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歌与儿童诗

儿歌与儿童诗


三、儿童诗的类型 (三)童话诗
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童话故事的儿童叙事诗 特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叙事脉络清楚;重叙述, 但与童话故事相比,故事简单些。 (四)科学诗 以优美凝练的诗句来描写和表现科学知识内容的儿童 诗。 特点:将丰富的科学知识融入诗的意 境,实现科学与 诗性的完美结合。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例:《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 忽听叮当一声响, 不知是盆碰瓶, 也不知是瓶碰盆。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七)时序歌 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 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 儿歌形式。 时序表现和几种情况: 春、夏、秋、冬季节顺序; 十二个月顺序; 二十四节气顺序;
句式
◆“三三七句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以多 式的形式 呈现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 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三句为七言句。例《小蚱蜢》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三、儿童诗的类型
几种常见的儿童诗歌类型介绍 (一)生活诗 高度凝炼地摹写儿童的生活情景和浪漫情怀;表现出 爱与美的主题;具有叙事的风格。 例:《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自然诗
对自然现象进行形象化的诠释,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自然、解 读世界,展现自然之美。 例:《谁看见过风?》《我看见了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着
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
特点: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
畅。对孩子的影响在“声”而不在“义”。
例:《摇篮》
摇篮
黄庆云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摇, 鱼宝宝睡着了。
雁儿们 徐志摩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晚霞在他们身上, 晚霞在他们身上, 有时候银辉, 有时候金茫。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听他们歌唱! 有时候悲伤, 有时候欢畅。
三、儿童诗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儿童诗分为不同类型 从表现手法分: 叙事诗 抒情诗 生活诗 自然诗 童话诗 故事诗 讽刺诗 寓言诗
从内容分
(一)高度凝炼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 儿童诗是儿童生活、儿童心理、儿童单纯理想的 诗 性外化和儿童情感的自然流露,儿童诗意地表现着他 们单纯而富有儿童情趣生活和儿童对世界的希望和想 像。 例:《乡下的孩子》 作品高度浓缩地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平凡但充满童 趣、野趣和温暖,快乐的生活,表现乡村儿童特有的 生活情趣。
一二三,三二一 一二三, 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 到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 十八和十九, 二十、二十一
答算题 樊发稼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个孩子答算题。 七张白纸桌上摆, 七只小手握铅笔。 七双眼睛闪闪亮, 七颗心儿一样细。 七份答卷交老师, 七张小脸笑眯眯。 几个小孩答对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
数数歌 郭明志 “1”像铅笔细长。 “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六)绕口令 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用许多双声、叠韵词语和发 音相近的字词来组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味的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拗口 押韵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区别: 产生的时代 审美风格 语言运用 二者的联系: 类似的外在节奏 趣味性
三国刘备打草鞋
来来来, 三国刘备打草鞋, 草鞋打给苏妲己。 苏妲己的脸又红, 一打打到赵子龙。 赵子龙的本领高, 一打打到高老幺。 高老幺的镰刀快, 一杀杀到猪八戒。 猪八戒的嘴嘴长, 揪起两个耳朵晒太阳”。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四)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 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 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特点:新奇的构思,大胆的夸张,幽默的风格 例:《小槐树》
谁看见过风?
英国 科瑞斯蒂娜· 罗塞蒂
谁看见过风? 你没有, 我也不能。 不过当枝头的叶子瑟瑟抖动时, 风就在走过。 谁看见过风? 你没有, 我也不能。 可是当叶子们垂下他们的面庞, 风就在吹拂。
我看见了风 高帆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 请你一定相信—— 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 踩出了一溜清晰的脚印。 风是一个胖子, 钻进了对面的树林, 挤得小树摇摇晃晃, 树缝里冒出了它气喘吁吁的声音… 可是当我下楼去找, 却不见了它的踪影, 草地平平树林静静, 不知风在哪里藏身。
月光幻想曲 杜荣琛 月光流进池塘里发亮 我口渴了 想舀一杯月光来喝 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 我的口袋破了 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 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夏日雨景 徐鲁 雷公公开着夏天的洒水 轰隆隆地从天空驶过…… 洗亮了田野上所有的小溪, 还有老橡树上的每片绿叶。 蒲公英伸开金色的小巴掌, 一万颗露珠儿在花蕾上闪烁; 蘑菇们也从泥土下醒来了, 白色的小帽儿上顶着草叶。 樱树抖着满晶亮的水花, 彷佛金色的花瓣儿被风吹落……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 儿歌的节拍类型:
节拍字数一致。 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 节拍不固定 ◆ 押韵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变换韵脚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二)单纯浅显,易记易唱 儿歌的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简短 的篇幅集中或描绘幼儿的某一种活动,或介绍某一 事物,或简明地说明某一个道理,通俗易懂,易记 易唱。 例:《排排坐》 (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儿歌有着很明显的游戏成分,可以在孩子们玩游戏时, 配合游戏一边玩一边念唱,是一种锻炼孩子语言和 思维能力的“游戏歌” 。例:《坐火车》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第一节 儿 歌 第二节 儿童诗
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第四节、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第一节
儿 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 “歌谣体”诗歌。 儿歌的特征 (一) 强调听觉,重音韵节奏 儿歌的韵律节奏创造了儿歌的音乐性。 儿歌音乐性的表现 鲜明的节奏:由语音的强弱、长短、轻重有规律的交替和儿 歌的节拍构成。 押韵:诗句末尾的字,韵母一致或相近。
谁会飞
谁会飞? 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游? 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调调头。
谁会爬? 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短? 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 马的耳朵短, 象的耳朵遮着脸。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三)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 儿童诗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 感受诗情和诗美。
儿童诗中的形象塑造凭借作者准确、精要又充满童稚情感的语言和拟人、
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用富于音乐性的语言传达诗意
儿童诗音乐性语言的具体表现:
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韵律 例:《雁儿们》
乡下的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唱歌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 盛开的野菊。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哦, 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 儿童诗,必然要体现与儿童审美追求相一致的趣味 和情调。以儿童的情思,用孩童的眼睛细致地观察和 思考世界。 例:《月光幻想曲》 以奇特的想像写出了对月光的独特感 。 《夏日雨景》 用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之语揣度大自然的神秘。
唐鲁峰
谁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圆? 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 猴的耳朵圆, 狗的耳朵听得远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三)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 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使前一句诗的末尾 一 词作为后一句诗的开头,且每个层次转换韵脚的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修辞特点——顶针手法应用, 押韵特点——中途换韵,“随韵粘合” 《三国刘备打草鞋》
第二节
儿童诗
一 、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炼的

言抒写儿童心声,表现儿童情趣,与儿童所理解并喜 爱的诗。 ◆儿童诗是“诗”,必须具有诗的情韵情致,诗的意 象,诗的韵味 。 ◆儿童诗是“儿童的”,必须抒写儿童的情感,彰显 儿童的情趣,为儿童所认可,欢迎和喜爱。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飘。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五)数数歌 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 特点:体现出数的排列,具有从多方面认识数并由此扩展认识 与数有关的事物的功能。 例:识序数 例:《一二三,三二一 》 识量词 例:《答算题 》 识事物 例:《十条腿》 识倍数 例:《数蛤蟆》 计算口决 例:《数学歌》 识数形 例:《数数歌》
排排坐
排排坐, 吃果果, 你一个, 我一个,
弟弟睡了留一个。
坐火车
柯 岩
小板凳,摆一排, 穿大山,过大河, 小朋友们坐上来, 火车跑遍全中国。 这是火车跑得快, 大站小站我都停, 我当司机把车开。 注意车站别下错。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隆,呜!呜!)(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隆,呜!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