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
以 ITO 为主,企业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规模较小,外包基地开始向二线城市转移。应提高服务业的研发水
平,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提高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 ITO
[中图分类号] F06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3283( 2012) 12 - 0035 - 02
+
支出费用
发包企业国内压力( UNE) 美国各年度的失业率
-
( 一) 回归模型分析 建立回归 模 型,为 了 消 除 异 方 差,对 变 量 取 自 然 对 数,得到以下模型: LnRSO = α + β1 LnW + β2 LnRD + β3 LnGSS + β4 LnTEL + β5 LnOPEN + β6 LnUNEP 用 Eviews 软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检验结果显示,F 值很小,通过检验方程整体显著。但在 5% 的置信水平 下,只有 W、RD、GSS 通过 t 检验,UNEP 未通过检验,符 号也与预期不一样,因此,考虑剔除变量 UNEP。本文采 用的是 1995 年之后的数据,样本容量适中,不能确定是 否自相关。将每个自变量与应变量作线性回归,得到以 下相关关系( 见表 2) :
2012 年第 12 期 总第 222 期
【国际经贸】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研究
孙彩霞
(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离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和
新兴市场国家关注的重点。目前,中国服务外包总体规模占全球比重较低,发展速度较快,承接的服务外包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离 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 市场国家关注的热点。继全球制造业大转移之后,服务 产业也开始加快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 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产业,而服务业国际分 工所产生的服务外包日趋成为服务业产业转移的重心和 今后产业竞争的焦点。 服务外包是指依据服务协议,将非核心的 IT 业务、 基于 IT 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 责任委托授权给外部专业公司执行。通过服务外包,企 业可 以 利 用 外 部 最 优 秀 的 资 源,从 而 降 低 成 本,提 高 效 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 术外包 ( ITO) 、业 务 流 程 外 包 ( BPO) 和 知 识 流 程 外 包 ( KPO) 等形式。我国目前承接的服务外包以软件外包为 主,竞争优势尚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 一) 发展速度较快,总体规模偏小 中国的服务外 包 规 模 占 全 球 市 场 的 比 重 较 低 ,2010 年仅占全球的 1. 73% 。但发展速度快,中国服务外包产 业收入以 22% 左右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同时,中国 服务外包市场以每年 19% 以 上 的 速 度 增 长,远 远 高 于 7% 左右的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从 2003 年的 4. 7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5. 8 亿美元,年 均增长率达 40. 88% 。中国 BPO 外包虽然正处于发展的 初级阶段,但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从 2004 年 5. 44 亿美元 增长到 2008 年的 14 亿美元,以年均 31. 47% 的速度快速 增长。 ( 二) 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以 ITO 为主 2006 年中国承接的软件外包产业规模占服务外包
总体规模的比重约为 57% ,大于 BPO 的 43% 。而全球 BPO 所占 51% 比重大于 ITO 所占比重 49% 。从外包的 收入情况来看,中国 ITO 收入为 170. 3 亿美元,占外包总 额的 65% ,大于 BPO 的 35% 。而全球 BPO 所占比重为 57% ,大于 ITO 的 4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ITO 外包 在中国服务外包中比重更高。
表 1 各影响因素的数据说明
影响因素
数据说明
预期符号
服务开放程度( OPEN)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
+
基础设施规模( TEL)
邮电通信和金融业投资度( GSS) 全国普通高校每年毕业人数
+
工资成本( W)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基本工资 -
科研水平( RD)
每年中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
作者简介: 孙彩霞( 1989 - ) ,女,江苏省扬州人,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管理。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35
孙彩霞: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研究
开放程度( OPEN) 、基础设施规模( TEL) 、劳动力丰裕程 度( GSS) 、工资成本( W) 、科研水平( RD) 和发包企业的 国内压力( UNEP) 几个方面来研究。中国承接服务外包 的竞争力越大,其承接的实际外包额就越大,因此,以中 国实际承接外包额( RSO) 作为因变量( 详见表 1) 。
( 三) 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规模较小 据商务部统计,2010 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了 1406 家 服务外包企业,全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超过 4100 家。但在这些企业中,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很多企业承接的服务外包订单金额很小,与印度等其他 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 四) 外包基地开始向二线城市转移 上海、西安、深圳、成 都 和 大 连 等 沿 海 或 发 达 城 市 被 授予国内首 批“中 国 服 务 外 包 基 地 城 市 ”的 称 号。 近 年 来,为了进一步节省成本,很多一线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 转移到二线城市开拓业务。因为在二线城市企业经营成 本较低,工资较一线城市相比要低 40% 左右,现实中外 包企业正向华中、西部等地区转移。 ( 五) 服务外包承接地以日韩为主 日韩是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国家,由于地缘和 文 化 优 势,中 国 企 业 在 承 接 日 韩 服 务 外 包 上 具 有 优 势。 来自欧美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主要由印度和爱尔兰企业 承接,因其比中国更具语言优势。2005—2008 年,中国承 接日韩的年均服务外包额占外包总额的 55% 左右。2008 年我国 ITO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有 61. 7% 来自日本,其 次是美国占 20. 6% ,欧盟仅占 5. 5% ,三个地区软件业务 的发包量占我国 ITO 离岸外包总量的 87. 8% 。 三、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