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
——弗里德曼
宏观经济学
三、自然失业率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只能在短期内存在而且是一种过渡现
象。它只是在预期的价格变动低于实际的价格变动时才会存在,一旦这 种不一致消失,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就不复存在了。在长期中,菲 利普斯曲线表现为在自然失业率水平的一条垂直线。
菲 利
8
普
7
M
1 f (w; rm, rb, re,
dp ; u)
Y
p dt
或 Y V (w; rm, rb, re, 1 dp ; u)
M
p dt
移项得
Y py V (w; rm, rb, re, 1 dp ;u) M p dt
宏观经济学
由此,弗里德曼提出了货币供给量是名义收入的 决定性因素的论断:
宏观经济学
一、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现代货币数量论
1.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思想渊源 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费雪方程
MV PT
P MV T
M——货币供应量或处于银行体系之外的流通中的货币数 量,即实际参加交换的货币总量;V——货币流通速度; P——平均物价水平;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
宏观经济学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而 不仅是传统的货币数量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 数所涉及的那些因素。货币需求取决于:
持久的实际收入大小 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大小 各种有形财富形式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影响货币需求的其它因素
宏观经济学
二、名义收入货币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
以Y代表名义总收入(Y=py),则实际货币需 求函数为:
其它西方经济学家对供给学派的理论及里根政 府的实践的评价是否定多于肯定
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条件
1.理性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假设 这一假设的政策含义
2.有足够伸缩性的价格和工资假设 这一假设的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
1917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
M k PY
M——人们为了实现交易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对货币的需求量, 与费雪方程中的M在量上是相等的;P——一般物价水平;Y—— 实际的国民收入或实际的商品和劳务总量,与费雪方程中的T相同; K——人们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是货币流通速度 的倒数(1/V)。
★相同点:
主要在政策主张方面,而不在理论方面,具体有三个方面 的表现
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供给学派
一、供给学派迅速兴起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供给学派 的基本理论观点
1.坚持萨伊定律,否定凯恩斯定律 2.供给的增加在于投入要素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而投入要素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取决于所有者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对要 素所有者的激励 3.持续地大幅度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是刺激供 给的基本手段
宏观经济学
4.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 增加政府的税收量
5.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反对政府过多干预
税 收
R2 R1
M B
A
t3 t1 t2 拉弗曲线
税率
宏观经济学
三、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和里根政府的实践
政策主张
1.持续地大幅度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 2.精简限制企业经济自由的规章制度 3.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斯
6
曲
5
P1
P2 D
PL
自然失业率
B
C
通货膨胀率%
线
4
的
3
长 期
2
A
形
1
状
0
0
1
2
3
4
5
失业宏率观经%济学
四、主要经济政策主张
1.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旨在稳定经济波动的 国家干预政策
2.主张实行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目标的“单一规则”的货 币政策
五、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异同
★不同点:
1.在货币需求函数上的区别 2.在资本主义经济是否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和是否需要政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的争论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货币主义
代表人物为弗里德曼,其他著名的货币主义者有 梅尔策、布伦纳、斯普林克尔、乔丹、奥尔森、 沃尔斯特等。
货币主义成员尽管在理论上并不是对一切问题都有一致 的看法,但是在以下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 (1)强调货币供给量是名义GNP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 (2)价格和工资具有相对大的伸缩性; (3)私营部门是最稳定的; (4)由上述理论出发反对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 策。
府实行干预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3.在总需求变动的原因方面的分歧 4.在总供给线的形状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方面的分歧 5.在政府的目标和手段上的不同
宏观经济学
6.在货币供给量变动如何影响国民收入方面的分歧 凯恩斯主义: M↑(或↓)→i↓(或↑) → I↑(或↓) → GNP↑(或↓) 货币主义: M ↑(或↓)V→ GNP↑(或↓)
(1)在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的情况下,M的变动是影响收入 (py)的决定性因素,因而货币最重要。
(2)在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产量,也可以使物价 上升。
(3)在长期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能影响价格二不能影响 实际产量和就业量。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量增长不快 于产量的增长,那就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宏观经济学
2.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是沿着剑桥方程,并在吸收和修正凯恩 斯灵活偏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提出的个人财富 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 f ( y, w; rm, rb, re, 1 dp ;u)
P
p dt
M——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持的货币数量;P——一般物价水平; y——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持久的实际货币量,即一个人在较长期中的年 平均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或来自财产中的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例;rm——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即货币名义利息率; rb——预期的定值债券名义收益率;re——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 1 dp——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即预期的实物资产名义收益率;u—— p dt 影响货币需求的其它变量。
里根政府的“经济复兴计划”
1.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 2.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3.精简和放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
宏观经济学
四、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比较及其他 西方经济学家对供给学派的评价
1.在宏观理论基础方面的异同 2.在国家干预经济问题上的异同
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根据和干预的内容方面的分歧 国家干预经济程度方面的分歧 在干预经济手段上的分歧 在运用税收政策原则和作用方面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