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导论(详细复习资料!!!5星级!!!).

计算机导论(详细复习资料!!!5星级!!!).

计算机导论 -图灵:建立图灵机的理论模型。

图灵机:逻辑机的通用模型。

-冯.诺依曼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特点: 1,使用单一处理器来完成计算,存储及通信工作. 2,线性组织的定长存储单元.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语言,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表示. 5,对计算机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CAD:人们借助计算机来进行设计的一向专门技术。

-CAM:利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去完成制造系统中的又关工作。

-CIMS: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信息集成,帮助企业运行的技术。

-ASCII码:国际标准字符编码。

用七位二进制编码,共可表示128个字符,最高位取0。

-BCD码:实现十进制转换二进制。

-汉字国标码:GB2312-8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机内码:一个汉字被计算机系统内部处理和存储而使用的代码。

-字型码:描述汉字字形信息的编码。

分为字模编码和矢量编码。

-汉字输入码:指在键盘上利用数字,服药或字母将汉字以代码的形式输入。

-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1,主频: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2,外频:主板提供的节拍。

3,倍频:CPU工作频率(主频)=倍频*外频。

4,指令综合能力:CPU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和每条指令的能力。

5,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的容量,不同型号的CPU总线宽度不同。

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以此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7,高速缓存:提高了CPU的存取速度,降低系统总线的使用率。

8,工作电压:CPU正常工作时需要的电压。

9,协处理器:帮助CPU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

10,多核。

-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装置。

-寄存器组H:由多个寄存器组成,用于暂时存放数据。

-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标志寄存器F:由一些标志位组成,为逻辑判断提供状态信息,入溢出。

-程序计数器PC:指明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地址寄存器AR:把要寻址的单元地址通过地址总线送至存储器。

-数据寄存器DR:用来存放从存储器重读出的数据,并通过内部数据总线送到需要这个数据的寄存器中,或将要写入存储器的数据经过DR送给存储器。

-存储器结构 1,寄存器型存储器:有多个寄存器组成的存储器,如CPU内部的寄存器组。

2,高速缓冲存储器:计算机中的一个告诉小容量存储器,存放的是CPU近期要执行的指令和数据。

3,主存储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存储器。

4,外存储器:计算机主机外部的存储器,也叫辅助存储器。

-RAM:读写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P53 -系统总线:1,地址总线:用于选择信息传送的设备,通常是单向线。

2,数据总线:用于总线上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信息,通常是双向线。

3,控制总线:用于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视功能,通常是单向线。

-串行传送:一个信息按顺序一位一位地传送,共享一条传输线,一次传一位。

-并行传送:一个信息的每位同时传送,每位有各自的传输线,互不干扰,一次传输整个信息。

-串并行传送:将一个信息的所有位分成若干组,组内采用并行传送,组间采用串行传送。

-机器码:以计算机所能理解和执行的0和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指令称为机器指令,或机器码。

-机器语言程序:用机器指令(0和1)编写的程序称为机器语言程序,或目标程序。

-汇编语言:采用英文字母,符号来表示指令操作码,寄存器,数据和存储地址等,并在程序中用它们代替二进制编码数,这样编译的程序就叫汇编语言程序。

-高级语言:比较接近人们习惯的自然语言。

需翻译成目标程序(即机器码),机器才可执行。

将高级语言所写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有两种方式: 1,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做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编译。

2,解释程序:按高级语言程序的语句书写顺序,解释一句执行一句。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效率低。

优点:功能强,程序短,易学习,使用方便,通用性强,便于推广交流。

缺点:效率不高,编译程序比汇编程序复杂。

-算法:指解决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特征:1,能行性。

2,确定性。

3,有穷性。

4,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表示:1,自然语言。

2,传统的流程图法。

3,N-S流程图法。

4,PAD图。

-数据: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数据元素:数据集合中的一个实体,计算机程序中加工处理的基本单位。

-数据结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点关系的数据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包含:1,数据的逻辑结构。

2,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数据所施加的运算。

-程序:是计算机的一组指令,是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

-面向对象P85 基本特点: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的集合,是系统软件的基础或核心,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其他所有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

作用:1,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

2,提供方便友好用户界面。

3,提供软件开发的运行环境。

功能: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

-文件: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信息集合称为文件。

文件可以是程序,数据,文字,图形,图像,动画或声音等。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

-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应用领域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专门开发的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信息,而且能处理影像,声音等其他形式的信息的计算机。

-文本:计算机表示文字及符号信息的一种数字媒体。

分为简单文本(txt),格式文本(doc/pdf和超文本。

-采样频率P111 -采样位数:每个声音样本转换成的二进制位的个数。

-图像的基本要素:1,分辨率。

2,像素深度。

3,数据量。

-矢量图像:采用的是计算方法,由一串可重构图像的指令构成。

优点:存储空间小,方便修改,不会失真。

-数字视频:视频的数字化是在一段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对视频信号进行捕获并加以采样后形成数字化数据的处理过程。

-视频格式:AVI,DV-AVI,MOV,MPEG,ASF,WMV,RMVB,RM. -信息: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的综合。

-信息系统:是一类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特点:1,数据量大,一般存放在外存中。

2数据存储持久性。

3,数据资源使用共享性。

4,信息服务功能多样性。

-UNIX操作系统:一个交互式的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主要基于Intel X86系列CPU 的计算机。

-数据库: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

-数据管理系统: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来操纵和管理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3,属性:实体的某一特征。

4,元组:实体的多个属性的值构成元组。

5,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6,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数据关系模型: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数据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

2,系统软件。

3,数据库应用系统。

4,各类人员。

-软件危机:1,软件需求增长得不到满足。

2,成本增长难以控制,价格极高。

3,软件开发进度难以控制,周期拖得很长。

4,软件质量难以保证。

5,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生存周期: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三个时期。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1,瀑布模型。

2,增量模型。

3,软件重用模型。

-ERP企业资源计划:新一代制造商业系统MRPII软件,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

特点:1,扩展性。

2,技术先进性。

3,灵活性。

4,通用性。

-网络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因特网:指通过网络互联设备把不同的多个网络或网络群体互联起来形成的大网络。

-计算机网络拓扑:指用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节点包含通信处理机,主机,终端。

-拓扑结构:1,总线拓扑。

2,网状形拓扑。

3,星形拓扑。

4,环形拓扑。

5,树形拓扑。

-协议:因特网将不同结构和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解决计算机间通信问题的关键就是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

特点:有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TCP/IP协议:由TCP传送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组合而成。

-IP地址:有32位二进制数值组成(4B),采用十进制标记法,转换成4个十进制数值,每个≤255,用“.”隔开。

-IP地址分类:大型网络,中型网络,小型网络 -主机名:为了方便用户,因特网使用具有一定意义的主机名来寻找主机。

-WWW:web通过连接方式,把遍布世界的成千上万个WEB服务器上的多媒体文档收集到一起。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WEB上的通信标准。

-域名服务:P176 -域名服务器:用于记录主机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帮助用户通过主机名连接IP地址。

-因特网服务:E-mail,FTP,Usenet,Telnet,WWW, -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程序代码。

-人工智能:使计算机能够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

-计算机网络安全:1安全与保密。

2风险与威胁。

3敏感信息。

4脆弱性。

5控制。

-网络分层结构: -系统:是指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软件系统,终端,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的网络系统,是以个具有处理数据和传输数据的集合体。

-子系统:是指系统内部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逻辑部分。

-层次:分层网络系统体系结构中的一个子部分就是一个层次。

-实体:子系统中的一个活跃单元。

分层网络体系中,每一层包含一个通信功能子集,一个或一组功能缠上一个功能单元,这个功能单元就构成了所谓的实体。

-对等实体:同一层中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即位于不同子系统的同一层内相互交互的实体。

-通信服务: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功能的外部表现,通信功能的控制操作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系统的用户。

-物理通信:是通信双方存在某种媒体,通过某种通信手段实现双方信息交换的。

-虚拟通信:虚拟通信也称逻辑通信,不同于物理通信,通信双方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与进行虚拟通信实体相关的实体提供的服务,按一定规则(协议)进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