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


2、讨论:故事中提到的“贵”“贱”和“本”“末” 分别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贵”指的是齐国国君。“贱”指的是齐国的庄稼。
“本”是庄稼和百姓。 “末”指的是君王。
3、联系故事内容说说你对“舍本逐末”的理解。
感谢聆听 CHILDREN'S EDUCATION
(四)口语交际(18分)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3分)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分)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3分)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3分)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3分)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3分)
日积月累 (五)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1、圈出不认识或可能读错的字,查字典,问同学,请教老师解决字 音问题。
2、查词典或问老师,理解比较难的成语。 3、反复读、背,找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四字词语。)
理解词语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强,强盛、富强。下定决 心努力奋斗,谋求富强。 坚持不懈 :懈,松懈。 坚持到底,一点也不松懈。 迎难而上 :迎着困难前进。 集思广益 :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群策群力 :策,谋划。 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想办法,贡献 力量。 革故鼎新 :革,改变,除去; 故,旧的 ;鼎,建立。 除去旧的, 建立新的 。 标新立异 :标,提出,写明; 异,不同的,特别的 。指提出新奇的 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五)综合性学习(16分)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 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分)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 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4分)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 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分)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4分)
成语故事
舍本逐末
1、自由的读一读这个故事,想一想“舍本逐末”讲的是 一件什么事?(提示:成语故事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
述“舍本逐末”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后半部分解说成语 的意义。)
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故事的发生),赵 威后询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好不好,齐国使臣认为不先问候 国君而先问候庄稼,这是先贱而后贵,赵威后则认为这不 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故事的发展)。赵威后的回 答使齐国的使臣非常佩服(故事的结果)。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


(三)习作(共19分)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分)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5分)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 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4分)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 点符号。(5分)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其反义词 有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等。 举一反三:反,类推。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 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 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各抒己见:抒,发表;见,见解。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耻下问:耻,羞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 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 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古为今用:是指弘扬古代的精粹,使之成为现今有用的东西。吸收古代的优点, 扬弃缺点,以使现代更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