优势要从原料、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及政策 等方面加以分析。
对气候的影响:
① 热带地区降水出现异常:
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上升,出现暴雨和洪涝 灾害;
太平洋西部,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降水减少,出现旱 灾。
② 鱼类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进而影响到鸟类的农业生 产)
③ 太平洋西部的热带风暴、台风活动减少。
二、厄尔尼诺现象
对我国的影响:
1.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减少; 2.北方出现暖冬; 3.南涝北旱;
度低水面高的海区流入盐度高的海区。 多形成于海峡、运河两侧的海区。
由海水温度差异形成: 温度高→海水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海面升
高→表层海水从温度高海面高的海区流入温度低的海 区
多形成于热带、副热带大洋西岸
表层有密度流的海区,其底层必然有补偿流的分 布。故表层海水流动方向与底层相反。
思考:在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表层的海水如何运动? 红海与阿拉伯海之间的海水如何运动?
(2)画出图3-2-7右图中A、B的水流运动方向(用箭 头表示)。 顺时针
当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图3-2-7左图 所示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 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亡之海”。分析上述现象,回 答下列问题。(3)为什么秘鲁渔场成为一片“死海”?
该海区上升流减弱,来自赤道方向的暖水大量向南入 侵,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营养物质减少,致使海 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也因缺 食而死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假若L1、L2的流向相同 C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认识洋流
(2014·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 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 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
(2)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 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 小。
(3)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 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 低);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 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上升流海区底层 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 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 •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
渔场的形成和分布
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 生物光合作用强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有
机质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
表 层
生搅动,上升流海区
养
底层海水上泛
料
丰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
富
著,冬季表层海水和
表层是阿拉伯海流向红海,为密度流; 底层是红海流向阿拉伯海,为补偿流。
直击考点1——洋流的分类
一、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 、密度流 、 补偿流 。
3、补偿流:某个海区的海水流走,相邻海区的海水便 流来补偿而形成的洋流。
直击考点1——洋流的分类
二、按性质可分为:暖流 、寒流 。
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①洋流流向和水温高低
方法一:辅助线法 方法二:高低规律法 方法三:凸向即流向法
课堂练习
右图表示海洋某区域的表层 海水等温线,有关该区所属的半 球和洋流A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
C.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二.洋流的成因 与分布
(1)洋流成因
成因
①盛行风 ②陆地形状 ③地转偏向力
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 流属于 B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4·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 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 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
D
微专题: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一、沃克环流 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
二、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期间的气候异常
二、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圣婴”,现在泛指赤 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的 现象。
二、厄尔尼诺现象
大平洋、大西洋海区形成 80式大洋环流
认识洋流
1.有关图中①、②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有( C )
A.都位于太平洋上 B.①处于北半球,②处于南半球
C.对沿岸都有增温增湿作用
D.位于中高纬海域
2.与②洋流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 )
A.纽芬兰渔场的形成
B.美国西海岸降水丰富
C.与同纬度的大洋东部相比水温低
直击考点1——洋流的分类
一、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 、密度流 、 补偿流 。
2、密度流:因海水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差异, 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运动形成的洋流。
直击考点1——洋流的分类
一、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 、密度流 、 补偿流 。
2、密度流:
由海水盐度差异形成: 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表层海水从盐
1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
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2014·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 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
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D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2013浙江卷)4.我国钓鱼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
要原因是( A )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 有寒流经过 C. 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盛行上升补偿流
2014浙江文综
(2)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__向__北__(_或__东__北__)___,原因是受__北_大__西__洋__暖__流_____影响。 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______海__洋_渔___业___(___或___海___洋_捕__捞__)___。(6分)
②确定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岸),进而根据洋流分布规 律判断寒暖流性质
考法小结——表层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第三步:确定洋流名称及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