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理平行检查记录(市政)

监理平行检查记录(市政)

混凝土坍落度平行检查记录
1、检验方法:用坍落度检测器和钢尺量测检查。

2、检验数量:至少每10车随机抽取1次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次。

3、检验时间: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浇筑现场,浇筑前。

4、本表用于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混凝土坍落度使用。

检查人可由监理员签字,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

5、现场检测坍落度与厂家配合比坍落度差距较大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进行调整,如为商砼及时退回厂家调整。

说明:
1、钢筋进场后,外观质量检测应在监理见证员的见证下进行。

除本表格外,检测结果同时应在监理见证记录中予以体现。

本表只作为平行检验的补充手段之一。

2、检验频率: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 为一批,不足60t 以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3、钢筋重量偏差的测定:
(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

每支试验长度不小于500mm 。

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mm 。

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2)用钢丝刷清除钢筋试样表面杂物后,称取试样总重量。

用下式计算钢筋实际重量和理论重量的偏差(%):
100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
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
(3)钢筋理论重量可见右表。

(4)允许重量偏差可见下表。

4、外观质量:钢筋应平直、无损伤,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起皮、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等。

根据检测结果在相应栏内填“有”或“无”,平直栏直接填“平直”或“弯曲”。

5、产品标牌上的标识炉批号应与质量保证书上一致,并做好记录。

当不一致时,应查明材料来源,否则应退货。

6、当钢筋表面存在裂纹、起皮应退货;若存在损伤、不平直应剔出退货;存在油污应清理干净;存在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应除尽,若影响截面尺寸,应降级处理。

7、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 测机构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允许重量偏差标准要求
钢筋理论重量(热轧光圆钢筋)
钢筋理论重量(热轧带肋钢筋)
土方路床平行检查记录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本记录表按200米为一个平行检验单元,每1公里道路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单元,且不少于1次,检验频率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检验批施工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

4、表中内容按需要填写,若不涉及可填斜杆取消。

道路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平行检查记录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本记录表按200米为一个平行检验单元,每1公里道路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单元,且不少于1次,检验频率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检验批施工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

4、表中内容按需要填写,若不涉及可填斜杆取消。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平行检查记录
说明: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本记录表按每200米为一个平行检验单元,每1公里道路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平行检验单元,且总数不少于1次,检验频率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检验批施工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

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对检查井之间的4个段落,应随机抽取两井之间1个段落作为1个平行检验单元,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沟槽检验批开挖成形,并经自检合格后。

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对检查井之间的4个段落,应随机抽取两井之间1个段落作为1个平行检验单元,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管道安装完毕回填前,并经自检合格后。

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随机抽取或者抽取可疑桩,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0%,每根桩为1个检验单元。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灌注桩成孔后,并经自检合格后。

每个检验单元检验要求
梁、板钢筋外观质量平行检查记录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随机抽取总梁板数的30%,每片梁为1个检验单元。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梁板钢筋和预应力筋就位,混凝土浇筑前,并经自检合格后。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随机抽取支座总数的20%,每个支座为1个检验单元。

3、检验时间:支座分部验收前,并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每200米为一个平行检验单元,每1公里道路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单元,且不少于1次,检验频率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检验批施工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

1、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2、检验数量:每200米为一个平行检验单元,每1公里道路随机抽取不少于1个单元,且不少于1次,检验频率参见下表。

3、检验时间:施工单位检验批施工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

说明:
说明: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各类构件应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悬挑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4、对选定的桥跨承重结构、墩台盖梁、索塔等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和其他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5、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墩台、基础±10mm;梁、柱、桩±5mm;板、墙±3mm。

6、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7、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 ,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8、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上述第5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 倍。

9、如采用支模完成验收合格后检查或结构达龄后检查,应注明检查时间的工序;
10、本表为监理平行检测用表,抽测人如为委托单位的,由委托单位签字,检查人为监理见证员签字,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核。

测量放线平行检查记录
记录人:测量监理工程师:年月日说明:根据检查部位及各分项情况对照参考测量验收规范允许偏差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