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T建设模式概述

BT建设模式概述

BT建设模式概述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BT模式已成为政府融资建设的重要形式,律师在重大项目服务构成中,大量的审核、处理BT建设的法律文件及处理这类的经济纠纷。

理论及实践中,BT 与代建、项目管理比较容易混淆,本文尝试向大家介绍BT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与相关制度间的关系。

一、BT模式的概念及特征(一)BT模式的概念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项目工程由投资人负责进行投融资,具体落实项目投资、建设、管理。

工程项目建成后,经政府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交付政府;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向投资人分期支付资金或者以土地抵资,投资人确保在质保期内的工程质量。

通俗地说,BT投资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

推行政府投资项目BT方式,使政府由公共工程的直接“生产商”、“制造者”,成为公共工程和服务的“消费者”和“买单人”。

采用BT方式可为项目业主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缓解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筹资压力,或放大限定资金额度下即期消费更多公共产品的购买能力,发挥政府建设资金的先期乘数效应。

缓解政府在建设期间的资金筹资压力。

同时,通过招标确定BT项目建设方和项目公司可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实现表外融资,可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投资风险。

通过推行BT方式,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代建,建成后交付政府指定部门使用,将公共产品的使用功能与货币价值适度分离,“超前消费,分期回购”,无疑是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资的一剂良方。

和传统的投资建设方式相比,采用BT方式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有效缓解项目业主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投资风险;可以降低工程实施难度,提高投资建设效率,有利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既有利于避免与中小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又能发挥企业自身技术和资金的综合优势。

(二)BT模式的特征1、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2、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3、BT模式仅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BT模式的重点是B阶段;4、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5、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

二、BT模式产生的背景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2、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

三、BT模式的运作(一)采用BT方式的前提条件基础设施项目采用BT方式,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前期工作深入,设计方案稳定,建设标准明确;2、工程建设难度适度,建设风险较小;3、业主应具有充足的回购能力,能提供回购承诺函及相应担保;4、工程规模适当,投资额度应在潜在投标人可承受的范围内;5、项目成本应该能够较为准确的估算,以便于投标人估算和控制投资成本。

(二)BT的几种实施方式1、完全BT方式完全BT方式是指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建设方,建设方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投资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

此种方式一是有利于扩大投资者的选择范围,择优选取;二是由BT项目公司作为主体进行融资,可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三是项目结构清晰,建设协调、管理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工程管理的难度较小;四是建设风险全部转移给项目建设方承担,业主的建设风险较小,同时建设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利润空间。

此方式适用于工程技术成熟、技术标准明确、投资规模较大,且业主没有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或能力的工程项目。

按这种方式实施的BT模式项目,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馆、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引道、江苏嘉兴开发区项目等。

此方式的主要优点为:一是有利于扩大投资者的选择范围,对建设方无特殊资质要求,只要其具有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即可;二是由BT项目公司作为主体进行融资,可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

建设方采取成立项目公司的方式,以项目公司为主体筹措建设资金,项目建设方为项目公司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为便于项目公司融资,一般需业主出具回购承诺函及第三者回购担保;三是项目结构清晰,建设协调、管理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业主进行工程管理的难度较小,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公司履行业主职能,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不直接参与项目施工。

项目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由项目公司通过招标确定。

业主的主要职责是确定项目建设标准、验收标准和支付回购款项;四是建设风险全部转移给项目建设方承担,业主的建设风险较小,同时,建设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利润空间。

2、BT工程总承包方式BT工程总承包方式。

指通过招标确定同时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和施工职能的项目建设方,建设方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承担项目的全部投资,由业主委托指派工程监理,项目建成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

此种方式的特点为:一是工程施工直接由建设方承担,无须进行二次招标,项目建设方必须为同时具备投融资能力和相应建设资质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或联合体;二是业主直接和建设方签署BT投资建设合同及工程总承包合同,一般不组建项目公司;三是业主通过聘请工程监理公司或设立工程监管机构等方式对建设方进行履约管理;四是BT工程总承包方式适用于工程技术较为复杂、投资规模较大,且业主具有一定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或能力的工程项目。

BT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优点与完全BT方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项目建设方必须同时具备投融资能力和施工总承包资质,且一般不成立项目公司。

与传统方式和工程总承包模式相比,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运用范围为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招标对象为工程施工企业。

此方式适用于工程技术较为复杂、投资规模较大,且业主具有一定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或能力的工程项目。

我国诸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这种BT模式,如安徽省安庆市双岗路、皖江大道两个项目、重庆石板坡大桥南引道项目、重庆朝天门大桥项目、山西阳侯高速公路项目、北海市工业园区基础施项目等。

3、BT带资承包方式BT带资承包方式是指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建设方,建设方按合同约定负责工程施工及投资,项目验收合格后由业主回购的形式。

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此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由项目建设方负责工程的资金筹措。

此种方式中,工程施工直接由建设方承担,项目建设方必须同时具备具有投融资能力和相应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且项目规模较大,通常拆分成若干标段实施,业主直接和若干个建设方签署BT投资建设合同;建设方只负责工程的施工,而业主负责工程全过程管理,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均由业主负责。

此方式适用于工程技术难度较大、不确定因素多,且业主具备较强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的项目。

按这种BT模式实施的项目,有南京快速内环线项目、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项目、重庆黔江机场土石方工程项目等。

(三)BT建设模式运作流程1、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

2、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

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

(四)BT模式的运作过程中的要点1、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2、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3、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4、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四、常见的投资及建设模式比较(一)BT与BOT的区别1、运作过程及投资回报方式不同。

BOT模式中的项目公司既要将项目建成又要进行经营,其收益来源包含工程施工获利以及对建成项目按合同约定的经营收入,而BT模式的经营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完成,投资者只要负责项目建成,其收益来源主要是工程施工获利和按合同约定的投资回报率。

2、项目移交转让时间不同。

BOT项目的转让日期在特许经营期末,即按约定由建设方经营一段时间后再转让给业主。

而B T项目的移交转让日期在项目建成后,经验收合格由业主进行回购,移交时间的长短由双方签订的合同确定。

3、风险分担不同。

BOT模式由投资者进行建设,经营若干年后无偿移交给政府或其所属机构,需承担投标、建设、经营及转让期间的一切风险;BT项目投资人只需承担投标、建设、转让的风险,不存在经营风险。

(二)BT与代建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

代建制其适用对象主要为政府投资或有政府投资、或者使用财政性建设资金或政府融资性建设资金,达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公益性建设项目”、“非经营性项目”。

一般包括:(1)党政工团、人大政协、公检法司、人民团体机关的办公业务用房及培训教育中心等。

(2)科教文卫体、民政及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项目。

(3)看守所、劳教所、监狱、消防设施、审判用房、技术侦察用房等政法设施。

(4)环境保护、市政道路、水利设施、风沙治理等公用事业项目。

(5)其他公用事业项目。

BT其对适用对象并无严格要求,除了“公益性建设项目”、“非经营性项目”以外,也可以是“经营性项目”,但其前提同样要求是“政府投资或有政府投资、或者使用财政性建设资金或政府融资性建设资金”。

与代建制不同的是,按照目前社会实践,BT模式一般是“全额”的政府投资或全额使用财政性资金。

因此,从该角度讲,BT模式的对象较之代建制“既宽又窄”。

2、法律关系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