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除草剂应用现状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除草剂应用现状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碎米莎草
难除杂草:马唐、千金子、双穗雀稗、香附子、
异型莎草
碎米莎草、异型莎草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华南玉米田草害区
广东、福建、江西、湖北、 湖南等省份。属亚热带和热 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终 年温暖,年度降雨分布均匀、 雨热同期。是我国水稻产区, 玉米种植面积较少。玉米可 以种春、秋两季。
苣荬菜--4月下旬 玉米出苗--稗、本氏蓼、藜 气温升高--稗、藜、苋、苘麻 5月底至6月上旬--第一个出苗 高峰;约占60-70%,危害重 7月上中旬--降雨-第二个高 峰;约占30%,危害轻
2
100
50
0
4-10
4-30
5-20
6-9
6-29
7-19
8-8
8-28
不同时间玉米出苗数(黑龙江)
d a t e (m -d )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禾本科杂草: 稗草为优势种,马 唐、绿狗尾等轻度 危害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难除杂草:“三菜”-苣荬菜、刺儿菜、 兰花菜(鸭跖草);苍耳、问荆等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黄淮海夏播玉米田草害区
山东、河南、河北、京津两 市和苏北、皖北地区,属暖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温 度适宜,热量丰富。小麦- 玉米一年两熟,下茬玉米免 耕直播或套种或平播(清种) 或与豆类间作。部分地区为 小麦-玉米-棉花两年三熟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大部分杂草与北方区黑龙江类似,冬寒 菜、大刺儿菜、甘草等为该区特有种
优势种:藜、灰绿藜、稗草、田旋花、大刺儿菜、冬寒菜、苣荬菜、扁蓄、 绿狗尾、灰绿藜、芦苇等
杂草发生与危害
北方春玉米田草害区
250
平原露地玉米-4月末5月初播种
density(plant/m )
200 露地 覆膜 150
溴苯腈 酰胺类 2,4-D
上述阶段互相交叉 无严格界限
231个产品
其它
莠去津
烟嘧磺隆
硝磺草酮
玉米田化学除草概述
• 苯吡唑草酮
[英文通用名] Topramezone; [作用特点] 吡唑啉酮。HPPD抑制剂。 [杀草谱] 33.6%悬浮剂25.2~30.24克 ai/公顷在玉米6叶 期前,杂草2~4期茎叶喷雾,对反枝苋、苘麻、藜、 牛筋草、谷莠防效80%左右,对马唐、马齿苋等杂草 防效60~70%。提高剂量至50.4克 ai/公顷对上述杂 草防效可达90%,对铁苋菜防效较差。对玉米安全。
• 氯吡嘧磺隆
[英文通用名] Halosulfuron-methyl [作用特点] 磺酰脲类除草剂。ALS抑制剂。 [杀草谱]75%水分散粒剂33.75~45克 ai/公顷;杀除 阔叶杂草。特点: 在玉米3叶期,香附子3~4叶期喷 施,对香附子防效90%以上。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小麦、 大蒜、葱、菠菜安全。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 药害-烟嘧磺隆
[应用中的问题]:产品质量:1993年在中国登 记。至2009年,国内有34家企业取得原药登记 证,100多家取得与烟嘧磺隆相关制剂证。剂 型: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 复配制剂:莠去津、二甲四氯、硝磺草酮、 2,4-滴丁酯等 对玉米的药害问题:产品质量、选择性指数低、 施药时期、玉米品种、其它
玉米田化学除草概述
第三阶段:苗后除草剂试验推广阶段 1989年引进烟嘧磺隆(SL-950) 苗后选择性喷施、杀草谱广 解决了土壤处理剂药效受环境影响大的 难题,对一年两熟制“贴茬”和“套种”玉 米田麦收后大龄杂草防治效果理想
玉米田化学除草概述
第四阶段:苗后除草剂及其混用阶段
90年代中期--剂型加工及新产品创制 延长持效期、扩大杀草谱、降低成本 90年代末,一封一杀技术
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等的不 同造成杂草种类的地域性差异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春播玉米田草害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中北部及河北、山西、陕 西省北部地区。属寒温带湿 润、半湿润气候,夏季温暖 湿润,冬季严寒漫长。玉米 一年一熟,一般和大豆、高 粱、小麦及杂粮等作物轮作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优势种:藜科、蓼科、苋科、 菊科杂草-阔叶杂草
50-100 25-50 <25
北方春玉米草害区: 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00%, 中等以上危害占90%以上
杂草发生与危害
黄淮海夏玉米草害区
600 45 40 500 No-till 400 Till Rain 300 20 200 15 10 100 5 0 0 35 30 25
马唐、稗草--5月上中下旬出 苗;“转嫁”到玉米田 玉米出苗--杂草先于玉米出苗 --时空优势-防除难度增加 降雨--出苗高峰 7月20日以后--杂草竞争力低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地形、地势、土壤复杂、气候-杂草种类繁多-有 南亚热带杂草如铺地黍、叶下珠、肖梵天花,也有 喜冷凉的杂草如小飞蓬、豨签、铁苋菜危害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西北玉米田草害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以 及青、藏等省区。地势差异 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玉米生长;气候干燥, 年降雨量少。玉米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density(plant/m )
2
贴茬免耕玉米-6月初至中旬播种
4-10
4-20
5-10
5-20
5-30
6-10
6-20
6-30
7-10
7-20
7-30
8-10
8-20
d a t e (m -d )
免耕及翻耕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河北)
翻耕玉米 杂草与玉米同时出苗,出苗高峰与降水关系密切,相对较易防除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 药害---乙草胺
[英文通用名] acetochlor [作用特点] 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除草活性高于同类 产品。正常自然条件下对作物安全。 [杀草谱] 一年生禾 本科杂草和小粒种子阔叶杂草。
隐形药害比人工除草减产5%~47%
玉米田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
• 推荐剂量
中国农药信息网 /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优势种: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 反枝苋、铁苋菜、苘麻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轻度危害杂草: 狗尾草、画眉草、葎草、龙 葵、酸浆、野西瓜苗、 酸模叶蓼、刺儿菜、苣荬菜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难除杂草:马唐、苘麻、铁苋菜、苍耳、萝 摩、香附子、打碗花、刺儿菜、苣荬菜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环境污染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 ○杂草群落演替 ○抗药性杂草 ○经济效益降低 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安全使用除 草剂,实施绿色防控,对杂草可持续治理意义重大。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 环境问题---莠去津
连续使用30年;年需求量5000吨以上;453个登记产 品含莠去津成份 部分监测点地表水莠去津0.67~81.3μg·L超过我国 (0.2μg·L)及欧盟( 0.1μg·L )饮用水标准 地下水、饲料、粮食、蔬菜检出莠去津成份 国外致畸(癌)报道;影响蝌蚪及小球藻生长
• 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莠去津除草阶段 莠去津(阿特拉津)--三氮苯类药剂 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广泛用于玉米田除草 我国80年代初在农垦系统大面积试验示范 药剂依靠进口 翻耕玉米田播后苗前施用
玉米田化学除草概述
第二阶段:三氮苯类与酰胺类药剂混用除草阶段 莠去津、赛克津、草净津--三氮苯类 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酰胺类 8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以国外进口产品为 主,现混现用;扩大杀草谱 首先在农垦系统实现了玉米免中耕 80年代末期出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混剂产 品--乙阿合剂、丁阿合剂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玉米播种后杂草出苗迅速、集中; 免耕田播种前杂草危害较重
优势种:马唐、牛筋草、稗、胜红蓟、香附子、臭矢菜、野 花生、粟米草--热带--南亚热带杂草,其它同长江流域
中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
云贵川玉米田草害区
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4 省。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湿 润、半湿润气候,境内90% 的耕地为丘陵山地和高原, 各地气候变化较大。水资源 较丰富,光热条件较差。玉 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8-30
rainfall (m
杂草发生与危害
长江流域玉米田草害区
300 密度 250 降雨 40 35 30 25 150 20 15 100 10 50 5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0 播种后天数(d)
杂草密度(p/m )
2
玉米播种后不同时间杂草出苗与降雨的关系(江苏)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 抗药性---莠去津
• 全球已发现69 种杂 草生物型对三氮苯类 除草剂产生抗性 • 黑龙江发现反枝苋抗 莠去津生物型 • 导致药剂对杂草防效 降低,增加除草成本
Amaranthus retroflexus
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
• 药害---莠去津
后茬药害:小麦、大豆、水稻 飘移药害:蔬菜、棉花、花卉 残效期6个月以上;连年用药、土壤干旱、少雨、 翻动土层都会增加药剂在表土层的残留量
发生特点: 比黄淮玉米区杂草发生早而集中;部分麦田杂草如牛蘩缕、婆婆纳等危害 早期玉米生长;降雨--出苗高峰相关;6月底以后-出苗的杂草竞争力低 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5~98%;中等以上危害>43~75%
降雨(mm
200
杂草发生与危害
云贵川玉米田草害区
杂草种类复杂-表现地域性。平原地区、丘陵地带、高寒地 带优势种不同;各省区均有其地域性杂草。如四川的 牛膝菊、 通泉草、酢浆草、叶下珠;广西的痕芒、莲子草、野塘蒿、 叶下珠、肖梵天花等。 多年生杂草占的比例较大。耕作少、温度适宜、降雨多,有 的山丘地块多年生杂草占30%以上。 难除杂草较多。如双穗雀稗、狗牙根、毛臂形草、胜红蓟、 牛膝菊、腺梗豨莶以及香附子、异型莎草等用酰胺类和三氮 苯类土壤处理剂防效较差。 杂草发生时间长。尤其是在多熟制农田,杂草先于玉米出苗, 在玉米生长季节内可以有多个发生高峰-灌水或降雨后。一 次性施药防除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