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旅游团旅游行为决策分析专业旅游管理班级94080402学号*************姓名程檄指导教师朱恒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9月摘要21世纪的老龄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老龄社会正在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老年旅游消费市场。
但目前开发不足,严重滞后于老年消费需求。
致使旅游作为老年人追求精神生活良好途径的作用在老龄化进程中未能得到体现。
本文根据实际调研结果,结合老年人旅游特征分析老年人出游时的实际决策因素及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旅游产品;决策因素;特征目录一、前言 (1)二、相关概念 (1)(一)老年人的定义 (1)(二)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1)(三)我国老年人口结构特点 (1)(四)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三、调查研究 (2)(一)研究方法 (2)(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3)(三)结果分析 (3)1.老年人旅游团参团人员结构分析 (3)2.老年人旅游团参团人员结构分析 (3)3.老年人旅游团旅游行为决策分析 (4)四、建议 (6)参考文献 (7)附录Ⅰ (8)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近年来老年旅游的需求逐渐增长,但是老年旅游产业依旧不兴旺。
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政策倾斜度不够,没有进行对老年休闲的适当宣传,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许多旅游行业相关部门没有认清老年人旅游的真实动机,他们提供的老年旅游产品不能适应老年旅游这的心理诉求。
主要以调查问卷反映的实际数据分析影响老年人出游决策的因素。
二、相关概念(一)老年人的定义老年人在世界以及我国的划分标准。
在这里,我们此次调查根据我国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人年龄为60岁以上。
(二)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三)我国老年人口结构特点我国老年人口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自199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速为3.2%,远远超过世界老年人口平均2.4%的增速。
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这表明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
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0%,进人高度老龄化阶段,204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将超过4亿[1]。
(四)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充分挖掘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对于开展进一步的旅游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依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开始兴旺并迅速发展;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将出现周边出国旅游的热潮;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洲际旅游便有所增加[2]。
200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基本进入国内旅游快速发展时期。
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004美元近几年仍以国内旅游为主应该充分利用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巨大优势,快速建立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机制,健全各项保障措施。
老年旅游开发模式有多种,抓住老年旅游的动机,从老年旅游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有助于市场的繁荣。
旅游决策方面,信息来源主要以传统的报刊、杂志以及电视为主,网络也越来越显示出他的强势,这与越来越发达的信息化进程有关。
在决策过程中亲朋好友的建议对老年人出游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老年人作为我国旅游者中的特殊群体,有着其他旅游者不可比拟明显优势。
1.时间充裕具备旅游的闲暇时间,离退休的光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可以“拿起背包随时上战场”。
闲暇时间是人们出游的必备条件之一。
2. 经济基础雄厚如今的老年人收入渠道多样:退休金、养老金、社会保障、儿女赞助、多年的积蓄等。
因此手头颇为宽裕。
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
随着经济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
有人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30年将达到73000多亿元。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正逐步抛弃“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
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正成为老年人的时尚追求。
这表明老龄化已经创造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3.具有旅游的动机现代老年人大都思想活跃,身体健康,具有消费欲望。
这些老年人的主要特点是不甘寂寞参与意识强烈。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更愿意出去走走,长长见识。
三、调查研究(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各个领域。
具有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避免人为干扰和匿名性等优点。
当然,问卷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调查资料的质量也常常得不到保证,回收率有时也难以保证[3]等缺点。
在本文中,采用问卷法主要用于了解老年游客的基本信息、旅游时间及花费、旅游目的地、旅游陪同人员、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本次调查以沈阳市虎石台区老人为调查对象,该地区受调查老人多数为退休工人,农民,少数离休老干部。
因为人员结构多样性较强,选取该地区老人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结果更具有分析价值及客观性。
(三)结果分析1.调查问卷概况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共64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数量为54份。
其中男性受调查人数为30人,女性受调查人数为24人。
所有调查对象为虎石台老年居民(60岁以上)。
经过数据分析比对,性别的区别对老年人旅游决策并无影响,所以本文不作分析。
2.老年人旅游团参团人员结构分析在调查的大部分老年人中,多数老年人与老伴在一起共同居住少数与子女居住(见图1)。
图1 老年人家庭组成因大部分老年人子女已经成家,有自己固定工作,与已经离休退休的父母生活节奏不同,主观上更愿意选择独自构建家庭,不愿与老年人共同居住,在周末回家探望父母。
但从另一方面看,已经离休退休的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且因离休退休致使的原本的生活节奏的改变,往往会造成老年人离休退休初期心理上的不适应。
此时往往更需要子女在身边的陪伴。
因为平时在周末的见面,子女仍会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无法与老年人有很好的接触机会。
所以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由子女陪同进行外出旅游(见图2)。
图2 老年人旅游理想伴侣离退休后的老年人与外界社会接触相对较少,生活环境和日常习惯的改变,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般会有很强的失落感,精神上缺乏归宿感,怕得不到社会承认,怕被社会遗忘,疑心重,急躁易怒[4]。
通过参与多种旅游活动,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融入团体,参与社会发展,获得积极的休息和娱乐,同时有助于克服自我老化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生活满意度,降低孤独感和不中用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使身心获益。
即使那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老年人群体,同样对外面风光迤逦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具有强烈的旅游动机,是潜在的旅游客源,一旦条件成熟也会参与其中。
3.老年人旅游团旅游行为决策分析在孤寂的老年时代,老年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他们也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与人交流的需要、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等。
退休之后,角色的转变使得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缩小了,交流的对象减少了。
家庭结构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使得老年人失去了很多和外界交流的机会,因此让他们的老年倍感孤独。
外出旅游往往能够让老年人排遣孤寂,增加和别人交流的机会,甚至是在旅游途中结识新的朋友;还有一些老年人在他们退休之后都有一种怀旧情绪,所以他们经常会参加一些怀旧线路旅游,如去当年自己下乡的地方看看,去自己以前工作过的地方走走,还有一些老年人热爱祖国的文化,喜欢书法、雕刻、楹联,因此到一些名胜古迹去旅游,增长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当然还存在一类旅游者,为了保健目的到一些温泉、疗养院、度假胜地去旅游(见图3)。
图3老年人感兴趣的旅游资源经实际调查显示,老年人实际旅游目的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见图4)。
图4 老年人旅游主要目的另外,又由于过多的闲暇时间,但却与子女忙碌的生活相矛盾,使老人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子女接触。
所以,多数老人希望通过旅游这种形式更多的与家人,主要是子女进行平时无法完成的接触。
所以相对而言,多数老人(根据实际调查显示为52%)更注重旅游的出行质量。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老年人旅游愿望强烈,且有支付能力。
但实际出游的老年人只占少部分,且出游次数很少(见图5)。
33.3%老年人选择在本市内观光游,33.3%进行省内游,选择邻省旅游(9.3%)和国内旅游(22.2%)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十分小,少部分老年人有过出国旅游的经历(1.9%)。
图 5 老年人出游频率四、建议上部分数据说明老年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未能顺应中国旅游业的转型趋势,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老年旅游发展之路。
在当前,我们以为以下对策的采用将有助于这一产业的发展。
1、要创新老年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老年旅游业实际,尤其要围绕“协调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三大转变:(1)在产业导向上,要从注重“门票经济”向注重旅游综合型经济转变,协调发展旅游产业各大要素,做大老年旅游产业。
(2)在老年旅游产业结构上,要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宗教朝觐、疗养康复等复合型结构转变。
(3)在旅游发展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即既要千方百计吸引更多的老年游客,更要注重提高老年游客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要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提高游客人均消费上做文章。
2、要做好老年旅游市场细分工作(1)按照年龄分(一般以70 岁),高龄老人市场和低龄老人市场。
(2)按照旅游距离分,短途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国旅游。
短途旅游是老年旅游的主流形式,但从我国自古有尊老爱老的习俗来看,相当数量的人是子女出钱为老人实现“出国梦”。
我国许多高收入老年人依靠自身储蓄,也可出国旅游。
(3)按照旅游目的分,观光、探亲、宗教、养生、度假旅游市场。
老年旅游以纯旅游活动为主,区别于青少年组的休闲旅游活动,更不同于中年组的带有特定商务目的的旅游活动。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传统文化,是对老年游客吸引力最大的两类旅游产品。
(4)按照地域来分,国外老年市场、国内老年市场。
3、要提供以人为本的老年旅游服务在老年旅游服务体系上,现在我们的旅游服务体系大部分只能说是一般化和浅层次的,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例如,老年人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性强,对出游活动的安排比较慎重。
老年人已经失去了青年人所具有的对旅游活动中探险成分的好奇,因此,出发前会通过媒介对目的地的情况作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力求提前安排[5]。
所以老年旅行社必须在健全网络体系、渗透社会基层、提升服务功能、方便老年游客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1] 刘飞燕.关于开拓老年旅游消费市场的思考,《改革透视》[J],2006年第3期.[2] 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J].人口与统计,200l,(5).[3] 风笑灭.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8,176.[4] 黎筏蔹,马晓龙.老年人群体心理特征的老年旅游产品谱系构建[J].人文地戏.2006.1[5] 潘盛俊.浅析老年旅游群体特征[J] .《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月附录Ⅰ沈阳市老年人旅游偏好调查问卷——旅游项目、景点、导游选择偏好时间:2011.09.14 地点: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调查员:x x x尊敬的沈阳市民:您好!本问卷是一份研究沈阳市老年人旅游偏好的学术研究问卷,关心的是老年人出游愿望和如何为老年人制作适合老年人出游的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