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文中阐述了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设计依据,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合理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如能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消防工程总投资,这在经济上有实际意义;二是有些场所按规定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火灾后只能报警,不能及时自动灭火。

等消防来到后,已经形成较大的火势,给后续灭火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并且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具有报警功能,所以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代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可行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误报,因为误报就有可能造成误喷,产生不必要的水渍损失;二是报警时间要短,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的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是要适应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二是充分发挥其灭火、控火作用,同时可相应开发其它消防功能,利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辅助进行防排烟,配合现有的防排烟系统工作,可取得更好的防排烟效果。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除烟效果(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如何能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值得研究。

因为发烟点往往就是着火点,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喷水的目标,用其进行防排烟应该说是可行的。

美国消防协会近期已开始了水喷淋与通风排烟相互影响的研究课题。

使其在防护建筑安全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火灾危险性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类型,做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设置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动控制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等方面对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分别进行阐述,并对标准与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提出粗浅见解。

关键词:建筑消防标准,消防系统设计方法与规范,报警系统摘要 (Ⅱ)第1章绪论1.1 概述 (1)第2章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及规范2.1 设计依据 (2)2.2 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 (2)2.3 消防设备布置 (2)2.3.1 火灾探测器的置 (2)2.3.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3)2.3.3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3)2.3.4 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 (3)2.3.5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3)第3章灾火自动报警系统的消防联动控制3.1 联动控制设备 (5)3.2 消防设备控制权 (5)3.3 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及返回信号 (6)第4章喷头布置4.1 喷头布置 (7)4.1.1 喷头布置原则与要求 (7)4.1.2 喷水半径与喷头布置 (7)4.1.3 不宜演绎集热板 (7)4.2 水力计算 (8)4.3 消防水箱与水泵接合器 (10)4.3.1 消防水箱 (10)4.3.2 水泵接合器 (12)第5章线路的敷设 (13)第6章全文总结 (14)参考文献 (17)后记 (21)第一章绪论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建筑消防设计是一项与现行消防法规联系紧密、政策性很强,技术性较复杂的电气设计工作。

在建筑物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在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功能及国内外消防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动向,进一步的完善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欠明确或不完全相同的细节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日趋复杂,不仅对建筑本身的造型、功能布置、结构坚固、抗震等要求日趋提高,而且对消防设计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自从自动灭火系统应用以来,无论是气体消防还是水消防对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近几年来,住宅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产品,住宅小区的规模也由最初的几万平方米发展为现在的几十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已不是单一的多层建筑而是由若干多层和高层建筑组合而成,同时还建有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汽车库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

住宅小区规划趋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层次住宅组合,不再仅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观和合理,而是追求空间上布局的流畅和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原来的建筑单体设计上增加了小区的整体设计概念。

如何使单体与整体更好地相结合,充分体现整个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经济性,是设计者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以下就住宅小区消防系统设计提出一些思路和问题报警阀集中还是分散设置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空间环境和系统来设置。

如果空间高度充裕,可集中设置,若空间高度不充裕宜分散设置。

湿式系统可分散或集中设置,其它干式、预作用、雨淋、水喷雾、细水雾等系统有体积要求和响应时间要求的,应分散布置。

对湿式系统,报警阀的集中或分散布置,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管道汇总和工程投资而确定。

对于干式、预作用、雨淋阀组宜分散设置,以便减少报警阀后的容积。

为此在设计中,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分散或两组并联布置等方式,以简化给水管网,节省投资,便于管理,并确保系统供水的安全可靠。

第2章建筑物消防设计标准及规范目前我国与建筑电气消防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以下简称"报警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民规")等。

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

三部规范对建筑中一、二类建筑的划分以及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从各自不同角度三部规范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国标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

2.1设计依据建筑物消防设计的依据是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消防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2.2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应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

如表一所示,“报警规范”将火灾报警系统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而“民规”把报警系统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区域系统、集中系统、区域——集中系统、控制中心系统。

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火灾报警设备和元件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