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二八定律 ”制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工作目标

利用“二八定律 ”制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工作目标

畜 禽 饲 养
利用 “ 。 -) k 定律’ ’ 制 定 奶 牛 生产 性 能 测 定 的 工作 目标
赵胜全 郭 利2 王聪 明 ’ 王 晶 牟海 日
( 1 . 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 1 1 0 1 6 4 , 2 . 沈阳军区政治部农副业基地 沈阳 1 1 0 0 3 1 )
用来检查个体牛只 ,不同饲喂组别和不 同泌乳 阶段 牛只的状况 。 经调查 , 该牛场当月脂蛋比小于 1 . 0 0和 大于 1 . 4 0的 牛 只总 数达 1 3 4头 , 占全群 3 5 . 1 4 %。脂 蛋 比在 1 . 1 2 ~ 1 . 3 0之 间 的牛 只 没有 达 到 8 O %的 比例 , 因此工作 目标是 3 个月 内将脂蛋 比过高或者过低 的 牛只降低到 2 0 %以下 。 由于脂 蛋 比受 到 采样 操作 的 影 响很大 , 在了解 当月脂蛋 比是否合理时 , 要先考虑 采样操作 是否符合规范 ,再考虑饲料配方 和饲喂程 序, 如是否使用了一批新原料 , 更换 了饲养员等 。因 此, 可 以测定饲料样 品是否达到配方要求 , 饲料 的能 氮是 否平 衡 , 再就 是加 强 饲养 员培 训 和监督 。 牛奶 中尿素氮的理想值是 1 0 ~ 1 8 毫克 / 分升 , 同 样可 以参照脂蛋 比的工作 目标进行尿素氮工作 目标 的定制 , 进行尿素氮的 目标调整。工作 目标是尿素氮 值在 1 0 ~ 1 8毫 克 , 分 升之 间 的牛 只 比例要 超过 8 0 %,
的主要 因素 ,并结合牧场实际情况进行 D H I 目标 的 确立。 二八 定 律 , 又称 巴雷 托法则 , 可 以简化 为 “ 有 用
的多数 , 关键 的少数 ” 。由于- - ) k 定律是经济学 的概
念, 不 是 严 格 的统 计 学 概 念 , 而在 牛 场 饲养 管 理 中又
存在着很 多统计学的生产指标 ,有些生产指标不完 全符合二八定律 ,因此牛场具体的工作 目标还需要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来制定 。 D HI 测 定 报 告 主要 内容 : 奶 牛 的基 础数 据 , 包 括 耳号 、 胎次 、 舍号、 出生 日期 、 产犊 日 期、 父号 、 母号 ;
题 。对于产奶末期体细胞数较高的牛只 , 要及时进行 隔离治疗 , 并尽快用药物进行干奶 , 避免乳房炎的传
播 和蔓 延 。
繁育配种等方面存在问题。对体况较好的牛只, 可以 使用定时输精程序 , 提高奶牛 的配种率 , 进 而提高妊
娠 数 还 有
不 适
毛 的牛只。D H I 测定结果
修保养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另外 , 对于体细胞数极 高, 且 产 奶 量 较 低 的牛 只 , 适 时 干奶 或 者 淘 汰 。 新 产 牛体 细 胞 数 大 于 5 0万 的 牛 只所 占 比例 超 过 2 0 %时 ,
说 明新产牛的产后护理存在问题 ,需要完善新 产牛 护理规范 , 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 将 因产道损伤等所导 致 的奶牛繁殖疾病发病率降低。因为奶牛子宫炎会 造成 后续乳 房炎 的发病 率增加 和难孕 牛增 加等 问
测定数据 , 包括奶量 、 乳脂率 、 蛋 白率、 乳糖 、 干物质 、 尿素氮 、 体细胞等。这些数据主要在健康监测 , 营养
饲喂和繁殖配种等方面反映牛场的管理情况 。
尿素氮值过高或者过低 的牛只 比例应少于 2 0 %。某 牧场 当月尿素氮在正常范 围之外的牛只数有 5 3 头, 占全群 1 4 7 头牛的 3 6 . 1 %,其 %, 建议增加蛋
奶 牛生产 性能测 定又称 奶 牛群体 改 良 ,简 称 D H I 。 D H I 工作于 1 9 9 2 年开始在我 国实施 , 至今 已经
成为奶牛业增产增效 的主要工具 ,但是 由于 D H I 结 果分析的指标较多 , 牵涉的饲养管理 内容复杂 , 很多 人不知道如何来分析 , 更谈不上很好的使用。在牧场 服务过程 中, 我们发现利用 “ 二八定律” 可 以直观地 进行报告 的分析和解读 ,找出影响奶 牛场饲养管理
白饲料 的比例 和饲喂量 , 调整饲料 的能氮 比例 , 达到 饲料 的能氮平衡 。
1健康监 测方面
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 : 1 胎小于 l 5 万, 2 胎小 于 2 5 万, 3 胎 以上小于 3 O 万 。经调查 , 该牧场当月体细 胞数小于 2 0 万的牛只 占全群 4 3 . 9 2 %, 体细胞数大于 1 0 0万 的牛 只达 2 4 . 0 7 %,工 作 目标 则 是 接 下来 3个 月 内将体细胞数大于 1 0 0万的牛只降低到 2 0 %。 为 此, 可以在榨乳员榨奶操作 , 牛舍卫生 以及榨奶 机维
3 繁殖配种 方面
牛群泌乳天数在 1 5 0 1 7 0天之间 ,既能够保证
有 均 衡 的产 奶 ,并 且 能 够保 证 有 充 足 的后 配 牛进 行
牛群更新 。 牛群正常的产犊间隔为 3 9 0 ~ 4 2 0 天。 泌乳 天数大于 3 0 5 天 的牛 只数量要控制 在 2 0 %以下 , 产 犊间隔介于 3 9 0 — 4 5 0 天之间的牛只应该高于统计 范 围内产犊牛只的 8 0 %。 检查牛只是否存在传染病。 检 查每批所进冻精的活力 , 人工输精是否存在问题 , 发 情鉴定是如何操作的 , 配种员配种操作是否规范。检 查牛只流产的原因 , 存在传染性疾病 的要及时淘汰 , 避免恶性传染。对于泌乳天数大于 3 0 5 天的牛, 需要 查明产奶牛不能及时干奶的原 因, 是 中途流产 , 还是
2 营养饲 喂方面
脂蛋 比正常值在 1 . 1 2 ~ 1 . 3 0 之间 , 脂蛋 比报告可
牛场 的饲养管理问题 , 但 在此讨论 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