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Marginal Product
3、等产量曲线
4、等成本曲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6、规模经济
7、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8、内在经济
9、外在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要素L和K之间的技术替代率为-4。
如果你希望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但L的使用量又要减少3个单位,请问你需要增加多少单位的K?( )
A、0.75
B、12
C、16
D、7
2、当劳动总产量TP L下降时,( )。
A、AP L递减
B、AP L为零
C、MP L为零
D、MP L为负
3、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常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4、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
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5、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作( )。
A、生产函数;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
D、平均成本曲线。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4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 )
A、-0.25
B、-4
C、-1
D、 -5
9、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的比例提高了
10、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1、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MRTS LK=P L/P K
B、MP L/P L=MPK/P 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2、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 )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1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4、在下图的A点( )。
A、投入每元L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K的边际产量
B、投入每元K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L的边际产量
C、生产Q0单位产量的总成本最小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K
1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
A、MRTS=P1/P2
B、MU1/MU2=P1/P2
C、MRTSLK=w/r
D、MP L/MP K=r/w
17、当生产中的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
B、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
C、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适用的条件有哪些?
2、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决定的?
3、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试用该规律简要说明我国企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4、为什么说理性的企业会按照最优组合来安排生产要素投入?
5、举例说明什么是机会成本。
区分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意义何在?
6、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7、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0)的TP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科书)。
8、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汽车。
假设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里一直增加。
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加以解释。
9、假定某厂商用于购买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的总成本不变,且劳动L的价格w 和资本K的价格r均不变,MP L和MP K分别为劳动的边际产量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当出现
MP L/w<MP K/r时,该厂商应当如何调整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什么?
10、某企业打算经营一个项目,其可供选择的项目地址有两个。
一是利用本企业刚建成的一个门面房,二是到其他地方租赁一处门面房。
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前者,理由是不用付租金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1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中他更关注哪一个?(复旦2000)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P L=3元,P K=5元。
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和K的数量。
2、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教科书)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MP L?它的值又是多少?
3、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2L,3K}。
求:
(1)当产量Q=36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
(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L=2,P K=5,则生产48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教科书)
4、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35L+8L2-L3。
求:(1)该企业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为L=6,是否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为什么?(教科书)
5、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
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教科书)
6、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证明:
(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该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五、论述题
1、试运用生产理论说明理性的厂商如何组织生产。
2、画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3、画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