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A、《理想国》B、《政治家》C、《政治学》D、《尼各马可伦理学》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s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A、表达利益要求B、消灭利益冲突C、平衡利益冲突D、重整利益格局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A、社会法学B、分析法学C、自然法学D、哲理法学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A、霍布斯B、洛克C、卢梭D、孟德斯鸠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功能D、非功能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A、马克思B、霍布斯C、孟德斯鸠D、康德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A、德国的赫克B、法国的爱尔维修C、英国的边沁D、美国的庞德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C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D、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13、亚理士多德把正义分为()A、形式的正义B、分配的正义C、平均的正义D、实质的正义14、通过法律实现自由表现在()。
A、法律将自由意志规定为自由权利B、法律界定各项自由权利之间的界限C、法律为自由权的实现提供保障D、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15、()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B、黑格尔C、洛克D、亚理士多德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差别对待是违反平等要求的。
()2、法律至上会导致对道德作用的否定。
()3、在我国学理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4、立法者仅凭自己的良好愿望就能制定出良好的法律。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2、简述如何通过法律实现正义?3、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四、论述题(本题12分)论述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及其法理意义?五、材料题(本题24分)材料:(一)公民休息权与公民娱乐权问题。
云南昆明一弹琴者影响其他居民休息,不仅自己弹还教学。
被告辨称:钢琴声是最美妙的音乐,怎么会是噪音?原告称:我们听音乐可以去音乐厅,不分昼夜弹琴干扰我们休息,影响身心健康。
法庭测量是否达到噪音标准,结果没有达到。
但法庭还是认为侵犯休息权,要求弹琴者装隔音设备。
(二)记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隐私权的冲突。
主要说偷拍现象,这是新闻媒体中司空见惯的行为,对反腐有一定好处,但暗含许多问题。
还有医生让实习生观摩治病的案例。
这虽为医学惯例,但能否用更合理方式进行?也是一种平衡。
……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权利冲突现象的成因及其解决?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B2、AC3、ACD4、C5、CD6、B7、B8、C9、D 10、BCD 11、ABCD 12、AD 13、BC 14、ABCD 15、D二、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错。
正义需要差别对待,这样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2、错。
法律至上不会导致对道德的否定,并且法律至上的法治社会也需要道德发挥调整社会的良好功能。
3、错。
因其是非正式解释,所以,在我国学理解释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4、错。
良好的愿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同样十分重要的是需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与理性能力,对社会及立法事业有着精审的洞察,这样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导致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社会条件的多重性与变化性,是导致法律冲突的社会原因。
(3分)其次,法律价值主体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是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
(3分)(另外,要求进行一定的展开论述。
)2、第一,通过立法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使正义要求规范化、明确化,从而促进和保障权利分配的正义。
(2分)第二,通过法律实施,发挥法律的特殊强制性,惩罚非正义行为,以促进和保障正义的实现。
(2分)第三,通过公正地解决冲突,裁决纠纷,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
(2分)3、道德和法律产生的背景不同。
道德和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和法律所规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道德和法律的实施方式不同。
违反道德和法律所产生的后果不同。
(以上每点1分,稍加展开1分)四、论述题(本题10分)第一,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二者来源不同;二者要求不同;二者追求利益的重点不同;二者的限制程度不同;二者实现的方式不同;二者的范围不同。
(以上六点每点1分,计6分)第二,法理意义是区分的基础上,可看出对权利与权力应当给予不同的法律对待,对权利进行保障,对权力进行控制。
(4分)五、材料题(本题24分)首先是对造成权利冲突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权利滥用问题,越过应有的边界。
(此部分的详加论述10分)其次对解决方案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权利与自由的法律限制及公民科学地权利观念两个方面。
(10分)结合材料(4分)2006-2007第二学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A、文理解释B、系统解释C、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B、伯林C、哈特D、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A、秩序价值B、自由价值C、平等价值D、效益价值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
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
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
”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
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C、《共产党宣言》D、《巴黎手稿》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3、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随吕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