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合同法
(二)合同解释规则 1.文义解释规则 2.整体解释规则 3.目的解释规则 4.习惯解释规则 5.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规则 6.保留解释规则 7.历史解释规则
三、合同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财 产权利义务的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合同的分类
《合同法》第189条规定:赠与人只因故意和重大 过失致使赠与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才承担损 害赔偿责任。
(四)根据合同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 或完成其他给付
诺成合同
实践合同
2020/10/13
19
(五)根据合同是否需要特定 的形式和手续来划分
要式合同
不要式合同
2020/10/13
20
(六)以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 为标准,将合同分为
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4、合同的当事人是一种债的关系 5、合同是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
二、合同的解释
(一)合同解释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解释是指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以及各合 同文本所使用的词句不一致时,对该条款及词句的真实 意思所作的理解和说明。可见,合同解释具有如下法律 特征:第一,《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解释是广义上的 合同解释;第二,《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解释的客体 是发生争议的合同条款和使用不一致的词句。
五、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 况下订立的合同
六、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的行使
1、撤销权的概念
是指撤销权人依其单方意思表示可使合同自始无
效的权利。
2、撤销权的享有
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的合同中,受欺诈人、受 胁迫人有撤销权;
无效合同的免责条款 1、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无效合同的处理) 1、返还财产、折价补偿 2、赔偿损失 3、追缴财产(归国家或者第三人)
四、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特征
1、意思表示不真实
2、由撤销权人行使
3、既可以变更,也可以撤销,在撤销之前是完全有效的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撤回:在要约人发出要约后,
于要约生效前,宣告取消要约。
撤销:在要约生效后,使要
约归于消灭的行为。
二、承诺 (一)承诺的概念和条件 (二)承诺的方式 (三)承诺的生效 (四)承诺的撤回和迟延
承诺的概念: 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的要件 : 承诺必须有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
三、合同中的无效免责条款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则条款; (二)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害
的免责条款;
(三)格式条款具有以上情形的,或者提供 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案例
张某准备将自己闲置的一套住房以50万元的价格 出售给孙某,双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张某提出:为 了规避过户时候需要缴纳的税费,应该签订一份38万 元的合同,对外声称价格为38万元,实际价格为50 万元,这样双方均可以节约一笔可观的费用。孙某于 是同意。
3、对方未履行债务
2、后履行抗辩权 概念
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 行或履行不符合要求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
条件 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有先后履行顺序 3、先履行一方违约
3、不安抗辩权
概念
又称为拒绝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义务一 方在后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发生恶化而 有难以对待给付之虞时,有权要求对方先为对待履行 或提供担保,在对方未为对待履行或未提供担保时, 有权中止合同而拒绝自己的履行。
2020/10/13
12
(二)根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
双务合同 单务合同
2020/10/13
13
(三)根据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须支付相应代价为标 准
有偿合同(例 如买卖合同)
无偿合同(例 如赠与合同)
2020/10/13
14
无偿合同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日前买了一部手机,由于手机需 要充电,而我们的宿舍没电.我就把手机拿到另一个 朋友的宿舍充电,晚上9:30拿过去,说第二天来取,他 们也答应代为看管.但到了第二天,他们突然在早上 打电话说手机丢了.宿舍一直有人,中间只有两个人 进来过.一共只有他们宿舍的三个人和进来过的两个 人有嫌疑. 我想问我可不可以向他们宿舍的三个人 要求赔偿?
甲不知其妻已付价款,复开支票予乙之会计,乙系 无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甲受损害,应成立不当 得利。甲得向乙请求返还其所受之利益。
2020/10/13
4
甲驾车不慎撞伤丙,系因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应成立侵 权行为。丙得向甲请求损害赔偿。
丁救治丙,系无法律上之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应成立无 因管理。丁得向丙请求偿还其所支出之医药费5000元。
四、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抗辩权——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的权 利主张的一种权利,又称异议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 概念 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当
事人未为对待给付前,拒绝自己的给付。
适用条件
1、须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双方互负对等 债务
2、双方的债务没有先后顺序,且均已到了清偿 期
二、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 其他形式。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 (一)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 (二)合同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 (三)确认书的合同成立时间 (四)实际履行与合同成立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
(一)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 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 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本章导读:合同法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普遍遇到的法律, 本章主要介绍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合同解释的规则、 合同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合 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合同的效 力、无效合同与可撤消合同、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 更和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与解除、合同责任、 买卖合同等几种典型的有名合同、合同纠纷的预防与 解决。
力的首要表现。 特征: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的基本法律效力 合同的履行是债务人所为的特定行为 合同的履行是给付行为与给付结果的统一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消灭的一种原因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一)正确履行原则,又称适当履行原则 1、在合同的履行中,要履行合同约定的标的,不能用其他标的代替。 2、要实际履行标的,不能用违约金或赔偿金代替。 例外 : 1)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实际履行 2)特定物灭失使实际履行成为不可能 3)当事人一方违约,使合同实际履行成为不再必要 4)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 3、按约定条款履行 履行主体;履行时间;履行地点;履行方式
法人和其他组织 特殊行业当事人缔约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合法(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 4、合同形式合法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二、无效合同的种类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
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人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承诺的撤回
在承诺没有发生法律效力前,承诺 人宣告取消承诺的意思表示。
承诺可以撤回, 但撤回承诺的通 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 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一、合同的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同法》第374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 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
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 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赠与合同
江某与陈某是老邻居。1999年11月初,陈某搬家 时,家中一台21英寸彩电不准备搬走。彩电陈某已 使用12年,但图像、声音仍然很好。陈某欲将该台 彩电送给江某。在陈某详细介绍了这台彩电的使用年 限和性能后,江某留下了陈某的21英寸彩电。20 00年4月初,这台彩电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爆炸,将 江某炸伤,并毁坏了部分家具。
适用情形 ①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②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③丧失商业信誉; ④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在因重大误解而成立的合同,误解人有撤销权;
在显失公平的合同中,遭受重大不利的一方有撤 销权。
——由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的一方当
3、撤销权的行使
撤销权人可主动向对方作出撤销或者变更合同的 意思表示,而对方未表示异议,则可以直接发生撤 销或者变更合同的后果;如果双方产生争议,主张 撤销者必须提起诉讼或仲裁,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 机关予以裁决。
(二)协作履行原则
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不仅应履行自己的义务,而 且还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
(三)经济合理原则
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讲 求经济效益,维护对方的利益。
三、合同履行的规则 (一)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规则 (二)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合同的履行
规则
(三)合同履行涉及第三人时的规则
要约的构成要件:
要约是有订约能力的特定
2) 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3) 必须表明一经承诺即具有约束力的意思 4) 内容要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主要内容 5) 通常须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 法律的规定 交易习惯 当事人的提议内容 当事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