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开题报告
蔡奂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3卷第6期的罪与赎:苔丝“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分析中提出《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道德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4.归纳法:在众多文献资料中归纳主要观点、创新点,形成论文清晰的思路,框架。
[1] 卡尔·韦伯 .威塞克斯的哈代 生平和创作 [M] 纽约,1940
[2]张世君.《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3] 李明劼 .《苔丝》原型解码 [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91
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
2010.12.25—2010.3.7 查阅资料,为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做准备。
2011.3.8—2011.4.10 继续查阅资料,撰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1.4.11—2011.5.16 开题报告通过后,完成论文初稿。
2011.5.15—2011.5.27 修改论文,完成定稿,打印装订,上交指导老师。
[8] 朱利娜 .《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明分与暗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教研室论证意见
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指导与答辩委员会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4] 武锦华 .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5]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 .圣经[Z].北京:2001年4月
[6] 姚文振,杜丽丽. 《苔丝》——伊甸园神话的现代版本[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7] 张晓冬 .论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及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4,6(6)
王美霞发表于《文学教育》2010年7月的《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一文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来揭示哈代的宗教思想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的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和原型叙事的分析,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文学和哈代的宗教思想,对苔丝,亚雷和安吉·克莱的原型人物、原型叙事进行了新的挖掘,丰富人们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场景和叙事的认识,并为人们在以后研究《德伯家的苔丝》提供帮助。
三、拟采用的方法:
1.文本研读法: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形成自己观点。
2.文献检索法: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使它们为本文的创作服务。
3.比较法:运用比较文学基本原理对《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并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在圣经中的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场景等。
(二)亚雷的原型
“撒旦”即伊甸园里的“蛇”引诱人犯罪的魔鬼撒旦就是亚雷的原型。
(三)安吉·克莱的原型
1、“亚当”安吉·克莱和苔丝在奶牛场度过的快乐时光,就想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情形。
2、“天使”安吉·克莱有着天使的智慧和纯洁无暇。
二、原型场景:
(一)伊甸园。
(二)祭祀等。
三、原型叙事
(一)U型叙事
中介新娘的现代性:
①因获罪而遭唾弃;
②苔丝走过的救赎之路仍是对耶稣的虔信和爱多;
③面对上帝的缺席,苔丝通过自身从人向神的挣扎努力,最终成为神性的拯救者与被拯救者。
3、“耶稣”由苔丝的一生可以联想到耶稣,耶稣也是一生不被人理解,苔丝最后在悬石坛被抓,走向断头台,不正像耶稣最终钉死在十字架吗!
4、“约伯”苔丝对安吉克莱的忠诚就如同约伯对上帝的绝对忠诚。即使不被理解,即使被抛弃,依然深爱着安吉克莱。
2、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种相关书籍、各大学学报可供查阅参考。网上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等网上资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3、本人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如《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写作论文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等能力。对论文的写作创作了一定的主观条件。
徐江清发表于《湖南工程学院报》2005年6月第15卷第2期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情节》一文提出《苔丝》中的情节以圣经的善恶冲突情节为原型。善恶冲突情节在作品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外部冲突”、“内心冲突”和“隐含冲突”。并指出苔丝和安吉尔各自的“内心冲突”是作品中冲突情节的最重要类型。原型情节的运用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邯郸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
学生姓名张苗
学号104001071037
指导教师刘聪颖副教授
年级200级本科
专业汉语言文学
2010年4月1日
说明
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一、前人工作和研究现状: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自从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在英国有着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多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苔丝》的关注也很高,前人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武锦华发表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的《从<苔丝>看<圣经>对哈代的影响》一文提出善与恶的冲突是构成《圣经》的主要情节线索,而《苔丝》中的三次冲突即善与恶的冲突恰恰完成了女主人公悲剧的命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与《圣经》中的原始意象有相同之处,苔丝体现了“替罪羊”这一宗教仪式。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作者对上帝意志是否定的。
2011.5.28—2011.6.5 准备答辩。
2011.6.8—2011.6.12论文答辩。
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已具备的条件:1、多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与《圣经》的对照研究成果,可参阅资料丰富。
周忠新发表于《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2月第7卷第1期的《多维的“天使”意象——<苔丝>中安吉尔·克莱性格剖析》一文通过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之一安吉尔·克莱性格的深刻剖析,并将他与《圣经》中的天使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原型作类比,揭示安吉尔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双重人格特征,指出其抛弃苔丝的“可理解性”。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教师提供选题
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研究《德伯家的苔丝》中涉及到的圣经原型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原型人物
(一)苔丝的原型
1、“夏娃”,这个原型很明显,从她和安吉克莱,亚雷德伯的关系能看出他身上有着夏娃的影子。
2、“中介新娘”,这一形象是《圣经》中的原型形象,即抹大拉的玛利亚。
1、苔丝从犯罪到受难再带理解
2、安吉·克莱从背叛到受难到悔悟
(二)安吉·克莱的双面性
1、安吉·克莱像天使一样纯洁无暇,能够接受新事物,深爱着苔丝。
2、安吉·克莱又是懦弱的,他从小受到宗教熏陶,无法接受苔丝的过去,而离弃了她。
开题依据(包括前人的工作、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
二、待解决的问题:《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分析一直得到文学评论界足够的关注,对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原型的分析大家对他的研究也很多,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叙事原型和环境原型丰富,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原型都在圣经中有所体现,而文中很多场景、事件、意象也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如何将这些原型具体阐述并体现哈代思想是本文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