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熟知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或成就, 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和现代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以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 全合成 。1986年,青蒿素及其 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深度思考 (1)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 青蒿素的发现与提纯、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修饰等。 (2)结合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说明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 关系? 提示 通过发现提取目标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与性质,从而实现该物质及其衍生 物质的合成。 (3)青蒿素的相关研究中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提示 青蒿素冷浸提取法,选用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3)现代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成氨的 技术制造氮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家们研制出的新药物能治病 救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等。
相关
链接
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
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
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
(3)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
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得2006年国家
梳理基础 重点 随堂演练 落实
突破 知识
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SHU LI JI CHU TU PO ZHONG DIAN
01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 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 冶炼金属 、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1661年,英国科学家 波义耳 提出 化学元素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1年,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 提出 氧化 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提出 原子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自然科学一等奖。
归纳总结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图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含义 (1)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物质; (3)研究内容:物质的组成、 结构 、 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 2.化学科学的特征 (1)化学是从 微观 层面(分子)上认识物质,以 符号 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上 创造物质。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加德罗 提出 分子 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 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5)1869年,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 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建立了现 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 动力学与热力学得到了开创性研究;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家对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测定和 蛋白质合成的研究,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中叶,化学科 学和生命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 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 发现和提取 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制__造__ 出有用的物质。 ②通过对有关物质 性质 和 结构 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 性质 或_功__能__ 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 (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 分离 出来, 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 结构 ,还可以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跟踪 化学反应 进行的过程。 ②理论化学以 理论计算 为主要手段,辅以 计算机 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 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相关
链接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宏观 本质 特征 微观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无其他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不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结构变化,变成
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了其他物质的微粒
外观特征 本质区别
状态、形状、大小的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 (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 地使用沸点较低的 乙醚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 (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 分离并结晶 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 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 质谱仪 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 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C15H22O5 。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 X射线 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 中各原子的 空间 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