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材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XXXX——2011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1
化学成分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化学成分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材质、牌号铸件的化学成分检验。
3.判定标准
化学成分判定标准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参考国家标准。
4.检验规范
4.1检验原铁水成分
4.1.1由熔炼人员取样,利用“碳硅分析仪”检验有关元素含
量。
4.1.2熔炼班利用检验出的原铁水成分,对照配料单上的原铁
水成分,如某元素含量偏差较大时,应进行炉内成分调。
4.2检验球(蠕)化处理后的化学成分
4.2.1质检员每天对每种材质取理化分析试块(不许淬水)且
填写“检验通知单”(单上应显示:日期、炉次、图号、材质、牌号和检验内容等)连同有标识的对应试块一并送理化室,理化人员见到检验通知单和试样后,在检验纪录上登记。
4.2.2钻屑应在空气不对流处进行,钻屑作业中防止说话气流
2
吹跑C,钻屑结束后,用毛刷扫净钻头上粘附的碳灰,以求结果准确。
4.2.3在化学分析中,发现元素含量异常,应取铸件本体检验,
如还不理想,及时通知车间工艺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
施。
4.2.4用户反映某产品成分或金相有问题时,应进行梨花复核
检验。
4.2.5对工艺稳定、质量正常的产品,偶尔出现缩松、裂纹或
硬度偏高、偏低时,应进行理化分析,查找原因。
4.2.6性能试棒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应
对某试棒本体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5.不合格品的控制
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金相质量,影响着机械性能。
因此,如出现成分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质检员,对成分不合格品进行标示,再抽析金相和性能,如果合格,一般为此炉铸件合格,如果用户要求成分不合格不接受,只好当废品处理。
6.检验频次
3
序号名称
检验
手段
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各材质牌号
原铁水
碳硅分
析仪
化学成分1次/炉
如有异常,
调整后再一
次检验
2 各材质牌号
处理后试块
理化分
析
化学成分
各1次/
班
每种材质一
次
3 铸件本体理化分
析
化学成分抽检按需抽检
4
金相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基体组织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铸件的金相组织和基体组织检验。
3.判定标准
金相判定标准为用户要求和参照国家金相图谱而定。
4.检验规程
4.1 首末箱金相试块检验:对每包浇注的铁水,在首浇前、
末浇后取样,浇注试棒。
4.2 试棒砸断后,在砂轮机上磨平,然后按砂纸粗细顺序磨
平,抛光成镜子面。
4.3 检验时,如果模糊不清,应调节焦点或擦镜镜片,还不
清时,应重新抛光。
4.4 检验金相组织应首先通观整个受析面,然后按大多数视
场所示图像观察石墨形态、尺寸大小、分布状况,对照金相图谱准确判定金相质量。
4.5 对每包浇注的铁水,金相判定后,不管合格与否,均应
记录:显示出时间、产品名称、图号、材质牌号、金相质量、浇注数量,且签名负责。
5
4.6 腐蚀后试块做基体检验,正确判断视场上的铁素体、珠
光体和碳化物等含量的百分比。
4.7 基体组织检验,在金相组织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每班对
每种材质最少抽查一次,如发现金相组织质量有波动或硬度值高、低偏差较大时,应及时检验基体组织。
4.8 每班从不同材质铸件中抽查一支有缺陷铸件,检验其金
相组织和基体组织。
5.不合格品的控制
5.1 当首或末浇注的金相试块检验不合格时,质检员必须将
该包铁水浇注的铸型上做标示,且标明浇筑的顺序号,并跟踪扒活落砂,将毛活上标示出与铸型对应的号,分离摆放在适当场地,然后按照“二分中点法”把不合格品找出来。
5.2 当首、末浇注的金相试块检验均不合格时,该包铁水浇
注的铸件全部报废(在毛活上打红漆)。
5.3质检员对不合格品的名称、数量等统计后,填入检验记
录中上报质控部。
6.金相检验频次
6
序号名称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首、末箱金
相试块
金相组织各1次/包
各种材质牌
号
2 首、末箱金
相试块
基体组织各1次/天
不同材质牌
号各1次
3 铸件本体金相组织、基
体组织
1次/班
各种材质牌
号
4 出口产品
铸件本体
金相组织、基
体组织
1次/包
各种材质牌
号
7
机械性能检验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铸件机械性能检验提供依据,使其检验工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材质铸件的机械性能检验。
3.判定标准
机械性能判定标准为用户提供和GB/T1384—1988标准。
4.机械性能检验规程
4.1 批量的划分:浇注同一牌号铸件2000kg为一个批量,如
超过2000kg不足4000kg时,按4舍5入定批量。
4.2 当浇注同一牌号铁水不足2000kg时,视为一个批量(如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供货的铸件)。
4.3 浇注同一牌号铁水,每2000kg的末箱,由质检员放一个
性能试棒砂模型,浇注末箱后浇注性能试棒毛坯。
4.4 填写“检验通知单”,单上应显示日期、炉次、包次、产
品名称和材质等,连同性能试棒毛坯一并送去加工成性能试棒。
4.5 如性能检验不合格,应在铸件本体上取样检验,如还不
合格,则该包铁水浇注的铸件报废,同时再抽查前边所
8
浇注铸件,一定把性能不合格的铸件分离出来。
4.6 对随货发行性能试棒的制作,每次至少浇注3根,检验
两根,如两根性能合格,不仅铸件合格,而且在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可做随货发行的备用性能试棒,但每次浇注的试棒必须抽检合格。
4.7 在检验的两根试棒中,如一根合格,一根不合格,则需
检验第三根,如第三根合格,则该批铸件仍为合格;如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铸件为不合格,必须分离。
4.8 性能合格的试棒,三根一组,涂防锈油,包扎好,且上
面标示出日期、材质牌号、规格等保存起来以备发货之用。
4.9 检验的有效性
4.9.1铸件材质合格,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
时,则检验无效。
即:
①、试棒在试样机上装卡不当或对试样机操作不当。
②、试棒的切削加工尺寸精度和光洁度不好。
③、试棒在标距处断裂。
④、试棒有砂眼、气孔和夹渣等铸造缺陷。
4.9.2出现性能不合格试棒,不应轻易判定铸件不合格,应对
试棒进行检查,发现有上述四条之一问题,检验无效,应检验另一根。
5.硬度检验
9
5.1 使用硬度机前,必须效验其准确度,发现异常时查找原
因,排除后方可作业。
5.2 根据产品要求的硬度值,确定钢球直径和加压重量,一
般Φ5㎜钢球加压重量为750kg,Φ10㎜钢球加压重量
为3000kg,具体检验作业按GB/T231要求进行。
5.3 利用“读数显微镜”观察压痕直径,查出对应的硬度值。
5.4 观察压痕直径时,目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确保读数准
确。
5.5 对出口产品每包抽查一件有缺陷的铸件检验其硬度值,
对其它产品每班对每种材质抽查一次铸件本体厚处和
薄处的硬度值,且记录。
5.6 不合格品的控制
硬度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对同材质铁水浇注的一包铸件,如三次抽检,两次硬度合格,则该包铁水浇注的铸件合格,否则应判不合格。
6、检验频次
10
序号名称检验项目频次备注
1 各种材质
产品
抗拉强度,屈服
强度,延伸率
1次/批量同材质铁水
浇注2000kg
2 出口产品硬度1次/包抽有缺陷的
铸件
3 国内产品硬度各1次/班铸件本体厚、
薄处各1次
4 随货发出
性能试棒
机械性能根据需要每种材质各
储备3组以上
注: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