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的现状分析与出路内容提要:动漫产业全球年产值已达2000亿到5000亿美元而被业内人士称之为21世纪的朝阳,目前国产动漫的年营业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但比较欧美、日本的动漫产业,差距仍然相当明显。
在美国,仅米老鼠和史努比两个动画形象的衍生产品在全球的年收益就超过500亿美元。
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香港动漫市场的年营业收入也达到46亿港元,已超过电影产业。
可见,动漫对于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娱乐途径,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综合国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以动漫之一热点问题,展开了一场研究性的调查:国内动漫的现状与背景、中外动漫的表现手法的异同、国内动漫的不足及中国动漫发展的出路与前景!关键词:动漫,动漫赏析,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一.国内动漫的现状与背景国内动画产业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
2000年中国以电脑游戏为主的动画产业的产值还只有3亿人民币左右,2002年产业规模就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200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收益已开始超过电影业,2004年,我国的动画产业产值估计达数百亿元。
另外,根据大众软件2004年1月的《游戏产业报告》,2003年网游虚拟卡和实物卡销售分别为11.5亿元和23.3亿元,总额为34.8亿。
同时动画产业的拉动效益十分明显,以网络游戏为例,它对电信、IT和媒体出版业的带动作用分别为6.6、2.65和2,总计为1:11.25。
但对比国际同类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是刚刚起步。
国内数字业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在当前运营和测试的上百款网络游戏中,国内自主研发的仅占25.7%;国内2.6亿部手机的拥有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增值业务占手机总业务比重仅为8%,而美国超过70%、日本超过50%、韩国超过45%。
巨大的市场和薄弱的原创力量导致中国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日本、美国。
中国已经成为动漫产品最大输入国。
据统计,仅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和机器猫,每年就从中国卡通市场“掠走”6亿元。
民营动画企业的产量在迅速增长,不断有新的民营企业投入生产动画片,这是国产动画片发展的一个新景象。
国产动画现在已经开始用三维技术制作系列动画片,此外FLASH技术目前也开始制作动画系列片,并从业余向专业发展,成为电视动画片的一员,在这繁荣发展的背后亦存在着:国有动画制片机构的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政府对动画片生产实行优促动、支持民营动画发展、提高动画片质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动画教育继续在突飞猛进,在相关产业中动画教育,相关教育可以说是发展是最为迅猛的一个方面,初步统计,目前开办大专和本科的高等院校以有93家,有的开设动画专业,有的成立动画系,二级动画学院目前已经有5所,在校动画学生总计大约有七千人。
但对于漫画的教学还未开展起来,专业实效的课程尚未出台。
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同动画相比漫画还没有形成一个职业,而且作者群体有日益缩减的趋势。
异常突出的是,最近几年动漫展览非常活跃,对营造漫画市场氛围和推动群众性的动漫创作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漫画会展,只是扩大漫画影响的一个平台,而真心的动漫产业在国内还没有形成,我们国产动画片、漫画书的出版还不多,在我们巨大的漫画图书市场上还不能占有较大的份额,而我们新漫画的创作,一是缺少原创,二是缺少长篇巨著,三是缺少大批的成熟的专业队伍,因此,我国原创漫画作品还不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更少,目前在我国漫画图书市场上唱主角的依然是日本等一批外国卡通漫画书,由于我国的漫画产业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因为它不能为动画片的生产提供大量的原创题材,总起而言,作为动画与漫画的互动机制还无法真正建立起来。
由于参加学校的一个研究项目,现在开始对中国动漫展开为时一年的理论加实践的研究。
有关中国动漫发展之背景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广电总局颁布下达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扶植和发展中国动画产业的红头文件(参考文献:动漫游戏产业报告、关于发展动漫产业24条、十部委文件、十六大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决定、第八届文代会上胡锦涛讲话),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漫产业的发展已经被提高到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也就是说,从政治表象上来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是有所保证,至少说是有政治前景的。
是的,当我们在说“动漫产业”的时候,一个对中国动漫界而言巨大的变革已经涵盖其中——动漫在中国是“产业”,换言之是一种截然不同于国家出资而后规定生产任务的“事业”单位的存在,是面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其存亡去留的“企业”单位。
因此,对于中国动漫人而言,闭门造车式的创作已经无法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是中国动漫的大势所趋。
那么产生这一变化的契机何在呢?中国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的也是市场经济,对经济学略有涉及的人都知道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那么,中国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呢?我对经济学没有研究,所以不敢妄下判断,只能根据简单的推导说,或许有这个可能。
然而,近50年来,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出现过如1929-193世界经济危机那般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原因何在?新行业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一点,我们从近几十年来it行业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创造的巨大财富就可见一般。
那么中国呢?当然,中国的新兴行业当然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相较于那些发达国家,或许并不具有太多优势——那么中国的优势在哪里?文化或许是一个比较可行的答案,毕竟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这份文化资源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傲——于是,我们说,中国要搞“文化产业化”。
我们都知道,文化包罗万象,那为何要给予动漫如此高的重视,几乎欲让其成为文化“产业化”的先锋呢?这自然和动漫的特质有关,动漫应用范围广,文化辐射力强……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些官员或者专家提出动漫“上手力强”的观点,所以特别适合幼教——说法的正确与否这里暂做保留,但是从中可以看到抓住动漫的特性对于中国动漫今后走向意义不凡。
“动漫产业化”倒也并非是一个新鲜词,我们也时不时会听到诸如某某动漫基地落成的新闻,那么落成之后呢?这些基地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推动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政府出面圈地造基地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而后基地方面造楼建房招商引资,打着时间差向上级汇报有多少商家入住开始动漫产业的运作,但事实上又有多少商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并未投入到这条产业链中呢?当然,这只是一个质疑,实际情况如何可能千差万别,也不排除其实做的很成功的例子。
只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虽然眼见着一个个动漫基地成立了,但中国的动漫产业究竟进步了多少,或许并非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当然,对于动漫产业刚刚起步的中国,现在就要求看到一条完整清晰的产业链或许也过于心急了,那么那些和动漫有直接关系,换言之就是靠动漫吃饭的企业的发展现状又如何呢?据了解,这些企业目前大致可分为3类:1,靠合同加工为主要营业项目的动漫加工公司,这类公司中的佼佼者一般拥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日韩加拿大等动画制作公司有着传统长期的联系与合作关系,是目前中国动漫产业中一个较强大的力量。
2,靠政府经济资助的动画制作产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央视的动画部(前身为儿童节目部),其主要发行的作品相信诸位都略有耳闻,这里就不多言。
3,完全靠自己力量自力更生的小型动漫画公司(一般称为动漫工作室),它们一般由对动漫充满热情和爱的年青人合作经营,虽然在经济上困难重重,但凭着一腔热情和毅力,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带给更多人惊喜,且随着动漫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入,他们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依旧有着过于松散规模太小影响力不够等诸多关键因素的不足,但已有一些独具慧眼的商家看中了他们的实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一颗耀眼新星二.研究概况:1.概念界定动漫的概念: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中文里一般均把两者在一起称呼为动漫。
动画(animation或anime)或者卡通(cartoon)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虽然两者常被争论有何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无论其静止画面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轻微的改变,然后再拍摄,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因为视觉残像所造成)。
通常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
漫画(comics或manga)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
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
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
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
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过去亦有人称连环漫画,今少用)。
而“动漫”中的漫画,一般均指现代漫画。
2.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动漫的现状、背景的了解分析,对中外动漫的表现手法的异同的研究,国内动漫的不足之处,探讨中国动漫发展的出路,借机促进中国动漫业的发展。
3.研究内容1.中国动漫的现状、背景2.中外动漫的表现手法的异同3.国内动漫的不足4.中国动漫发展的出路4.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料查找法;比较研究法二.研究过程1.问卷分析:真对就动漫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以及丰富的娱乐性还有等等蕴涵文化,我们小组作了一个较系统的问卷调查。
在中学生中,有27.5%的大多倾向于日本的动漫作品,而中国、美国各占5%,英国占31.7%。
而大多数人都注重动漫多彩绚丽的画面,这一比例有着明显的优势。
而人物造型也是近来人们比较关注的方面。
在所有较有名的中国动漫作品中,《我为歌狂》脱颖而出,成为现青少年心中的挚爱。
《宝莲灯》、《梁祝》都由中国传统故事改编而成的动画片,也拥有不少人气,现有30%左右的支持率。
而在现青少年心中,日本的<名侦探柯南>凭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占据了66.7%的投票率.而最少的竞是6.6%的<唐老鸭与米老鼠>,在市场的影响力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都倾向于日本动漫.在对于中国动漫的评价上,61.7%的人希望中国能充分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而50%的人则希望中国能够吸取国外的优点结合袭击的特点,中西合壁.而对于动漫接连在上海展览,当代的青少年也认为这对中国的动漫事业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认为此举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开拓视野借鉴其优势,促进共同发展,中外交流技术,使更多的人接触到动漫.而只有少数人消极地认为会消亡中国的动漫,而中国动漫如何发展这一问题,也掀起了不少高潮.青少年认为中国动漫的情节必须革新,人物形象更要求完美,要够精彩能吸引人,不要全部模仿国外的动漫,思维要拓宽,要运用现代技术,重视配乐与情节的和谐搭配.并且大大地点出了现在中国动漫比较赞成这一缺点.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也不难发现青少年对于中国动漫都有热衷的程度,中国动漫的发展也将会是一个重大的突破.2.中外动漫的表现手法的异同(1)人物形象就我们看过的日本动漫而言,他所创造出的“名人”有:《千与千寻》中一个10岁女孩,她冷漠自我、缺乏好奇心,但最终在完全被动的环境中,她是现在日本儿童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