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湖南师大附中:刘爱国各位老师,大家好!看过前面有关心灵沟通的案例和师大附中老师的座谈之后,相信大家对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或多或少会得到一些启示。

案例中的班主任,一开始不被学生普遍认同,是因为老师没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

可喜的是,老师经过一番努力,不仅让同学们接受了她,还成为了同学们喜欢的朋友,这也就证明了心灵沟通的重要性。

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三点:1. 作为老师,要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老师在不与学生沟通的情况下草率作出的决定往往是片面的,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2. 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解决问题。

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一旦他们确认老师关心他们,能理解他们,就算是老师对他们很严格,他们也能接受,也能理解老师。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尽快解决。

3. 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一定要讲究方法。

案例当中的班主任,她为了打开学生的心门,首先打开自己的心门,坦诚地和学生对话,用班会的方式赢得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对于个别对自己有偏见的同学,又采用了写信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这是任何班主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今天我们分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意义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着一扇隐秘的心门。

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常常紧锁自己的心门;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常常渴望别人能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理解自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快乐与人分享,快乐增倍;痛苦有人分担,痛苦减半!如此看来,心灵沟通也就有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如果说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

爱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爱的升华。

要了解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使师生确立共同的理念,班级才更有向心力、凝聚力。

沟通彼此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心灵沟通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心灵沟通有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这一切都源于沟通。

心灵沟通有利于老师亲近学生,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学生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一种由衷的亲近感,这种向心力,最终将成为一种最强的凝聚力。

人一般都会要求别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价。

如果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认可或者看法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同时,师生之间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和隔阂,使班级有和谐的氛围。

2、心灵沟通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班级开展活动、制定规章制度等都会涉及到每一个同学。

每当遇到这些需要同学们共同完成的任务,或关系到所有同学的方案措施,班主任就需要从与同学的沟通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决策。

师生之间的沟通为班主任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也增强了判断能力,这样的管理就会更行之有效。

3、心灵沟通促使班级成员取得更大进步。

没有有效的沟通,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肯定不够充分,学生就有可能对老师所做出的决定或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有错误的理解,学习起来没有动力,没有信心,就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圆满完成。

所以说,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当中,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心灵沟通,和谐相处,才能共同进步。

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俗话说,“浇花浇根,教人教心”。

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灵魂深处。

只有心灵的交汇,才能碰撞出理解的火花。

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千个班主任,可能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心灵沟通方式。

这些方式,只要能与学生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就是可行的。

当然,沟通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其效果都是不同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实际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方式,以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目的。

1. 利用班级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案例当中的老师通过主题班会与学生交心,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达到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效果。

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只要有利于与学生增进感情,促进心灵沟通的活动,班主任都可以多组织,多参与。

比如组织主题班会,和学生一起爬山,一起郊游,一起看球赛(特别是本班学生与其它班的比赛),一起参加合唱比赛等。

这些活动,对于融洽师生感情,了解学生情况,很有帮助。

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与学生谈话,学生会自然地与你亲近,你与他谈话他不认为你准备批评他,就不会事先在心底设置防线,这样才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有最真实的表达。

喜欢打球的男生往往有些调皮,成绩也可能不是很突出,这样的学生最适合在球场上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男老师可以他们一起上场打球,如果能在球场上让他们佩服最好,当然,如果球技一般,也重在参与。

女老师可以当一个绝佳的拉拉队员。

当学生在场上听到老师的“加油”声时,无形中会与老师亲近很多。

记得班上有个学生成绩不突出,一度很自卑,但他篮球打得特别好。

当班上男生与邻班打球赛时,我和班上女生一起去加油。

当他们听到我的声音时,兴奋得脸都红了。

这种于办公室外拥有的交情,学生往往更看重。

当我因工作原因要离开他们一段时间时,家长告诉我,他在家哭了。

凡是学生参与的活动,你都参与,学生就会认定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慢慢不存在了。

2.偶尔示弱能促进与学生的沟通。

老师不要总是扮演很强大的角色,也不要总是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学生害怕你,也就不敢亲近你了。

老师在学生面前偶尔示示弱,让学生知道老师也需要理解,也需要他们的关心,他们会更愿意走近你,对你敞开心扉。

班上有三个小女生,成绩都不错,人也乖巧,就是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小毛病不断。

跟她们谈话她们态度很诚恳,却改变不大。

那次,她们因为跑去买东西吃又一起缺操一次。

放学后,我把她们叫到办公室,让她们剖析自己的行为。

可我看了她们的所谓“反省”后,不由更觉悲哀,她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我想到自己费尽尽力,却得不到她们的理解,忍不住潸然泪下。

当她们看到我脸上的泪水时,立即改变了嬉笑的神情,变得不知所措。

或许,她们没想到,平时那么“坚强”的老师,竟然会在三个小屁孩面前流泪吧!我没有再批评她们,可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们却有了让我刮目相看的变化。

不再调皮捣蛋,见了我也特别地热情,甚至,当我表扬她们时,会当着同学的面对我说“老师,我爱你!”事实证明,偶尔适当的示弱反而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促使他们尝试着去理解老师,关心老师。

3.运用平行交谈法更方便与学生沟通。

平行交谈,源自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一边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边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这种沟通方式很值得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借鉴和使用,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会让师生都感到轻松、舒畅,往往能引起很好的回应。

如:一起骑车行进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一起散步或在前往食堂的路上闲聊等等。

记得有一次一起去爬山,我特意和一个和我平时交流不多的同学走在一起,一路聊的都是路边的风景,爬到半山时突然下起了雨,她没带伞,我把她招呼到伞下,两人结伴而行。

其实并没有说太多的有关学习方面的事,可是下山后,我感觉这个学生开朗多了,看见我的时候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4.通过随笔、日记、作文及其它作业与学生沟通。

客观地说,语文老师做班主任是有优势的,因为语文老师从专业上来说,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日记、作文等书写学生性灵的文字,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内心,也更方便用除语言以外的另一种方式——文字来与学生沟通。

我一直记得,一次优秀班会展示,我班的班会结束后,一位学校领导说的第一句话是,听完这一节班会,我有一个愿望:我的儿子上高中时一定要找一位语文老师当班主任。

当然,并不是说非语文老师就不能运用这种方式,很多班主任有向语文老师了解学生随笔的习惯,甚至有些非语文老师也布置学生写周记。

更何况,所有老师都有作业,作业本记载着学生的学习过程,透过作业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老师们都明白——批改作业不只是批改对错,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本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

例如:老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某某,你的作业做得真认真,我很喜欢,如果上课听课也能这么认真,我会更喜欢你的。

”随手的一两句话,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部分学生有害羞、胆怯心理,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时心里会发颤。

在这种情况下,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比当面交流会让学生更有安全感,作业本的交流平台作用也就更突出了。

5.学会倾听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特殊的地位,在某种特定的沟通环境中,班主任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力量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促其反思。

也就是说,班主任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和暗示方法,运用恰当,会比滔滔不绝地说教更具说服力。

有一次,有一个很少迟到的同学竟然在考试的前一天晚自习迟到一个小时,那一个晚上,我到处找人,后来才知道他和另一个同学去吃晚餐,看电视忘了时间。

他的迟到,的确让我很震惊。

他回来后,我什么都不说,只让他把过程详细写下来交给我。

我看完他写的说明书后,看着他,仍然不说话,但是眼神却满是痛惜,我想他应该懂的。

我沉默着,他却开口说话了,除了对自己这次迟到的剖析,还谈到了自己学习上的困惑。

说到后面,我对他已经没有了责怪,倒有了几分感动。

如果我不给他说话的时间,只是一味的批评,我想我一定不能了解他那么多,也不会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对我那么信赖。

6.与学生交朋友更方便与学生心灵沟通。

作为老师,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昨天,我也只是一个孩子。

”学生眼中的老师,头顶上永远罩着一层理性的光环。

高高在上,不犯错误,诲人不倦。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与学生心灵沟通,需要从圣坛上走下,平视学生,与学生交朋友,那么看问题就会看得更清楚。

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是才德兼备的师长,更是能让他们愿意亲近的朋友。

不能和学生做朋友的班主任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等人的成功,与他们能从圣坛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是分不开的。

学生喜欢和理解他们、亲近他们的老师交朋友,而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朋友走近学生,这就很容易与学生心灵沟通。

我做班主任,总是和学生无话不谈,学生喜欢叫我姐姐,有时也直接亲热地叫我名字。

在寝室里,我可以和他们“抢”东西吃,在办公室,他们也可以分享我的零食……我们之间没有代沟,这让我们的沟通没有任何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