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考点点拨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考点点拨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考点点拨第七章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定1.一个基本的融资原则:投资的价值可以用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全部现金流的现值来衡量。

2.戈登增长模型:一种股票估值模型,假设股利增长率不变,且低于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

3.适应性预期:预期仅基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通胀预期为过去通胀平均值。

4.理性预期:预期与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做出的最优预测相一致(不可能完全精确)。

含义:某一变量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相应预期形成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预期的预测误差均值为零且事先无法预知。

规范表述:5.非理性预期原因:1)人们了解所有可得信息,但不愿意将自己的预期变成最好估计。

2)人们不了解某些信息,因此对未来的最好估计不准确。

6.有效市场假定基于假设:金融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

表述:市场中现价水平应当使根据所有可得信息对证券回报率的最优预测等于均衡回报率。

或者说,有效市场中所有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都会被消除。

第八章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1.名词解释规模经济:每单位投资的交易成本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加而降低。

范围经济:将一种资源使用与不同产品和服务,可以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免费搭车:不付费的人却享受其他人付费的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担保债务:有抵押品或者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为条件的债务。

激励相容:任何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所采取的行动,都只能通过使其效用最大化来实现。

将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动机统一起来。

2.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规模经济,专门技术。

3.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那些积极寻求贷款的人。

道德风险是交易之后发生的,借款人从事了违背贷款人意愿的活动,增加了违约风险。

4.什么是“次品车问题”?解决方法?1)相对于买方来说,卖方对产品质量更了解,由于买方难以区分优劣,只愿意以反映平均质量的价格购买,而愿意以此价格出售的均是劣质产品,最终导致没有人愿意购买产品。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类似,分别对应企业证券质量与债券违约风险。

以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可流通债券和股权证券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2)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存在免费搭车问题,无法完全解决。

2.政府监管,生产信息帮助投资者识别好坏公司,以及鼓励公司披露真实信息。

3.金融中介,运用专门技术成功减少信息不对称。

以上可以解释,金融市场是经济中受到最严格监管的部门之一。

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多,银行是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来源。

5.为什么公司越大越成熟,越能在证券市场上募到资金?公司规模越大,市场上关于其活动的信息就越多,因此投资者更易鉴别公司优劣。

由于投资者对信誉好的公司不太担心道德风险问题,他们就愿意直接投资债券。

6.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股权合约中)问题定义:由于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不一致,加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而委托人难以监督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

主要原因: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解决办法:1)信息的生产与监管,从事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息生产来监督公司活动。

2)政府监管,要求公司遵循标准会计准则,并通过法律对违规行为予以惩戒。

3)金融中介,在面对道德风险时,有能力避免搭车问题,化解道德风险。

4)债务合约,依靠债务合约而非股权合约,可以降低监督成本。

7.什么是利益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1)利益冲突是道德风险的一种类型,当一个人或机构有多种目标时,这些目标之间会出现利益冲突。

当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服务时,就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

这些服务之间潜在的竞争会导致个人或企业隐藏或谎报信息。

2)投资银行的承销与研究服务:当投行同时为证券发行公司与证券投资者提供服务时,两种客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产生的服务之间就会存在利益冲突。

当承销的潜在收益超过销售的佣金时,投行会有强烈的动机改变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以有利于公司证券的发行。

3)钓鱼行为:投行在价格被低估的的股票IPO时,将其份额分销给其他公司管理人员,以换取与该公司的合作机会。

是一种特殊的报酬形式,诱使高管为投行服务。

4)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与咨询服务:审计部门为了争取咨询业务,可能会扭曲自己的判断和意见,另外,审计部门不愿意对咨询部门同事所设计的信息体系与财务计划提出批评。

5)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与咨询服务:倾向于提高评级以吸引业务,咨询类似会计事务所。

6)解决利益冲突的法案2002年《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强化监督,切断审计与非审计咨询业务。

2002年全球性法律和解协议,切断投行研究与承销,禁止钓鱼。

第九章金融危机与次贷风波1.名词解释债务紧缩:物价水平意料外大幅下跌,加剧债务负担的过程。

去杠杆化:贷款损失导致银行净值减少,被迫收缩贷款。

新兴市场经济体:处于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刚刚开放了与国际市场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

抵押支持证券: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标准化证券。

发起分销模式:一种商业模式,由分散的个体发起抵押贷款之后,抵押贷款作为证券的标的资产被分销给投资者。

次级抵押贷款:想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发放的抵押贷款。

孪生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2.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出现大动荡,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逆向选择使得金融市场无法将资金从储蓄者融通给具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居民和企业时,金融危机就发生了,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

3.对贷款投资和经济活动的影响1)资产市场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股市下跌,物价意外下跌,本币意外贬值,资产减值。

2)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资本大幅收缩,贷款减少,放慢经济活动。

3)银行业危机:资负表恶化诱发破产,传染发生银行业恐慌,贷款供给减少,利率升高。

4)不确定性增加:由上述原因导致,引发逆向选择,投资收缩,经济萎靡。

5)利率上升:贷款成本上升,逆向选择;现金流量减少,加剧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经济收缩。

6)政府财政失衡:违约风险增加,强迫机构购买导致资产负债恶化,贷款收缩;投资者抽离资金,本币贬值,外汇危机。

4.以往美国金融危机的过程阶段一:金融创新的不当管理,产生信用繁荣,引起过度冒险,引发去杠杆化。

即导致贷款损失增加,净值减少,银行被迫收缩贷款。

同时资产价格泡沫积聚和崩溃,利率上升,不确定性增加。

结果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经济活动下滑。

阶段二:银行业恐慌导致银行数目减少,导致信息损失,恶化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

若能通过破产进程区分出健康公司,缓解不确定性,危机得以治理。

阶段三:若经济倒退引起价格急速下降,复苏进程将会受到阻碍,引起债务萎缩。

企业负担家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进一步加重,经济活动长期萎缩,大萧条。

5.次贷危机:2007-2008年原因:金融创新管理不当,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

1)抵押市场上的金融创新:次级抵押贷款,可选优质抵押贷款。

信用不佳的人获取抵押贷款,并将一揽子小额贷款打包成标准化债务证券(证券化)。

加之金融工程对复杂新型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开发。

2)国外资本流入,次级抵押市场发展,房地产价格飙升,资产泡沫形成。

3)次级抵押市场的发起-分销模式出现代理问题。

由于缺乏监管,发起人(即投资者代理人)不关心借款人的偿付能力。

4)信息问题暴露,由于金融工程产品过于复杂,破坏信息,加剧信息不对称。

5)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价格开始下跌,抵押贷款违约率急升,抵押支持债券市场崩溃。

危机向全球蔓延,欧洲先杯具。

6)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各金融机构启动去杠杆化,卖出资产,限制贷款。

逆选道风加重,阻碍经济发展,失业率上升。

6.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危机发展过程阶段一:路径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管理不当,恶化了银行资产负债表。

路径二,严重的财政失衡,国债价格暴跌,银行资本净值缩水,银行体系被削弱。

阶段二:银行资负表恶化,财政失衡,外加本币遭投机性冲击,引发货币危机,本币贬值。

阶段三:债务负担增加,净值缩水,高通胀,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收缩,全面金融危机。

其中,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如何引发货币危机?政府两难,过度提高利率则摧毁脆弱的银行,如果不提高则无法维持币值稳定。

从而引发投机性冲击,大量抛售货币,央行外汇储备被消耗完。

由于央行没有资源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只能放任币值下跌。

7.论述: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将何去何从?采取什么办法防范金融危机?1)强化对抵押经纪人的监管,防止其鼓励借款人承担自身无力支付的债务。

2)减少次级抵押产品,因为对于不具备尖端金融知识的借款人来说过于复杂。

3)强化对薪酬的监管,对抵押相关的分销链上薪酬予以限制。

4)提高银行资本金要求,以弥补其风险的上升。

5)增加对政府发起的私企监管,限制他们的风险敞口。

6)强化对限制金融机构冒险行为的监管。

7)增加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他们对投资者提供的信息准确性。

8)增加对衍生品的监管,特别是信用违约互换。

(也要意识到过度监管会阻碍金融创新。

)二、2017年金融硕士复习规划指导(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0月上旬):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

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辅导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