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
二、无线模拟平面调车系统
图3平面无线传输系统
1、系统概述
平面调车设备适用于铁路平面调车作业,所提供调车无线灯显设备为HY-406G平面无线调车系统,该系统构成了调车作业人员与机车司机及调车区长之间的联络通道,使语音及调车作业指令可以在此通道内准确传递。该系统即能传输语音信号(通话),也能传输调车作业指令(数据),是一个数话并传的同频单工分组网。
客运站在客运列车到达后,需转场到客技站进行客车整备、检修、编组甩挡、车辆调动等,采用“平面无线调车系统”,则信号传递迅速、准确,保证了安全,实现了甩开手灯、手旗,提高了编组能力,故在中国铁路大中型客运站广泛应用了“平面无线调车系统”。
“平面无线调车系统”也适于特殊要求的钢铁、油田和电厂等企业。由于企业内部铁路运输环境恶劣,弯道多,道口多,货物体积大,作业频繁,且多台机车交叉运行,调车安全不保证。无线调车系统解决了多年难题,提高了运输效率。
为了强化铁路编组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实现驼峰自动化。驼峰调车作业的自动化,主要包括: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车辆溜放进路的自动选排和自动控制;驼峰机车推送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摘解风管和提钩作业的自动化等。
上述几项内容中最主要的和最关键的是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控制,它是驼峰自动化的核心内容。车列在驼峰编组站进行解体作业时,为了保证安全和作业的要求,必须在一定地点设置调速工具,根据需要对车辆的溜行速度实行调节,使之符合运营要求。
4、编组站和编组场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集中办理大量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它列车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作业的车站。铁路编组站是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所,这套系统还应用于一些大型的煤矿、电厂、货场、钢厂、港口等地,用于其内部调车机运送煤、货物时作为通信及信号提供者。
编组站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可以归纳为:
6)峰顶作业室:驼峰作业人员休息的场所,里面安装有固定式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和调车区长通话;还有调车作业单的接收设备,能够将作业单打印出来,供调车作业人员使用。
7)驼峰信号楼:驼峰作业的监控、指挥、调度场所。安装有驼峰作业需要的各种软件,能实现轨道道岔与调车作业单的协调对应,能够按照调车作业单的钩序自动调节道岔,完全实现自动化驼峰作业。
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
(radiomarshallingofrailwayplanesystem)
一、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概况
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radiomarshallingofrailwayplanesystem)基于无线电台加装控制软、硬件实时传送铁路车辆平面交叉编组调车连挂作业所需各种色灯信令与语言提示、通信与信号一体化的车辆编组调度的信息与控制系统。
溜放部分——由峰顶至编组场头部各股道警冲标后100米(机械化驼峰)或50米(非机械化驼峰或简易驼峰)处的线路范围。这个长度叫做驼峰计算长度,计算长度的末端叫做驼峰的计算停车点。因为调车线的警冲标不在同一横向位置上,所以每一调车线各有一个计算停车点。该点只是计算的根据,在现场并无任何标志。
峰顶平台——推送部分与溜放部分的连接处设有的一段平坦地段。
三级三场:鹰潭、衡阳北、柳州南、兰州西
二级四场:三间房、太原北、大同西、宝鸡东、西安东、武昌南、淮南西、怀化南、武威南
下面结合图1武汉北编组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详细介绍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使用过程及调车场中的各部分功能。
图1武汉北编组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上图武汉北编组站为典型的编组站场,武汉北编组站投资近23亿元,占地面积7000多亩,采用双向三级七场站型布置,分别为上、下行的到达场、编组场和出发场,两个编组场间还设有一个交换场,仅编组场的调车线上、下行就各有48条。日处理货车量近期为1.17万节,远期1.57万节,最终达到2.2万节,高峰期可达3万节。
8)站调综合楼:平面调车的调车区长
5、调车机车概况
5.1DF-5B内燃机车调车机
5.2DF12
5.3S400型
5.4GKD3B型调车内燃机车
5.5DF7C
5.6DF4
6、调车作业单
调车作业单是由调车作业单编制中心通过电脑编制好后传送给驼峰作业组、平面调车作业组等人员,用于指导其调车工作的重要文件。
图2调车作业单传输系统
——解编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
——组织和取送本地区的车流,即小运转列车;
——设在编组站的机务段还需供应列车动力,以及整备、检修机车;
——设在编组站的车辆段及其下属单位(站修所、列检所)还要对车辆进行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等。
铁路编组站主要是由列车到达场、编组场、出发场和直通场等组成的。根据各车场配置数量和方式的不同,编组站可分为一级式、二级、三级式三种。一级式有一级二场、一级三场等;二级式有二级三场、二级四场等;三级式有三级三场、三级四场和三级六场等。各车场横列配置称横列式编组站,纵列配置称纵列式编组站,既有纵列又有横列配置称混合式编组站。上下行列车到发按一个方向设置的编组站,称为单向编组站,按两个方向设置时,称双向车的解编任务)、区域性编组站(担任一定区域内列车的解编任务)和地方性编组站(负担管内地方车流的解编作业)。
1)到达场:用于存放从正线驶入的列车,在此等待进行编组作业。
2)调车场:平面调车无线设备主要应用场所,用于将驼峰溜下的车皮进行重新的连接。
3)出发场:用于存放在调车场中编组完成的机车,在此等待驶出编组场进入正线。
4)交换场:用于上下行之间进行列车交换的场所。
5)驼峰:货车快速编解设备
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它是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驼峰的坡度所产生的位能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在进行驼峰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将车列推向驼峰,当最前面的车组(或车辆)接近峰顶时,提开车钩,这时就可以利用车辆自身的重力,顺坡自动溜放到编组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合于车列的解体作业。
⑴行进指令安全防护
行进指令(点绿灯)是调车机车的前进命令,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的指令。因此,当调车员发出该指令后,调车员手持台会间断地发出测机信号(每隔5秒发一次)。一旦调车员手持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指令发送不出去时,机车台可检测出故障,并发出“注意注意”的语音提示,调车作业指令显示红灯停车。
1、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发展
长期以来铁路平面调车信号采用手信号旗和灯显示方式,安全和效率难以保证,特别是雨、雾天时,长大列车作业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南京轮渡上采用了电子管无线电台进行调车指挥,70年代中国探索、试制了电子管和分立元件的无线调车系统,80年代初引进日本NEC电台,应用在丰台、南翔调车场,形成了“语音为主,通话与音响并行”的中国第一代无线调车系统。80年代中期,中国开发研制了南京西的“单频控制直流点灯的色灯显示和通话并用,以及双音频控制交流点灯”的第二代无线调车系统。90年代初又研制出“色灯信号、通话、音响、记忆”的第三代新型无线调车系统。1991年山现了“运用单片微处理机技术实现数字编码灯显和语音合成”的第四代无线平面调车系统。2002年后又研制出多信道共用平面无线调车系统,还可进行机车台传真调车信息,结束了20年来信道忙闲不均、利用率不高的专用信道式无线调车方式。
驼峰根据设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
驼峰的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在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车场之间的一部分线段,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等。
推送部分——是指经驼峰解体的车列其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车列全长所在的线路范围。设置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使车辆得到必要的位能,并使车钩压紧,便于摘钩。
2、技术方案描述
2.1系统组成
HY-406G平面无线调车系统适用于铁路平面调车作业,系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834—2002《铁路平面无线调车设备技术条件》。
平面调车系统用户为司机、调度区长、调车员、制动员。
整个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机车设备、固定设备、移动设备。
三大部分的组成如下:
本系统机车设备的另一核心是语音合成芯片,将调车作业的调车作业指令提示语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在芯片存储器内,供调车作业时使用。由于采用了单片微处理器及专用语音合成芯片来构成系统,使无线平面调车系统具有智能化特点,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和高可靠性。
2.3.2安全控制系统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本系统把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生信号升级(点绿灯)。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应用
1994年铁道部召开了平面无线调车互检工作会议,总结了应用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系统铺平了道路。编组站、区段站平面调车在2000年已全面应用该无线调车系统,且已基本甩掉手灯、手旗,保证了安全,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调车人员劳动强度。
中间站的调车作业中,由于中国铁路有近5000个中间站,安全问题很突出,故也广泛采用无线调车系统。1993年铁道部召开了“中间站无线数控调车设备技术”研讨会,为中间站调车应用该系统开辟了道路。
2.铁路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政策
铁道部运输局于1992年下达了“关于站场无线调车‘八五’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从政策上确立了以下事项:2000年全部甩掉手持灯旗;从无线调车制式上把“色灯信号”改为“灯显装置”,逐步推广应用,淘汰电话、音响制式;从技术上由“单音频”发展为“双音频”及“数字编码”;设备购置、维修一律从运营成本或“基建”、“更改”中列支。1996年,铁道部制定了《铁路调车作业标准》(GB/T7178),1997年制定铁道行业标准《铁路平面无线调车设备供货技术条件》(TB/T2834—1997),至今已有8个工厂、公司生产设备,型号不断翻新,功能更加完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路情,全面满足车务、机务需要。
机车设备:以机车台为核心,完成调车作业指令的识别、显示,外围设备有司机送话器、调车作业指令显示灯盒、外接扬声器,并可增加录音单元以记录调车作业中的通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