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合同法
6
《法国民法典》1101条规定“合同是一种 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其他一人或 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7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 法律行为。 4、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 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3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将合同定义为 “合同是2人或多人之间在相互间设立合法 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 ”
4
美国《合同法重述》将合同定义为“合同 是一个允诺或一系列的允诺,对违反这种允 诺,法律将给予其补偿或将强制其得到实际 执行。”
5
《德国民法典》305条规定“依法律行 为设定债务关系或变更法律关系的,除法律 另有规定外,应依当事人之间的合同。”
30
被告是一种感冒药的制造商,刊登了一则广告, 声称任何人根据指定方法和在特定的的期间内服用 一颗药丸后,如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可获被告赔 付100英镑,被告在广告里还声称已将1000 英镑存入银行,以示诚意.原告看到这则广告后, 信以为真,购买被告的药丸,并按照说明书的指示 服用,但结果仍染上流行性感冒.于是向被告追讨 100英镑. 问:(1)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几项? (2)该广告是否是一项要约? (3)原告的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47
2.德国法的规定 (1)无行为能力人: A.未满7岁的儿童 B.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不能自由决定意志,而 且按其性质此种状 态并非暂时 C.因患精神病被宣告为禁止产者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律无效 (2)限制行为能力人: 7岁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此类人订立合同须经代理人同意,未经同意的须 经追认,或未成 年人成年后自己追认 (3)完全行为能力人。
11
根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担方式: 1.双务合同 2.单务合同
12
根据合同是否可以独立存在: 1.主合同 2.从合同
13
根据法律上有无一定的名称: 1.有名合同 2.无名合同
14
四、合同的要件
(一)当事人之间必须通过要约和承诺方式达成协 议。 (二)当事人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能力。 (三)合同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四)合同的标的物和内容必须合法。 (五)当事人的合意必须真实。 (六)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合法的约因。
49
4.英美法的规定 英美法规定,未成年人、精神病者、酗酒者都属于缺 乏订约能力的人,对他们订立的合同,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产 生三种结果:具有约束力、可以撤销、无效 (1)未成年人。原则上未成年人没有订立合同的能力, 未成年人对其订立的合同,在其成年后可以予以追认,也可 以要求撤销。但属于必需品的合同除外。 (2)精神病人。 A.精神病人在被宣告神经错乱以后订立的合同一律无效 B.精神病人在被宣告神经错乱之前订立的合同可以要 求撤销。 (3)酗酒的人。 酗酒者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有强制力,但如果酗酒者在订 立合同时,由于酗酒而失去行为能力,则可以要求 撤销合 同。
42
[蒙特夫诉斯考特案] 法院认为,对价并不要对等或充分,合同 能够执行取决于有没有对价而不是对价是否 充分,被告败诉。
43
[船员诉船长案] 一条船从伦敦开往巴尔的摩时,船长发现两位水 手中途逃跑了,一时又无法找到合适的船员来代替 他们的工作,于是船长许诺将这两位水手的工资分 给留在船上的船员,以鼓励他们在人手紧缺的情况 下多分担工作,把船开回伦敦。但是,当船被开回 伦敦后,船长拒绝履行他的许诺。船员们将船长告 上法庭。
17
(1)要约必须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 例:吉布逊诉曼彻斯特议会案 (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 (3)要约要向特定的人发出(大陆法国家 的要求。英美法认为要约可以向全世界发出) (4)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例:交错的要约
18
1970年,保守党占多数议席的英国曼彻斯 特议会决定出让议会的房子,就写信给原告 吉布逊“市议会有可能出让房子,价格约有 2725英镑,如你想买的话,请正式写信申 请。”原告写好了申请并回了信,但这时市 议会重新选举,工党占了上风,决定不出让 该房子了。 原告遂要求法院强制执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5
英美法认为:要约人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 之前,任何时候都可以撤销或更改要约. 这一原则对受要约人缺乏应有的保障.
26
德国法认为:要约人依通常情形在可望 得到答复之前,不得撤销或更改要约.除非 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确规定不受要约的约束.
27
法国法认为:要约人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 可以撤销要约,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48
3.法国法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1124条规定,无订立合同能力的人包括: A.未解除亲权的未成年人(21岁成年) B.受法律保护的成年人 (包括官能衰退者和因挥霍浪 费、游手好闲以至陷入贫困者) 他们订立的合同必须取得其监护人或管理人的同意, 否则无效。但须经法院宣告无效 未成年人解除亲权有两种情况: A.因结婚而解除亲权 B.年满16岁以后,由其父母或其中一方向监护法官提 出申请,宣告解除。 解除亲权的未成年人有处理一切民事行为的能力,但不 得经营商业。
15
一、要约与承诺 二、对价与约因 三、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能力 四、合同的形式 五、合同的内容 六、合同的抗辩 七、合同的解释
16
(一) 要约 1.要约的定义 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愿意按一定的条件 同对方订立合同,并含有一旦要约被对方承诺时即 对提出要约的一方产生约束力的一种意思表示。 简言之,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订立合同 的意思表示。 2. 要约的当事人: 包括要约人和受要约人 3. 要约的形式要求: 要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 可以用口头或行动作出。
19
法院认为信中“如你想买的话,请正式写 份申请”属于要约邀请。即请原告向议会提 出要约, 市议会后来未接受要约,所以合同 没有成立,原告败诉。
20
[交错的要约] 甲向乙发出一份要约,拟以1万美金将一 部汽车卖给乙,乙在受到甲的要约前,动去信 表示愿意以1万美金购买其汽车。 尽管此信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相同,但也 不能认为是一项承诺,而只能视为“交错的要 约”双方没有成立合同关系
45
自然人订立合同的能力 1.中国法的规定 2.德国法的规定 3.法国法的规定 4.英美法的规定
46
1.中国法的规定 (1)无行为能力人 : A.10岁以下的儿童 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行为能力人: A.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 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 ,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 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 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 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完全行为能力人。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已满16岁未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1
一、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特征 三、合同的分类 四、合同的要件
2
合同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泛指一 切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的合同仅指民商 法上的合同。 英国 、美国 、《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 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 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1
1.承诺的定义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按照要约人所指定的方 式对要约内容表示完全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 要约一经承诺,合同即告成立。 2.承诺的构成要件 3.承诺的生效时间 4.承诺的撤回
32
(1)受要约人在承诺时必须知晓要约的内容 (2)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3)承诺一般是无条件的。 英国法要求承诺象镜子一样反映要约的内容 美国法则比较灵活,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中附加了 某些条款,承诺仍可有效,合同以承诺的内容为准。除 非: a.要约中已经明确规定承诺时不得附加任何条款 b.这些附加条款对要约作了重大修改 c.要约人在接到承诺后已经在合理时间内作出拒绝 这些附加条款的通知 (4)承诺的传递方式必须符合要约人的要求。
36
4.承诺的撤回 承诺的撤回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效力的 一种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在生效前才能撤回, 一旦生效 ,合同成立,承诺人就不能撤回承诺 了。
37
(一)英美法的对价 1.对价的概念 2.对价的种类 3.对价的有效要件 (二)法国法的约因 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最求的最近和最直接的目 的。 根据法国民法典1131条规定,没有约因的合同无 效,但赠与合同除外。
40
(1)对价必须合法 (2)对价必须是已履行的或待履行的,不能是过 去的对价。过去的对价不是对价。 (3)对价必须具有某种价值,但不要求充分。 [蒙特夫诉斯考特案] (4)已存在的义务或法定义务不能作为对价。 [船员诉船长案] (5)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
41
[蒙特夫诉斯考特案] 被告答应以1英镑的价格把房子卖给原告, 但后来被告反悔了,声称1英镑是 个不充分 的对价。
24
B.要约的撤销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受要约人承诺之前,要约人可 以把撤销要约的通知送达受要约人 ,使已生效的要约失 效. 对于要约生效以后,能否将其撤销,各国存在较大的分 歧. 英美法 、 德国法、 法国法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规定:在合同成立之前, 要约可以撤销,但下有列例外: A 在要约中载明了承诺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它是 不可撤销的. B 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 这种信赖行事.
44
[船员诉船长案]
法院认为船长的许诺是没有对价的。也就是说, 船员们没有为船长的许诺付出额外的对价。法院认 为,船员们分担了两个水手的工作不能构成约束船 长的许诺的对价,因为这是他们在签订雇用合同时 已经承担了的一项合同义务,即:在有船员逃跑、 死亡时,剩余的船员有义务继续履行合同,将船开 回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