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一.概念辨析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现象:2、现象的解释(假说性):3、验证:(测交)4、分离规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杂合体体内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即:等位基因独立分配)5、分离规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 Tt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AA 正常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致病Aa白化病人类遗传病AA 多指多指:常染色体显性基因致病Aaaa 正常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Aa、Aa 1/4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DD或Dd 100%或1/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重难点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⑴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豌豆)。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天然的豌豆都是纯种)⑵研究方法采用由单列因素到多列因素。
(即:先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间的遗传规律)⑶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⑷实验程序科学严谨。
2、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⑴等位基因:生物体的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有相对的基因控制的。
这些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是对等的。
所以,相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子一代体内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
如Dd、Aa等。
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⑵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
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基因。
补充:人类的ABO血型遗传现象:复等位基因:I A I B i基因型与表现型:I A I A I A i --A型血I B I B I B i --B型血I A I B--AB型血ii --O型血3、基因型和表现型、纯合体和杂合体:遗传学中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它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鉴定。
表现型是指基因型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总和,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或通过物理、化学、生理学方法测定的。
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表现型。
,不同的基因型也可以有相同的表现型。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学上把同源染色体相对位置具有相同基因的基因型叫做纯合体。
纯合体体内无等位基因,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是由两种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自交后代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同源染色体相对位置具有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叫做杂合体。
杂合体体内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至少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4、基因的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等显性:⑴完全显性: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它就能合成某一种基因产物或酶,使遗传性状得到完全再现,这在遗传学上叫做完全显性。
⑵不完全显性(显性的相对性):不完全显性是指等位基因中控制该性状发育的两个相同基因同时存在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只有一个基因时只发挥部分作用。
⑶等显性(共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对代谢的控制都起独立的作用,从而决定它们所控制的性状在杂合体中都得到表现(如:人类的ABO血型)。
5、分离规律中最基本的六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D和矮茎d为例):①DD×DD→DD 高②dd×dd→dd 矮③DD×dd→Dd 高④DD×Dd→DD∶Dd 高⑤Dd×Dd→DD∶2Dd∶dd=3高∶1矮⑥Dd×dd→Dd∶dd=1高∶1矮6、显、隐性的确定方法: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字占3/4的性状为显性。
(新出现的、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为隐性)7、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为杂合体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AA,另一方是AA或Aa。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 ⑤8、遗传概率的计算: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Aa×Aa→3正常∶1白化,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3/4,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如:Aa×Aa→两个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都是1/2。
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2A×1/2A+2(1/2A×1/2a)=3/4正常。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 .避免小球损坏D .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A .41B .43C .83 D .100 % 1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这能说明( )A .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 .黑色为隐性性状C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 .什么也不能说明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 ,则他第4次抓取是Dd 的概率是( )A .41B .21 C .0 D .l 14.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5.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1D.1 A.1 B.2C.3二、非选择题1.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1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将纯种非甜(A)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玉米种子间行种植(玉米为异花受粉植物),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穗上没有甜玉米子粒。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_______性。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生物学上讲,玉米子粒的表皮是果皮和种皮的联合结构,则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纯合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