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如今,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到了初三学科增加了,又面临中考的
压力,许多学生不堪作业的压力,呼吁教师们减少作业,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所以减负增
效成为当前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位初三英语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愿望
和自己肩负的使命,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力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不降低教学
质量。
我结合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和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谈谈在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一、首先作业设计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一节课下来教了哪些生词、短语、句型和相应的语法知识点,在设计作业时应针对这些知识
点设计相应的题目,并且要注意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时要注意重点知识的变式练习,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普通的农村初中尤为严重,好的学生可以做后进生的老师。
在我所教的班级,有的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考试也只能考二三十分,纯粹是碰碰运气。
所以作业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照顾到中下等生,又要兼顾
到优等生。
因此设计分层作业十分必要,对于后进生只能是最基础的作业,譬如记忆单词和
一些简单的短语,有难度的他们可以不做;而且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完成任务的
就要表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成功感。
对于中等生设计的作业不能太难,让
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对于优等生以提高能力为主,要有
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让他们吃得饱,成为名符其实的尖子生。
所以学生的作业要有一定的
梯度,至少要有三个层次的作业,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书面的,也要有听说训练。
现在,听力和口语考试已经纳入到中考中,
共三十分。
很多学生在人机对话考试中失分较多,吃了很大的亏,就是因为在平时缺少练习。
但一些老师认为这些作业难以检查,还不如让学生抄一些单词和短语,或者做一些笔头练习,在作业设计时忽视了对学生口语和听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到提高学
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譬如要求学生每周背一到两篇书面表达的范文,或者周末做一到两个
听力练习,或者每天课后至少读一刻钟的英语。
当然这些软作业也要检查,可以是默写检查,也可以是个别抽查,还可以是电话检查,进行电话家访。
这样有布置有检查,学生就不敢懈怠,自然会认真完成。
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高。
四、作业设计应改变定向思维
作业可以是老师给学生设计,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还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譬如后进生可以不做老师留的作业,但是自己必须
做相当的作业来弥补,如抄写单词、背诵短语、朗读课文和听磁带等。
优等生也可以不做教
师布置的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譬如抄写单词和短语。
但是他们自己必须找一些课外练习来提
高自己。
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出试卷,学会当老师,当学生体验到当老师的感觉时,积极性
就会很高。
我经常让我的学生在学习了一单元之后每人出一份试卷,然后在学生中互相交流,这样一份试卷在全班就能利用几十次,自己出卷,自己批改,这样学生就有了作业的自主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提升了作业的质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这不正是我们广大
教师希望看到的吗?
五、作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家长的帮助和督促作用
学生的作业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
信息。
但课后作业学生在家完成,尤其是周末作业,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自觉性,书写潦草,
作业马虎了事,这样的作业有什么效果呢?所以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家长的作用。
譬如要求学生默写单词和短语的时候,可以让家长报中文,完成任务以后家长必须签字,这样就保证了作业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争取家校配合是提高作业质
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六、要保证作业的效果,教师必须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和及时发现问题
有不少老师虽然精心设计了学生的作业,但是批改不及时,作业的批改一拖再拖,甚至也不
评讲。
这样的作业只能流于形式,效果微乎其微。
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
作业的质量,必须有布置、有批改、有检查、有评讲。
减负并不是学生不要负担了。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广大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作业,把握英语作业设计时的合理性、艺术性、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完成
英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