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大豆加工规程
1、将大豆进行分选,去除杂质和异物。
2、选用筛片孔径为¢3.0mm的粉碎机进行粉碎。
3、开启大豆膨化机,检查电路、汽路、水路是否正常,是否具备开机生产条件?检查膨化腔内的压力环配置是否安装正确,最前面出料端的锥头紧定螺栓是否拧紧。
膨化腔连接螺栓紧固情况是否合适,不能有松动现象。
将尾节出料膨化腔上的出料螺塞用激光切割专用扳手,扳动出料螺塞顺时针拧紧后,再往回旋转2.5—3圈。
(目的:是为了调整出料螺塞与锥头紧定螺栓之间的间距,便于出料。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大豆不太熟,可以把该间距范围调小,注意此间距不能太小。
如果调节此间距后,大豆的熟化度还达不到要求,就应该考虑调整压力环配置)拧紧螺塞紧定螺钉将螺塞固定。
建议出料螺芯的孔径采用¢10mm。
4、打开蒸汽阀门,预热前三节膨化腔,温度为80-100℃左右。
预热温度达到后,关闭进膨化腔的蒸汽阀门。
5、开始启动设备:先启动调质器电机,将旁通门放置为旁通状态,不让大豆
粉进入膨化腔内部。
启动喂料器电机,建议喂料频率开10Hz;旁通门溜槽有大豆粉流出时,打开蒸汽阀门开始向调质器中添加蒸汽调质。
(减压之后的蒸汽压力建议0.4MPa),等待调质后的大豆粉的温度上升。
调质温度达到90℃时准备进料到膨化腔内。
6、进料之前,先启动冷却油泵电机,启动膨化机主电机。
(等主电机电路星
三角转换正常后才能进料)。
将旁通门关闭让调质好的大豆粉进入膨化腔,等待出料。
7、当出料后,适当增加喂料量。
当调质器内的测温传感器显示温度下降后,
应适当增加蒸汽量。
正常生产过程中调质温度一般控制在85—95℃左右。
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观察主电机电流值的变化。
8、当电流表显示的电流值发生超主电机额定电流值的情况时,迅速关闭调质
器和喂料器电机按钮。
等主机电流回落到正常范围内后,开启调质器,适当调小喂料频率,开启喂料电机。
(或者迅速打开旁通门让大豆粉从旁通门溜槽流出,等电流回落后,关闭旁通门让大豆粉进入膨化腔内)
9、准备停机时,先关闭进入调质器的蒸汽阀门(防止蒸汽串仓影响料仓料),
关闭喂料器,把喂料电位器旋钮归为零位,便于下次开机操作。
关闭调质器,等主机电流值回落到空载电流值时,关闭主电机,关闭冷却油泵电机。
10、停机后,膨化机出料模口正前方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在设备侧面用扳手拆卸出料模螺栓。
(建议:先拆卸出料模下方的螺栓,防止拆卸上方的螺栓时,机体内部的蒸汽喷射到操作人员的面部。
先拆卸下方的螺栓,可以起到泄压的作用)。
11、拆卸完出料模后,点动主电机将膨化腔内的残留大豆粉挤压干净。
最后人
工清理一下出料模。
12、压力环配置顺序如下:(配置顺序按照:从进料方向到出料方向,压力环外径尺寸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放置)
180—195—203—207
180—195—205—207
180—195—205—209
180—195—207—209
以上配置选择,根据现场物料熟化程度,及尿酶要求而选择合适的压力环配置!
3.膨化大豆螺杆配置顺序如下:进料端开始前2节是单螺杆,这两节螺杆安装
要保证螺旋线连续,起输送物料的作用。
后3节是双螺杆。
具体尺寸数据参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