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简介

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简介

四、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简介推铁环(一)推铁环运动的意义和目标推环运动的创编,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与性别特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在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方面有较强的时效性,是对学生发展柔韧、反应、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以及平衡掌握的有效培养。

(二)制作方法:材料:细钢筋条一节推杆:手柄12厘米、杆身48厘米、杆头5厘米、铁环直径30厘米。

(三)动作要领及方法1、握杆用右手握推杆手柄,腕关节向下与地面基本垂直,四肢握紧手柄,拇指压与手柄上。

2、推环右手握推杆,左手持环立于地面,杆头勾环套于环上,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尖着地,脚跟微抬起,同时屈身弯腰,目视前方。

3、推环行进在准备的基础上左手离环,右手用力推动铁环,使铁环向前滚动,同时腰身直起来,成跑步姿势推环行进。

(四)项目设置1、男女100米直线推环快速跑(集体、单人)2、男女50米直线推环慢速跑(单人)3、100米障碍推环往返跑(集体、单人)4、集体推环(1)以10人为一组,分若干参赛组,每个参赛组分5人成纵队站与起点,个人前后之间的距离为一步,各组排前一名的队员持环站于100米起跑线上,当听到预备口令,做推环准备姿势,当听到枪声或哨声后,由起点快速推向终点,终点的同学接环后由终点推回起点,轮流进行,直到所有队员推完为止,先推完的为胜队。

(2)男女生100米障碍推环往返跑分男女组,每组5—10人,呈纵队站于起跑线后,每个人前后之间的距离为一步,各组排头一名的队员持环站于起跑线上,做推环准备姿势,听到枪声或嗩音后,推环经过跳板、绕过竹竿、经过跳板,转身直线快速推回起点,下一位同学依次进行,先完成的为胜队。

5、单人推环(1)男女生100 米直线推环快速跑以6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方法与集体推环基本相同。

当听到预备口令后,做准备姿势,当听到枪声或唢音后,由起点推环冲向终点,记录成绩,当每个小组进行完后,以成绩决定名次。

(2)男女生50米直线推环慢速跑把参赛选手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排成序,按序进行比赛,比赛的选手听到预备口令后,持环站于50米跑道起跑线上,当听到枪声后开始推环,以最慢速度推完50米而环不倒者为胜,记录成绩(时)后,按单人成绩决定名次。

(3)100米障碍推环往返跑同前(略)(五)比赛规则1、在推环过程中,环到三次者,取消比赛资格。

2、推环串道或推翻其他选手环者,取消比赛资格。

3、在集体推环比赛中,环倒一次扣一分,最先完成组加6分,依次顺序,最后完成者加1分,按积分决定名次。

(六)场地设置见前页丢沙包(一)丢沙包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丢沙包活动的创编,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学生活动兴趣,有效的锻炼了学生身体,特别是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性、耐久性、灵敏性以及对不定目标的投掷能力都起到了综合性发展,是加强学生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实用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内容。

(二)制作方法材料:布、线、粮食把布剪开,用线缝成六面立方体,里面装入粮食,大小跟拳头相似。

(三)丢沙包的动作要领及方法1、用五指将沙包扣于掌内,左脚向前跨步,右臂向后摆动,腰身微向右转,然后右脚用力蹬地,腰身向前转动,同时摆大臂带小臂,将沙包向所选目标掷出。

2、目标学生利用身体灵活性,进行闪、躲等动作,防止被沙包击中。

(四)组织形式及比赛方法将参加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不得超过10人,中间画一个边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一组作为投掷目标站在长方形内,另外一组分站在长方形的两侧,当比赛开始后,站在长方形两侧的同学用沙包投击中间任一同学,并使沙包滚出或飞出对面边线,对面边线的同学可以接住或拾起过来的沙包,依次进行,中间被击中的同学退出场外,直到全部被击中,然后两队交换角色,以那组队员在中间呆的时间长获胜。

(五)比赛规则1、掷击者必须站在圈外,不得踏线、越线。

中间学生在躲避时不得越出长方形任一边线。

2、中间学生在躲避时,接住沙包者多一条命,但是必须背投出线外,如被对方接住则无效。

3、中间接住沙包并获得一条命的同学,可以救回被判出现线外的任一同学。

4、长方形一侧的同学接住另一侧投过来的沙包,则长方形中间的同学被锁定,在对方沙包未出手之前,不得移动,移动者判出线外。

(六)场地设置跳绳(一)跳绳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跳绳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

通过跳绳活动,能使上下肢肌肉变得丰满结实,富有弹性。

同时还可以促进青少年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跳绳时,由于下肢肌肉有节奏的收缩,落地时身体自重对骨骼有一定的压力,从而能刺激骨骼增强,促进青少年骨骼的生长和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

跳绳可以使身体素质的带全面发展。

有句顺口溜说的好:“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劲,快跳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反应慢的长绳上不去,不灵敏的短绳要绊腿。

”这就是说,跳绳练习能够使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发展弹跳力。

(二)跳绳的方法及技巧1、单人跳绳根据需要做发展协调性,弹跳性等各种徒手的单脚跳。

如马步前进、后退跳、两脚开合跳、两脚交替向前迈步、一步一摇的跑步式跳绳。

(1)正摇编花(2)反摇编花跳(3)双摇跳(4)向前8字摇绳(5)向后8字摇绳2、双人跳绳(1)课前应训练小助手,协助教师做好示范。

(2)双人跳绳的绳要比单人的长一些,摇绳幅度要大一些,开始练习时应先让学生进行摇绳练习。

(3)带人者摇绳并脚自跳,被带者在绳外边观察边随带人者同节奏并脚跳。

(4)带人者发口令,两人进行双人跳绳练习。

(5)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变换练习方式,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和配合能力,如高个带矮个同学跳,被带者扶带人者腰侧中跳,被带者叉腰面向、背向带人者跳,被带者原地自转跳,两人移动跳,两人单脚跳,计时跳,计数跳等。

踢毽子(一)踢毛毽运动的意义踢毛的项目已在我国流传了一千多年。

该项目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协调、灵敏反应能力等,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娱乐休闲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毛毽制作材料及方法1、材料:鸡毛5~8根、花布一片、铜板一枚、废牙膏瓶一个、剪刀一把、涂料。

2、制作方法:将牙膏瓶口端往下5cm处用剪刀剪下,然后底端垫上铜板,并且将鸡毛插入端口中,再用花布将瓶顶端和底端缝合,最后把鸡毛涂成五色(五环颜色)即可。

(三)比赛方法两队或多队可同时比赛,每队有三名队员组成,比赛开始,各队三名队员依次轮踢,向前前进或跑进。

再通过个限制区域时,毽子至少被踢一次后沿原路线返回。

返回途中再,通过个限制区域是尖子至少被踢一次。

以最短时间踢完全程的队为胜。

(四)比赛规则1、每次发球后,比赛队员总是按固定顺序一次轮换踢,,整体向前行。

2、比赛开始后,任何一名队员发球、传球不得将球踢过下一个限制区域3、在行进过程中,每名队员连续踢球次数不得超过三次,不得独自连踢过一个整体限制区。

4、除发球或重新发球用手之外,比赛过程中不得用手或手臂触球。

5、初手手臂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可“穿、接、停、踢、顶”球。

6、队员在行进的过程中,不得触及边线或跨出边线。

7、队员在行进的过程中,不得将撞球夹住或顶住,使球成静止状态。

8、不得干扰对方队员踢、传毽球。

(五)场地器材比赛场地为平坦无障碍,全场35米的直线跑道,每道宽度为5米。

直道分前后5个限制区,其中第一、第二限制区长度分别为3米和7米、第三、四限制区长度分别为10米,第五限制区长度为5米,跑道边线、起(终)点线宽5厘米,起点与终点设于一处。

毛毽为比赛组织单位统一提供或规定的中国式毽球。

裁判手旗若干。

参赛队员身着运动装,并编排6—15数字范围内的号码。

踢毽用鞋不限。

拔河(一)拔河比赛的意义拔河比赛体现的是力量的较量和团队的精神。

因为小组队员练习时,为了使小组队员顺利攀爬或走的稳,两边拉绳的同学必须齐心协力把绳拉紧,又要注意两边用力均衡。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间的相互信任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合作精神。

(二)比赛方法把一个班分成人数均等的四组。

以一组为例,14人为一组。

其中12人等分并从两边拉住拔河绳的两端,是拔河绳绷直在腰部或以上高度。

一人作为裁判,看其他小组练习时是否按规则进行。

一人练习时,练习者用手脚并用的形式,即双手抓住,双脚盘住拔河绳,从一端沿绳攀爬到另一端,到达后用手触拉绳的第一个学生,下来后站在第一个拉绳学生处其他拉绳者依次后移,原先拉绳的最后一个学生快速跑至队前成第二个练习者。

如此往复。

第十三个人练习结束后迅速与本组排出的裁判交换直至所有队员完成,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三)比赛规则练习者在攀爬的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地,触地为违例,违例后必须从起点重新开始;在走的过程中落地,必须从落地点重新开始。

中间攀爬或走的距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小组的攀爬或走的距离必须相等(一般4—5米)。

呼啦圈(一)呼啦圈运动的意义呼啦圈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多功能的健身器材,,受到大家的喜爱。

如果体育能够合理使用它,就能够是单调而枯燥的练习变得有乐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1、推圈接力准备:把一本杂志折成弧形,用手执一边,用另一边推竖着的呼啦圈前行。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第一位同学手持杂志和呼啦圈,听到信号后快速向前推圈跑,到指定地点后,立即返回,将杂志和呼啦圈交给下位同学,待全部结束后,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

2、大营救准备:画一条起跑线,在远处画一个大圆之间放若干个呼啦圈。

方法: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组,其中一人为营救人员,其余同组同学站在圆内为被营救人员。

听到信号后,营救人员从起跑线后起跳,跳到第一个呼啦圈内,接着跳进第二个圈内,一直跳到大圆内,拉出一名被营救的人员往回跑,跑到起跑线后,然后由被营救人员重复营救人员的过程,依次下去,每次只能救一名队员,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3、掷准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成纵队分别站在排球场的限制线后,各队第一人持三个沙包面对本队的呼啦圈,呼啦圈放在另一条限制线上,听到信号后,第一人助跑跳将沙包投入呼啦圈内,连续跳投三次,每中一次得一分,在统一指挥下将沙包交给第二人,第二人按此方法进行,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累计分多的小组获胜。

(如图1)(图1)4、过河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队再分成甲乙两组。

甲乙两组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平行线后,面对场地。

游戏开始前甲组第一人两脚站在放在起跑线上的呼啦圈内,手持另一个呼啦圈,作好准备。

听到信号后,第一人把手中的呼啦圈放在前面的地上,跨进去,然后转身拿后面的呼啦圈,再重复刚次的动作,直到移至对面的终点,将手中的呼啦圈交给乙组排头后,站到队尾,乙组排头作同样的动作移回起跑线,如此下去,游戏结束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