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代谢与平衡 试题汇编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代谢与平衡 试题汇编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嘉舟卷)12.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

对于该活动,下
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 .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宁波卷)21.(1)在肉类、鱼类、乳类、蛋类和豆制品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它能在消化
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

21.(1)蛋白质
(温州卷)23.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

(3)蛋糕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主要在________内被消化和吸收。

(填写一种消化器官) 23. (3)小肠
(温州卷)3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 ~5号。

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 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垒一(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30.(1)因为l~3号小圆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
(2)1和4
(3)弱碱性
(绍兴卷)15.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1号2号3号4号
实验过程
①注入物质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37℃10℃60℃37℃
③加入物质振荡1ml蒸馏水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变蓝变蓝变蓝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15.B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杭州卷)24. (6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
着密切的关系。

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的名称是,它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

(2)、血液流经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餐后两小时,A,B,C,D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填字母
标号)。

24.(1)主动脉(2)肺(答肺泡、肺部毛细血管均可)
(温州卷)13.下列人体血液的成分中,能运输氧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糖
A
(湖州卷)6.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

这些“青筋”是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动脉与静脉 B
(金丽卷)3.正常的人体血液成分中不含有...
的是 A .红细胞 B .卵细胞 C .血小板 D .白细胞 B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杭州卷)37(6分)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 6 H 12O 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 计算:(1)、理论上至少消耗O 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相对原子质
量:H :1,C :12、O :16,O 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解(1)设理论上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 6 H 12O 6+6 O 2=6CO 2+6H 2O
180 192 1000g ×5% x
x
g 192
%51000180=⨯
g g x 53180
192
%51000=⨯⨯=
(2)空气体积:53g ÷1.43g/L ÷21%=176L 或53g ÷1.43g/L ÷20%=186L (结果在176~186之间) (嘉舟卷)
29.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

绿茶和红茶的颜色、味道差异很大,但都取自茶树。

在茶树的叶子里含有大量
的儿茶素和咖啡因。

采摘后的茶叶经揉捻、切碎后,通过 “发酵”
使儿茶素变成茶黄素或茶红素,即为红茶;采摘后马上加以高温翻炒,没有经过“发酵”,即为绿茶。

(1)茶的“发酵”其实是指儿茶素在氧化酶作用下的一种氧化过程,100
50
40
60
80 水温(℃) 茶中
成分溶于

的比例(
%)
咖啡因
氨基酸
儿茶素
提取时间:2分钟后
(第29题图)
而真正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的 ▲ 。

(2)泡茶时,水温不同,茶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情况也不同,其中的儿茶素(带有苦味)、咖啡因、氨基酸
(带有甜味)的溶解情况如图所示。

因此要使茶水显得甘甜,应用 ▲ (填“低于”或“高于”)60℃的水冲泡。

29.(1)无氧呼吸(答呼吸、呼吸作用给2分,有氧呼吸不给分) (2)低于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衢州卷)17.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
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 .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
(温州卷)7.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

上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A .肝脏 B .皮肤 C .肾脏 D .心脏 C
(湖州卷)3.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中一般不.
会有 A .水 B .尿素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C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
(义乌卷)8.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 .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C .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A
(义乌卷)22.淀粉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用于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并贮存了能量,这个过程
尿液
动脉血
静脉血
第17题图
属于▲ 。

(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22. 同化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