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国际天文研究团队最新发现,距离地球约8000光年的一颗恒星可能产生伽马射线暴。
专家认为被伽马射线暴扫过的星球生命会消失,幸运的是,该恒星潜在的伽马射线暴方向并没有对准地球。
这颗恒星位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完成2、3题。
2.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壳
B .②-岩石圈
C .③-地幔
D .④-软流层
3.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下图表示三大类演示及岩浆相互转化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数字代表地质作用类型。
完成4、
5题。
4.从岩石成因上看,花岗岩属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2018年10月,金沙江白格地区连续降雨发生的山体滑坡堵塞河
道形成堰塞湖。
该地质作用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
卫星入轨后,将运行在高度为70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完成6、7题。
6. 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过程中( )
A. 气温越来越高
B. 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 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 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7. 高分五号穿过对流层时,该大气层( )
A. 气流水平运动明显
B. 有极光现象发生
C. 大气层比较稳定
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防风林可以减轻风力对农田的侵蚀。
下图是某地防风林景观图。
完成8、9题。
8.防风林可以减小风力,是因为( )
A .增大了地表摩擦力
B .减小了地表摩擦力
C .增大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
9.如果在华北平原营造防风林,防风效果最佳的种植走向是( )
A .东西向
B .西北-东南向
C .南北向
D .东北-西南向
为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京沪等城市加快产业转型,严控“大城市病”。
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2~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示意图,圆圈越大表示人口规模越大。
完成10、11题。
10.2012~2017年间( )
A .北京人口逐年增加
B .上海人口逐年减少
C .杭州人口逐年增加
D .成都人口增速加快
11.影响上述四个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文化③经济因素④政策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8年12月25日,全长约280千米,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下图是杭黄高铁走向示意图。
完成12、13题。
12.下列因素中,与杭黄高铁选线关系密切的有( )
①地形②气候③植被④城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缓解两地物资运输压力
B .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
C .减轻杭州市区交通压力
D .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
完成14、15题。
14.在I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A.著名旅游胜地B.河流中下游平原C.铁路交汇处D.矿产资源富集地
15.在III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布局集中B.人地关系紧张C.科学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发展
下图为近40年来两个不同时段内我国部分地区葡萄种植区域分布示意图。
完成16、17题。
16.与I时段相比,II时段葡萄种植区()
A.北界向北推移B.呈零散块状分布C.南界向北推移D.面积大幅度减小
17.若仅从自然因素考虑,近40年来我国东北地区()
A.生物风化减弱B.≥10℃积温增加C.水土流失加剧D.河流结冰期延长
产于黑龙江某地的大米因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喜欢。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该地政府在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售卖带防伪溯源标志的当地大米。
下图为该地大米防伪溯源系统示意图。
完成18、19题。
18.售卖带防伪溯源标志的大米,可以()
A.缩短产业兰B.保证大米品质C.增加销售环节D.增加水稻熟制
19.网上销售与当地大米加工企业之间,体现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投入—产出”联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40年来建成区变化示意图。
完成20、21题。
20.促进该城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城郊农业发展B.人口自然增长C.建筑工业发展D.社会经济发展
21.建成区面积变化对该市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热岛效应加剧B.植被覆盖增加C.地价房租上涨D.雨水下渗增多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1985、1995、2005和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较统计图。
完成22、23题。
22.代表1985、1995、2005和2015年三次产业机构的序号依次是()
A.④②③①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23.①产业结构表示的区域发展阶段()
A.经济发展水平低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C.城市化加速发展D.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
24.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地区之一,但目前面临着资源开发与开持续发展的矛盾。
为实现辽中南工业区的振兴,重点在于()
①关停钢铁等传统企业②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③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④鼓励产业人口外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荒漠化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题。
25.下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地表崎岖,河流短小 B.日照不足,温差较大
C.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D.植被稀疏,土壤层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潍坊某学校高一地理社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在长方形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
(1)请在下图中用“→”绘出烟雾的飘动方向。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放置在室外之前玻璃缸内顶部和低部的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
绘制形成上述热力环流后玻璃缸内顶部和低部的等压面。
(3)分析该实验说明的地理原理。
27.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①、②、③、④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储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
(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
(3)说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在M位置选择的有利条件。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市场。
众多海外大牌公司看好中国大陆市场,纷纷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大陆。
瑞丽(位置见下图)是我国重要的翡翠加工基地之一,玉石加工历史悠久。
材料二:下表为全球翡翠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
(1)分析瑞丽成为我国翡翠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2)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云南和广东两大翡翠集散、加工区域,试说明原因。
(3)分析香港作为翡翠加工中心地位下降的原因。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滚装运输是将货物连同货车以及旅客连同客车一起开上滚装船,到达目的地之后再从船上开下,从而实现客、车、货三位一体同步运输的运输组织形式。
在内海、海湾海峽和沿海岛屿间的短途水运中,滚装运输通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国在琼州海峡开辟汽车滚装船航线,改变了传统的公路—水运转换方式。
材料二海南出岛的货物,多从广州转成铁路运输,运往全国各地。
据统计,海南每年有600万吨至700万吨果蔬销往全国各地。
春节前后过海滚装运输压力大,造成广州到海口的公路货物运输费用偏低。
材料三下图为海南岛及附近地区图。
(1)结合货物运输,简述滚装运输替代传统的公路一水运转换方式的积极意义。
(2)分析琼州海峡春节前后过海滚装运输压力大的原因。
(3)春节前后,从广州返回海口的货车,货物运输费用偏低,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