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级及以上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全级及以上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水质状况
(2017年5月)
根据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和目标》(苏环委办﹝2016﹞5号文)的规定,全省共10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在用水源地94个,每月开展监测;备用水源地14个(现调整为13个,根据苏环函﹝2016﹞127号文,南通如皋市如海运河如城水源地不再作为备用水源地,取消监测),每季度开展1次监测。

从水源地类型来分,地表水水源地有100个,地下水水源地为7个。

一、监测情况
5月份,94个在用水源地中,实际监测93个,徐州沛县地下水水源地因封井无法监测;13个备用水源地中,本月实际监测10个。

(一)监测点位
1.地表水水源:河流型水源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附近处设置监测断面,水厂在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湖库型水源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在每个水源取水口周边100米处设置1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河流及湖、库采样深度为水面下0.5米处。

2.地下水水源:具备采样条件的,在抽水井采样。

如不具备采样条件,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采样。

(二)监测项目
1. 地表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以及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见苏环办〔2012〕384号文),共61项;湖库型水源地加测透明度、叶绿素a。

2. 地下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23项(见环函〔2005〕47号)。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
(一)地表水水源
地表水(河流型或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表1的基本项目(河流型水源地水温、化学需氧量、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湖库型水源地水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表2补充项目和表3特定项目中的33项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二)地下水水源
地下水水源地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共23项,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果
(一)总体情况
5月份,全省开展监测的10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见图1,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见附表。

(二)地表水水源
100个地表水水源地中,实际监测97个(其余3个为备用水源地,每季度监测一次),均达标,达标率100%。

(三)地下水水源
7个地下水水源地中,实际监测6个(徐州沛县地下水水源地因封井无法监测),均达标,达标率100%。

备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生活饮用水的区别:饮用水水源为原水,居民生活饮用水为末梢水,水源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进入居民供水系统作为饮用水。

附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