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天花粉的本草考证摘要:本文对天花和天花粉的名称、栝楼的品种、天花粉的制造方法及应用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本草学研究。

认为栝楼根汉代以前就已应用,商品就称栝楼根。

天花粉之名始载于宋代的《本草图经》,但古代的天花粉是指栝楼根所制之粉,虽然明清时代已有人将二者混用,但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仍有真正的天花粉商品,建议将栝楼根仍称栝楼根,栝楼根所制之粉称天花粉,并开发天花粉生产产业,以满足社会对天花粉药食两用的需要。

天花粉是临床常用中药,又称瑞雪(《本草纲目》),花粉(《增订伪药条辨》),栝楼粉、楼粉(《药材学》),屎瓜粉(《四川中药学》)。

而栝楼在古代的别名也很多:如《尔雅》载:“果臝之实,栝楼也。

”郭璞注云:“今齐人呼为天瓜。

”毛诗:“果臝之实。

”《传》曰:“果臝,栝楼也。

”《名医别录》载:“一名果臝,一名天瓜,一名泽姑。

实名黄瓜。

”现代天花粉的商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古代所用天花粉是用栝楼根所制成的粉。

现将有关问题考证如下。

关于天花的名称1雪的别称:如唐代熊孺登《雪中答僧书》诗:“八行银字非常草,六出天花尽是梅。

”宋代陆游《拟砚山观雪》:“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作态。

”金代高士谈《雪》诗:“簌簌天花落无休,寒门疏竹共风流。

”闻一多《雪》诗:“夜散下无数绒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

”[1]2 中医的病名:为痘的别名,清代袁旬撰《天花精言》六卷,前四卷专论痘证。

3 天上落下的各色香花: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时感动天神,诸天神撒各色香花,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如《心地观经一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偏虚空。

”这里的“华”同“花”,“天华”即“天花”。

[2]4 玉米的雄花穗:天的意义之一是指位置在顶部的,如天窗。

玉米的雄花穗因为长在顶部,所以称天花。

[3]5 一种真菌类:和蘑菇相似。

如《饮膳正要》卷三“菜品”载:“天花,味甘平,有毒,与蘑菇稍相似,未详其性,生五台山。

”[4]关于天花粉的名称1.栝楼的根制成的粉,颜色洁白,状如白雪。

如《本草纲目》[5]载:“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

白药,瑞雪,义并近也。

” 《本草乘雅半偈》[6]载:“ 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

”《中文大辞典》:“天花粉,栝楼根所制之粉。

”2.栝楼的根白色,色如白雪,粉性较强,故名天花粉。

如《本草蒙筌》[7]载:“天花粉即栝楼根,挖深土者暴干,刮粗皮净咀片。

”《本草求真》[8]载:“天花粉即栝楼根也。

”《增订伪药条辨》[9]云:“花粉即栝楼根。

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日掘者有筋无粉。

入土最深,皮黄色白。

”3 栝楼根性寒如雪,功善清热,故有是名。

如《本草乘雅半偈》载:“根实功力,稍有异同。

实主郁遏不能分解;根主散漫失于容平。

糜不以热为因,以燥为证。

顾天花、瑞雪之名,则思过半矣。

”4 栝楼根横切面有放射状天然花纹,故称天花粉。

如《本草蒙筌》中有天花粉植物图和药材横切面图,图注云:“栝楼根名天花粉。

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

”5 栝楼又名“天瓜”,采根可做粉,应为“天瓜粉”,讹为“天花粉”。

《中国药学大辞典》[10]载:“天花粉:原名栝楼根。

昔谓栝楼形象天瓜。

本品系以蒌根捣汁澄粉而成,故名天瓜粉。

后称天花粉。

”天花粉应用的历史沿革《神农本草经》始载栝楼根,列为中品。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栝楼分为“栝楼根”和“栝楼实”用,如栝楼桂枝汤、栝楼牡蛎散、栝楼瞿麦丸等方都是用栝楼根;而治胸痹的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都是用栝楼实一枚。

说明汉代之前天花粉之名并未出现,也未用真正的天花粉,所用只是栝楼的根和果实。

两晋南北朝时期所用栝楼根也称栝楼根。

如《肘后方》载:“治耳卒得风,觉耳中烧烘,栝楼根削令可入耳。

以腊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

每用三七日即愈。

”《本草经集注》也称之为栝楼根,并未提及天花粉。

唐代《新修本草》[11]虽云:“今用根做粉,大宜服食,虚热人食之。

”《千金要方》[12]也详载栝楼根制粉之法,但其粉不称“天花粉”,而称之为“栝楼粉”,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栝楼粉和鸡子暴干,更杵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

”栝楼粉多用于服食。

药用时主要都是用根,药材名称也仍然为栝楼根。

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消渴第一”中有23个方中有栝楼根。

另如《外台秘要》、《食疗本草》都是用栝楼根,说明到唐代时天花粉之名尚未出现,虽然已经开始用栝楼根制粉,但不称天花粉,而称栝楼粉。

临证配方都是用栝楼根。

宋代的《本草图经》开始将栝楼根称天花粉,别名白药。

《证类本草》[11]在卷八收录栝楼根之后,在卷三十“经外草类”中载:“明州天花粉,图经曰:天花粉生明州,……十一月十二月采根用。

”使“天花粉”之名首次在本草文献中出现。

但临床上仍然将栝楼根称为“栝楼根”。

明代李时珍认为《本草图经》所载的天花粉和栝楼根重复,故在《本草纲目》栝楼的“校正”项下载:“并入图经天花粉”,将二者合并。

并在“释名”项下曰:“其根做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

苏颂图注重出天花粉,谬矣,今削之。

”在根的“修治”项下列“天花粉”,并载有周定王用栝楼根制粉的方法。

说明李时珍是将栝楼根所制之粉称“天花粉”,以区别于栝楼根。

而《本草蒙筌》则因栝楼根断面有天然花纹而称之为天花粉了。

清代陈修园云:“嘉庆丁巳岁(公元1797年)余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

日者用天花粉一味,药铺送白粉一包,其色晶莹洁白,迥出诸药之上。

余传问之,答曰:此物最贱,而制造却难。

惟冬月叶落,其气尽归于根,掘取,以法取汁,和水淘洗,澄之,晒干收贮,才有此宝色,若无此色,恐伪物弗效,不如止用天花粉片之较妥也。

”[13]由此可知清代栝楼根制成之粉称天花粉;而栝楼根也称天花粉,切片称天花粉片。

赵正山先生在1982年校注《十药神书注解》时加注云:“现在处方天花粉,药柜每付给栝楼根片。

四十年前曾听老药工介绍:天花粉久已断货,用栝楼根切片是暂时替代的方法。

他说的天花粉制法与陈氏所说相同。

”[13]说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天花粉商品销售。

栝楼的品种考证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载:“栝楼似瓜,愚者食之。

”陶弘景云:“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毛。

用根入土六、七尺,二、三围”。

《本草图经》载:“栝楼生洪农山谷及山阴地,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

诗所谓果臝之实是也,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

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

[11]李时珍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

秋后掘者结实有粉。

夏日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

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

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伴青气。

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

”雷公曰:“其栝,圆茎皮厚蒂小;楼则形长赤皮蒂粗。

阴人服楼,阳人服栝。

”《本草蒙筌》和《本草乘雅半偈》也做了内容相似,文字表述稍异的记载。

上述记载栝楼的特征和现代葫芦科栝楼属(TrichosanthesL.)植物是相符的。

我国生长栝楼属的植物34种,分为2个亚属,栝楼亚属共有29种植物,其中有2种是一年生须根植物,27种是多年生块根植物,花红色或粉红色4种,23种花白色。

[14]其中栝楼(T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Harms)在国内分布广,应该是药用的主要品种。

从“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的情况看,古代所用的栝楼应是栝楼属的多种植物,而非一种植物。

葫芦科植物花冠和花萼均是5裂,花的颜色是白色或粉红色,《本草图经》等多种本草载“花浅黄色”可能是花开两至三天后变成黄白色了。

《本草蒙筌》载:“花六瓣,似葫芦花”可能观察有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