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A.1:1B.1:2C.3:4D.3: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当m(C)/m(O)=3/4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m(C)/m(O)=3/8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满足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容器中剩余碳单质可以,但不能剩余氧气;故m(C)/m(O)要大于3/4;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计算2.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0g盐酸中氯元素质量= 200g×7.3%×(35.5/36.5×100%)=14.2g,则氯化钙质量=14.2g/(71/111×100%)=22.2g,所以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22.2g-14.2g=8g。

则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8g/16g×100%=50% 。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HCl、K2SO4、NaOHB.H2SO4、FeCl3、NaOH、NaClC.NaCl、Ba(OH)2、Na2CO3、Na2SO4D.K2SO4、Na2CO3、BaCl2、HCl【参考答案】C【详解】A、紫色的是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硫酸钾,不符合题意;B、黄色的是氯化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硫酸,剩下的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氢氧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钠和碳酸钠,无法继续鉴别碳酸钠和硫酸钠,符合题意;D、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钾,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泡的是碳酸钠,能产生一次气泡的是盐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

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酚酞试液B.NaOH溶液C.CaCl2溶液D.Na2CO3溶液【参考答案】D【详解】A. 酚酞试液遇硫酸、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B. NaOH溶液与三种溶液混合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C. CaCl2溶液与三种溶液混合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D. Na2CO3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产生,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区分,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5.KNO3、NaNO3、Na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B.0℃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C.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参考答案】D【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错误;B、 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73g,则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73g硝酸钠而不是100g溶液中,错误;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对于这样的物质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D、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硝酸钾和硝酸钠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正确。

故选D。

【点睛】理解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所表示的含义。

6.烧杯中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2.0g,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4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含两种溶质B.向b点溶液加入锌粒,冒气泡C.原混合物中铁粉质量为2.4gD.该Cu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参考答案】C【详解】A、向铁粉和铜粉中加入CuSO4溶液,铁粉会将CuSO4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得到FeSO4溶液,且反应未完全,故a点溶液含CuSO4和FeSO4两种溶质,正确;B、b点所在的溶液只有铜粉,故稀硫酸未反应完全,则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正确;C、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计算过程如下:44Fe+CuSO FeSO+CuΔM56648x0.4g,568=x0.4g,解得x=2.8g,由图可知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2.4g-9.6g=2.8g,故铁粉的质量为2.8g+2.8g=5.6g,错误;D、设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计算过程如下:44Fe+CuSO FeSO+CuΔM160648y0.4g,1608=y0.4g,解得y=8.0g,故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0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g100%=8.0%100g,正确。

故选C。

7.由二氧化硫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则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60%D.70%【参考答案】A【详解】在二氧化硫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元素,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则混合物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为:35%÷(3232+162×100%)=70%,则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70%=30%.由上述计算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的活动性强于氢,锌可以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气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离子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参考答案】D【解析】A、锌的活动性强于氢,锌可以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而不是氢气,错误;B、对于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来说,非金属不一定显负价,例如在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错误;C、离子都带电荷,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错误;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故选D。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是()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B.若P和Q依次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g、N为a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是ag【参考答案】D【详解】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如:3C+2Fe2O3高温4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P和Q依次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ΔCu+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M和N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之和,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若M为ag、N为b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ag+bg,但一定不是a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SO4、NaNO3、NaClB.H2SO4、NaOH、NaClC.Na2CO3、CaCl2、HClD.Ca(OH)2、NaOH、BaCl2【参考答案】C【详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它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溶液混合时出现白色沉淀和放出气体的现象,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正确;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不发生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11.我国是海洋大国,浩瀚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保卫我们神圣的海权,近年来我国对南海部分岛礁进行了吹填扩建,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1)我们的食用盐大部分来自于海水,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可以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过量的Ba(OH)2溶液;②加适量的盐酸;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过滤;⑤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2)如图是氯化钠、氢氧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NaOH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②t2℃时,将 20gNaCl固体投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的_____(填“不饱和溶液”或“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参考答案】①③④②⑤小于饱和溶液 68【详解】(1)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加过量的Ba(OH)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②加适量的盐酸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Ba(OH)2的加入必须在Na2CO3溶液之前,过滤后才能加盐酸,据此得出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⑤;(2)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g 溶解度溶解度,即溶解度大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 1℃时,NaCl 的溶解度小于NaOH 的溶解度,故NaCl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OH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②t 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即100g 水中最多溶解36g 的氯化钠,所以将20g 氯化钠固体投入50g 水中只能溶解18g ,所以得到的是NaCl 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18g+50g=68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