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_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抽象艺术
【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

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演示自主探究实践
导入:
根据我的描述说出这个民间故事的名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人根据此民间故事谱写了一曲举世闻名的曲子名为《梁祝》,截取了两段,大家听一听,说出感受
音乐是通过无形的旋律节奏来表现情感,那美术能不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启今天的美术课程-----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完全诉诸于艺术语言(点线面色)本身的艺术形式。

二.为什么走向抽象(课本24)
学生看课本完成填空题
( )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抽象艺术的符号。

此后艺术的发展开始进入()阶段,19世纪中叶()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

三.特点
以上这些因素,不管怎样,他们造成的是抽象艺术的这样一个特点:分析性----即把艺术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笔触之美
2.材料与肌理
3.空间与透视
四过程
当然抽象艺术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画家不断探索,下面我们就走进画家,看看他们的探索之路。

联系生活,走进画家蒙德里安的《树》《红树《开花的果树》
联系生活,走进画家毕加索《公牛》
五.如何来欣赏
下面两幅画分别代表了抽象艺术的两种类型
学生合作对比分析《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
强调理智的结构分析,采用直线、几何化的造型和平涂的塑造方法,给人以冷静感觉的艺术类型称之为“冷抽象”
强调感情的直接宣泄,采用多变的造型和随意笔触的塑造方法,给人以热烈感觉的艺术类型称之为“热抽象”
六.实践
利用点、线、面、色,以“青春”为题,创作一幅抽象画。

要求:
1.语言元素上:点要有疏密有致,线要有粗细曲直之分,面要有大小区别,色要对比协调。

2.艺术美:形式与色彩不限,用不同工具和吹洒滴等技法做出笔触、肌理效果。

学情分析: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讲,司空见惯的是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对抽象艺术有些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谁都能画,乱画就行,不需要有绘画知识和基础,反正都是看不懂,所以对一些抽象画能卖到高价位觉得很不可思议,所以本节课要步步为营的方式把学生融入到抽象艺术的探究课堂,让他们重新给抽象艺术来定位。

通过不同环节的实施,顺利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堂紧紧围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调动各种器官,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打破了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模式。

音乐的穿插运用达到了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目的,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生同画的合作拉近了距离,问题的探究合作以及创作实践的合作,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与合作能力,大量名作的欣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评判力。

【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

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达到
学以致用的目的。

1.填空题
( )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抽象艺术的符号。

此后艺术的发展开始进入()阶段,19世纪中叶()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美术本质的思考。

2.连连看
3.《百老汇的爵士乐》与《即兴之31》两幅作品的表达方式有何异同?
4. 分辨下面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
教学反思:
以猜民间故事名字,听音乐谈感受形式导入课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知识点的学习采取了变抽象为通俗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生活。

通过连连看、听一听画一画、辩论赛等多种环节的穿插,让学生很好的融入到抽象艺术的殿堂,最后创作实践通过积极有效的诱导,学生作品中尽情的抒发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情绪和对人生的态度。

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前面知识点讲授上,时间安排有些紧张,语言组织有待于精简。

另外作品评价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美术鉴赏的鉴赏,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及全面素质,本课通过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原理,利用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结合,实现了学生对抽象艺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参与认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的动操作能力,遵循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