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98分)1.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那的确是一株jiān________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zhù________就的模样。
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yīn________,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fèng________间漏下来的碎汞。
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2. (6分) (2019八下·邹城期末)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
(《礼记·学记》)(2) 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4)白居易《卖炭翁》写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5分)观察下面这幅画,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四面内容并说明其表现的主题。
4. (8分) (2017八下·耒阳月考) 名著阅读他来自农村,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
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
他风里来雨里去,积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被大兵抢走。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用和虎妞结婚的钱买的车,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租车了。
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他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信心。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选自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
(2)请概括文段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5. (15分) (2016八上·邵阳期末) 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
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
”材料二:有媒体记者走访了兰州多所高校的图书馆,发现成排的经典名著上落着稀薄的灰尘。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表示,现今“90后”大学生借阅图书,尤其是经典图书的概率逐年下降。
大四学生周颖说,“身边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少,大家趋于‘快餐文化’。
班里同学知道张艺谋的《红高粱》,却不知道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这是‘纸质’经典阅读的悲哀。
”的确,电子书籍出版迅速、成本较低、方便阅读方便携带、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纸质书籍。
当代大学生在阅读方面重电子书,轻纸质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材料三:专家认为: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文明,赖书本得以记载,靠读书人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明的精华部分,皆浓缩在公认的经典里了。
因此,惟有回归纸质阅读才可以称得起是真正的阅读,才能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1)电子阅读为何备受广大读者青睐?(2)人们若长期重电子书,轻纸质书,有何不足?(3)在班级举行纸质阅读的交流活动,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一部作品?并说出你的推荐理由。
6. (20分)(2019·东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蔡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
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
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
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
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
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它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
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
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
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
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
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
红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粼粼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
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
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
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
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
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
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
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
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
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
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
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
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
红鲤慢慢复苏了。
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
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
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
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
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
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
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
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
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
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
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
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
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
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
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
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
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有删改)(1)小说为什么以“行走在岸上的鱼”为题?(2)红鲤遭到“老黑”暗算摧残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试就这篇童话形式的小说所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4)自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作简要评价。
7. (12分) (2020九上·上城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材料一过去基于卫星数据的研究发现,全球植被叶面积呈增加趋势。
最近的MIDIS卫星数据显示(200-2019年),中国和印度的植被叶面枳增加得最为明显。
同时,全球的变绿趋势与全球农用地的分布十分吻合。
中国占据了全球66%的植被面积,但却贡献了全球25%的绿叶面积增加量。
其中,中国变绿的过程中,森林和农用地分别贡献了42%和32%。
而印度主要是由于农用地变绿(贡献了82‰)。
中国实施了很多浩大的生态环保工程来保护和扩张森林。
这些工程初衷是为了减少土地退化、降低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
(《自然》2019年6月刊)材料二美国时间9月26日晚,沈钧亮作为支付宝蚂蚁森林5亿种树人的代表,在紐约颁奖典礼现场接过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环境署宣布,支付宝蚂蚁森林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积累转化为种植在荒漢化地区的1.22亿棵树,获得2019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
这也是继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之后,中国的绿色创新项目连续第三年获此奖项。
“改交世界是意外的,但我自已首先被改变了。
”在颁奖典礼现场,沈钧亮分享了他的种树故事:玩蚂蚁森林三年,爱上早起和跑步,减掉了110斤体重,种下了14棵真树。
“是蚂蚁森林帮我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这三年,只要能走路我就不会坐车。
”沈钧亮示,坚持走路和跑步很辛苦,但想到自己努力种下的树正在守护地球就很有成就感,“感觉我跟地球一起变好了。
”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还在官网宣布,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
一周内联合国不同领域的两项大奖都颁给了蚂蚁森林,标志着来自中国的数字技术绿色方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环球网2019年9月29号)材料三9月2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土壤、核安全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严格监督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守法程度之好前所未有: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規,“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效果显著。
(新京报2019年9月30号)(1)下列对材料一、二选段解读不正确的是()A . MODIS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环境方面做出的贡献最明显。
B . 根据数据显示,印度的植被叶面积变大主要原因是农业地变绿。
C . 蚂蚁森林、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三个项目都获得地球卫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