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DNA体外扩增方法,它可将一小段目的DNA扩增上百万倍,其扩增效率使得该方法可检测到单个虫体或仅部分虫体的微量DNA。

通过设计种、株特异的引物,此法只扩增出种、株特异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而且PCR 技术的操作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无需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可以克服抗原和抗体持续存在的干扰,直接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既可用于虫种、株的鉴别,动物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又可用于动物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要求掌握PCR诊断技术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全面熟悉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寄生虫DNA 的提取、PCR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对目的片断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PCR产物的纯化等等。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1.虫体材料。

单个虫体。

2.器具。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旋涡振荡器、微量取液器及配套吸头、微量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微型眼科镊、微型眼科剪刀、玻璃平皿、滴管、有机架等。

3.试剂。

(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HCl,Tris-HCl)、氯化钠、蛋白酶K(25µg/µl)、异丙醇(80%)、双蒸水、灭菌超纯水等。

(2) DNA裂解液:500 mM NaCl 70 µl 、100 mM Tris-HCl(pH 8.0)30 µl、50 mM EDTA(pH 8.0)150 µl、10%SDS 30 µl。

(3) Wizard TM DNA Clean-Up 试剂盒或类似的DNA提取试剂盒。

(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1.材料。

提纯的虫体DNA。

2.器具。

超净工作台、微型高速台式离心机、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µl)、PCR扩增仪、琼脂糖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微波炉、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200/500/1500 µl)、有机架、一次性手套、透明胶带、量筒(100 ml)、三角瓶(500 ml)等。

3.试剂。

(1) 10×PCR Buffer(无Mg2+)、dNTP(2.5 mM each)、ddH2O 、MgCl2(25 mM)、Primers、Ex Taq 酶(5 U/l)、琼脂糖、EB(10mg/ml)、Tris碱、硼酸(Boric acid)、去离子水、EDTA(0.5 mol/L,pH 8.0)、10×载样缓冲液。

(2) 0.5×TBE缓冲液:准确秤取Tris碱5.4g,硼酸2.75g,充分溶解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加10ml 0.5 mol/L EDTA(pH8.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1.材料。

PCR扩增产物。

2.器具。

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µl)、琼脂糖电泳系统、微波炉、电子天平、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500/1500 µl)、有机架、透明胶带、一次性注射器、量筒(100ml)、三角瓶(500ml)、手术刀、保鲜纸等。

3.试剂。

琼脂糖;0.5×TBE缓冲液;UNIQ-10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UNIQ-10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异丙醇(80%)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一) 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1.实验原理。

应根据研究目的来决定是从单个虫体还是多个虫体提取基因组DNA。

寄生虫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基因组DNA的抽提材料,如果虫体较大的话可取其中部而保存其头部及尾部,以备形态学鉴定以验证其种类。

如果虫体较小(小于1 cm),则应使用整条虫体抽取DNA。

若虫体特别细小(例如幼虫),可用多条虫体来提取DNA。

为了获得高含量、高纯度的DNA,最好使用新鲜材料。

从冻干或50%-70%乙醇保存的寄生虫材料中也可较容易地提取DNA。

寄生虫DNA的抽提方法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寄生虫虫体都有其最适合的抽提方法,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一样,即先用机械的方法将虫体组织破碎,然后加入DNA裂解液和蛋白酶K,充分作用后,虫体组织中的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变性,将虫体基因组DNA释放到溶液中。

在裂解过程中,虫体细胞碎片及大部分蛋白质会相互缠绕成大型复合物,后者被DNA裂解液中的SDS包盖,通过离心沉淀,这些复合物会从溶液中沉淀下来,变性剂也同时被除去,从而就可从上清中回收虫体基因组DNA溶液。

回收后的虫体基因组DNA液用Wizard TM D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

纯化时,DNA溶液与纯化试剂盒中的清洗树脂混合后,其混合液在通过微型柱时DNA会结合在柱上,而其它杂质会通过微型柱排出;再用80%异丙醇进行冲洗,去除残余杂质。

最后,在微型柱中加入预热的TE缓冲液或超纯水,使结合在微型柱上的DNA充分溶解,通过离心,其洗脱液即为纯化的虫体基因组DNA溶液。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 虫体材料的处理(若为新鲜或冻干保存的虫体,则不需要此步骤)。

若虫体较大,用镊子将保存在70%的酒精溶液中的虫体材料取出,剪取其中部,保存其头端或尾端部分。

用双蒸水反复吹打冲洗2次后,再用超纯水反复冲洗2~3次,置于一新的1.5ml的离心管中。

若虫体较小,取一整条虫体经如上洗涤处理。

对于鸡球虫,将保存在2.5%重铬酸钾溶液的卵囊悬液以2000×g离心10min,弃重铬酸钾溶液。

以双蒸水重悬,同法离心洗涤三次后,用20%次氯酸钠处理卵囊20min,2000×g离心沉淀卵囊,用适量饱和盐水重悬卵囊沉淀,1500×g离心10min,上清液加入4倍体积的灭菌双蒸水,3000×g离心10min。

卵囊沉淀再用上述方法重新漂浮、洗涤一次。

用少量灭菌双蒸水重悬卵囊沉淀,然后将其轻轻地加在0.6M无菌蔗糖溶液之上,2000×g离心5min,取上层卵囊加5倍体积的水,3000×g离心10min,沉淀再用无菌蔗糖溶液漂浮一次,即可得纯净的卵囊,可立即用于裂解以提取DNA。

(2) 虫体材料的裂解。

用灭菌且经紫外灯照射过的微型眼科剪刀将虫体组织剪碎,加入280µl的SDS裂解缓冲液,轻轻混匀,再加入20µl(25µg/µl)的蛋白酶K溶液。

对于原虫如鸡球虫、隐孢子虫,将纯化好的卵囊3000rpm/min 离心10min,去掉大部分上清后加入与卵囊体积相同的玻璃珠,漩涡震荡直到有95%卵囊破壁后,即可加入SDS裂解缓冲液及蛋白酶K溶液。

混匀后,放于恒温培养箱中,37℃作用12~48 h,其间不时摇动离心管,使虫体组织裂解充分。

(3) 虫体DNA的抽提和纯化。

首先进行虫体DNA提取,然后按Promega公司试剂盒Wizard TM DNA Clean-Up System使用说明对DNA 进行纯化。

方法如下:①取出于恒温培养箱中作用了约20小时的离心管,旋涡震荡器震荡混匀,10000rpm离心2min,上清即为虫体DNA溶液。

将上清转移至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ml清洗树脂(按50~500µl悬液/1 ml清洗树脂的比例),旋涡震荡混匀。

②取一支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针头,拔出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接上Wizard TM微型柱。

③将DNA-树脂混合液全部转移到注射器中,用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慢慢地将DNA-树脂混合液推过微型柱,排出废液。

④将注射器从微型柱上拔出后,拿去注射器内芯推液筒,再将注射器套在微型柱上,向注射器内加入2 ml 柱洗溶液(80%的异丙醇),用注射器内芯推液筒慢慢将洗柱液通过微型柱,以洗涤DNA-树脂样品。

⑤拔去注射器,将微型柱套在洁净的1.5ml离心管上,10000rpm离心20sec,以除去残留的异丙醇。

⑥将微型柱从注射器上转移到一新的离心管上,在柱中央加入30~50µl预热(60~70℃)的超纯水或1×TE缓冲液,静置1 min,10000rpm离心20sec。

离心管内的液体即为DNA溶液。

可将DNA溶液转移至0.5 ml离心管中于-20℃冰箱保存备用。

(二)寄生虫DNA的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1.实验原理。

(1) PCR引物设计。

PCR反应成功扩增的一个关键条件在于寡核甘酸引物的正确设计。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找到一对合适的寡核甘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与目的片段两端的序列互补。

设计引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在18~25个碱基左右;②G+C含量及Tm值:引物的G+C含量以40%~60%为宜。

引物的Tm值是指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的解链温度。

PCR引物应保持合理的G+C含量。

含有50%G+C 的20个碱基的引物其Tm值约界于56~62℃,这可为有效退火提供足够的温度。

由于G+C间的氢键数较A+T间多,因此,G+C含量高的DNA片段其Tm值也高。

对于短于20个碱基的引物,Tm值可按Tm=4(G+C)+2(A+T) 计算。

而对于较长的引物,Tm值的计算较为复杂。

由于PCR扩增的特异性取决于两条引物与相应模板的结合,因此,反应中退火温度应根据两个Tm值折衷选择。

③碱基的组成尽量随机,尽量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是3’末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 或C;④引物内部不应有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形成发夹结构或引物本身复性。

这样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

若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达3个以上,就容易形成发夹结构。

⑤两个引物之间不能互补,尤其应避免3’末端的互补重叠以防止形成引物二聚体。

两个引物不应有4个以上的碱基连续相同或互补;⑥引物的3’末端应与目的片段完全相配。

这对于获得好的扩增结果非常重要。

如果能确定一个保守氨基酸,可将其密码子的前2个碱基作为3’末端。

⑦引物的5’末端可不与目的片段互补,可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

引物的5’末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同位素、地高辛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