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天然放射现象、衰变、核反应、核能、光电效应 练习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天然放射现象、衰变、核反应、核能、光电效应 练习

天然放射现象、衰变、核反应、核能、光电效应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2.α粒子轰击硼10后,生成氮13,放出x粒子,而氮13是不稳定的,它放出Y
粒子后而变成碳13,那么X粒子和Y粒子分别是( )
A.质子和电子B.质子和正电子C.中子和电子D.中子和正电子
3.原子质量单位为u,且已知1 u=931.5 MeV,c为真空中的光速,当质量分别为m1、m2千克的两种原子核结合成质量为M千克的新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 )
A.(M—m1-m2)c2J B.(m1+m2-M)×931.5 J
C.(m1+m2-M)c2J D.(m1+m2-M)×931.5 MeV
4.(2009年大庆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是14
7N+4
2
He 178O+11H
D.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5.“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
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239
94Pu),这种钚239可由铀239(239
92
U)经过n次8衰变而产生,
则n为( )
A.2 B.239 C.145 D.92
6.如图所示,电路的全部接线及元件均完好.用光照射光电管的K极板,发现电
流计无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
A.A、K间加的电压不够高B.电源正负极接反了
C.照射光的频率不够高D.照射光的强度不够大
7.(2008年高考四川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8.“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质量数相同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
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9.某核反应方程为2
1H+3
1
H→4
2
He+X.已知2
1
H的质量为2.0136 u,3
1
H的质量为3.0180 u,4
2
He的质
量为4.0026 u,X的质量为1.0087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B.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D.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10.(2008年高考全国卷I)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
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4
2
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二、计算题
11.原来静止的原子核a
b
X,发生α衰变后放出一个动能为E0的α粒子,求:
(1)生成的新核动能是多少?
(2)如果α粒子及新核的动能全部来源于衰变中,释放的核能△E是多少?
(3)亏损的质量△m是多少?
12.已知某金属表面接受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30 eV和10 eV,求能使此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极限波长为多少?
13.如图3甲所示,MN为竖直放置、彼此平行的两块平板,两板间距为d,两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O、O’正对.在两板间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有一放射源内装镭核
(226
88Ra),放在平行板电容器的左侧,镭核(226
88
Ra)沿着OO’方向释放一个α粒子后衰变成氡(Rn).设α
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该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磁场变化的周期都为T0,不考虑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电场的影响,不计粒子受的重力.
(1)写出镭核的衰变方程;
(2)求磁感应强度玩的大小;
(3)要使α粒子从O’孔垂直于N板射出磁场,求射入磁场的速度.
答案:1、B 2、D 3、C 4、B 5、A 6、BC 7、A 8、AD 9、B 10、CD
11、(1)044E b -(2)04E b b -(3)02)4(E v
b b - 12、1.24×10-7m 13、(1)226
88Ra →22286Rn+42He (2)02qT m π(3)02nT d π(n=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