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普查与测绘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普查与测绘
对广州市地下空间进行实地调查 收集各类相关资料 确定项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思路。
1. 项目概述
1.1项目工作内容
(1) 测绘技术标准的建立 (2) 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方式研究(既要考虑 二维亦要兼顾三维,既要实现图面更要落实建 库存储) (3) 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的实施:由规划 局主持,市城维费项目支持,全面实施现场调 查测绘工作。 (4)建设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数据 库及共享平台。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3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
首先是属性定义,建立数据库,为成果数据的 长期保存与智能管理提供基础; 其次是图面表达,建立特色的地下空间设施平 面图例,扩大地下空间设施资料的应用范围; 第三,由于计算机系统与三维技术的进展,地 下空间设施的三维表达已成最新需求,可为管 理者、规划者提供直观可靠的展示手段。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
地下管线设施
地下建(构)筑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类设施
地 下 电 力 设 施
地 下 通 信 设 施
地 下 排 水 设 施
地 下 供 水 设 施
地 下 燃 气 设 施
地 下 热 力 设 施
地 下 工 业 管 道 设 施
地 下 输 油 管 道 设 施
地 下 综 合 管 沟 ( 廊 ) 设 施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三维城市模型限时自适应可视化
地上地下场景的平滑过渡浏览
3.结论与建议
(1)本次项目在广州市开启了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项目之先河,编制的 测绘 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建库标准、表达规范以及建立的地下空间设施 数据库、地上地下二三维显示系统等,均为广州市城市测绘行业的开山之作 ,意义重大。 (2)由于时间、经验的不足,本次建立的各类标准、规范等必然存在着不 足,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推进中进行完善、提高。 (3)由于经费投入的局限,本项目的全面开展将以分区滚动的方式进行, 以“先重点区、核心区再周边区”的思路按年推进,力争早日覆盖广州市的 全市域范围。 (4)建议在城市规划竣工验收测量(包括建筑物、地铁及道路项目)中增 加地下空间设施信息的测绘调查工作,将之作为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的动态 更新手段。 (5)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属性数据的获取必需采用测绘与调查相结合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多手段、多方法进行,确保成果资料的真实 性、完整性。
目的与作用
为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与管理 治理水浸街、路塌地陷、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提供现状 数据。
广州市地下空间
空间模型
实 景
广州南站
1. 项目概述
准备工作
开展调研学习:
国内兄弟城市(重庆、昆明、天津等) 广州市地下空间相关的单位——人防办、地铁公司、城 建委等单位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获取方式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程序自动或统一赋值:如ID号、地建标识码、序列号、图幅号、行政区 、普查单位、普查时间、入库时间和更新时间等; (2)通过城市规划管理资料(放线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城建档案资料)提 取。在城市规划管理资料中可提取的属性有:地下空间建筑的外轮廓线、 权属部门、所在道路、地址描述、地面关联物、中心点坐标、出入口最大 地面高程、建筑规模、出入口数、建成时间和照片等属性项;地下空间建 筑各层的最大净空高和设施总数;地下空间出入口的朝向;地下空间建筑 连接通道的起止高程;地下道路高程点坐标;地下空间设施的所在地层、 设施类别、设施名称等属性项。 (3)通过测量获得:需要通过测量获取的属性主要是地下空间设施的空间位 置属性,如坐标、高程、宽度、净空等。 (4)通过数据的加工整理获得:如地下空间建筑的建筑面积、地下空间道路 的长度等属性项。
地 下 固 体 废 弃 物 输 送 设 施
地 下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地 下 工 业 及 仓 储 设 施
地 下 防 灾 减 灾 设 施 ( 含 民 防 工 程 )
地 下 交 通 设 施
地 下 居 住 设 施
浅 基 础
深 基 础
其 他 基 础
图1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体系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普查及测绘
张志媛 广州市规划局
目 录
1. 项目概述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3.结论与建议
1. 项目概述
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普查及测绘工作
背景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人类生活空间的新拓展 配合《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的实施
任务
摸清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情况,建立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2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是指建设在城市规划地下空间,为 实现某种城市功能而规划建设的系统性设施, 城市地下空间以其功能及功能主特征为分类依据。 按照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功能,分为管线设施、建 构筑物、基础等。 由于广州市已全面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基础 类的设施调查起来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本项目所关 注的地下空间设施仅指地下建(构)筑物设施。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技术规程共分11部分: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下空间资料收集、 控制测量、地下空间数据采集、数据标准与成图、 数据管理系统与建库、工程监理、 成果归档与验收、附录等
特 点 首次系统的建立地下空间普查测绘技术规程 覆盖从普查作业、监理、建库、成图与验收归档全过程 还有待完善
1. 项目概述
1.2项目工作思路
项目整体工作思路:
调查研究—>试验区—>标准建立—>全面开展。
实际普查测绘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地下空间建筑识别:内业识别加外业巡视。在内业识别的基础上 进行外业巡视,补充遗漏的地下空间建筑。
收集资料(包括放线测量资料、竣工验收测量资料、城市规划管 理档案资料),提取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信息,制作外业调查表 及调查底图。 外业调查、测绘。
2.3.2地下空间设施的图面表达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地下空间设施普查测绘的成果图名称为《广州市地下空间 设施平面图》,按1:500地形图的标准进行分幅,图号在原 图号前加“U”,如:U28-38-1(1)。 对于地下空间设施分布复杂或者多层地下空间的(例如上 述的多层地下室或停车场等),在地下空间设施平面图( 仅表示外轮廓线)表达的基础上,可采用分层平面图进行 表达。 为突出表示地下空间设施要素,地下空间设施平面图均为 彩色图,地下空间设施要素用彩色表示,相应图幅号的地 面地形图及地面地形地物要素可采用灰色、适当化简后以 背景图层显示。地面要素进行简化表示。
资料整理及数据入库。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三个关键问题 地下空间设施测量技术标准的制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的分类
地下空间设施的表达
2.项目重点、难点与 解决方案 2.1测量技术标准的制定
《广州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设施普查及测绘技术规程》 后续开展该项工作的技术依据
地下空间普查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地下起始数据的传递、地下控 制测量陀螺定向以及地下非可触地下空间设施的探测等。 地上部分与传统测量方法相同。 联系测量和地下起算数据传递可采用联系三角形法、陀螺经纬仪和铅垂 仪组合法、导线直接传递法以及激光投点法。 地下测量采用数字测量技术。 非可触地下空间设施的探测则可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等城市物探 技术。 研究这些方法在地下空间普查测量中的适用性、应用条 件和数据处理方案,确定相应的精度指标与作业要求。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3.1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定义及数据库建立
• 地下空间设施的属性可分为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 • 基本属性是指所有地下空间设施均有的属性,所有 设施均需要提供其基本属性。包括:设施标识码、 设施代码、流水号、所在图幅号、名称、权属部门 、主管部门、所在道路、位置描述、行政区、建成 时间、测绘普查时间、入库时间、更新时间、坐标 、净空高等信息。 • 附加属性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要增加或减少的 属性项,如地下商场的面积、地下停车场的车位数 、交通道路的宽度长度等。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2.3.3地下空间设施的三维显示系统
由于地下空间设施的特殊性,二维表示有 一定的局限性,三维显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 要。 本项目由广州市城规院主持开发了地下空 间二三维显示系统,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
2.项目重点、难点与解决 方案
关键技术 (1)三维城市模型限时自适应可视化方法: 提高了三维场景浏览的帧速率,并且在同一个 视点,场景加载范围大大增强。 (2)地上地下场景的平滑过渡浏览技术:更灵 活的视角自由度,可以更顺畅地操作地下三维 空间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