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基础 消化系统

解剖学基础 消化系统

槽骨上,血管丰富,呈淡红色。 牙周膜是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固定牙
左腹外侧区
耻区
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处,借口唇与外界相通, 借咽峡与咽相连。其前壁为上、下唇,两侧为 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
以上、下颌牙弓为界,口腔分为前方的口腔前 庭和后方的固有口腔。
(一)口唇和颊 口唇分上唇和下唇,中间为口裂,上、下唇结 合处为口角。上唇外面正中的纵行浅沟为人中 。 颊为口腔两侧壁,在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的颊 粘膜上有腮腺乳头,腮腺管开口于此。从鼻翼 两旁至口角两侧各有一浅沟,称为鼻唇沟,是 唇与颊的分界。
(二)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肝、胰、唾液腺等, 都开口于消化道。
二、消化管壁的结构
消化管壁(除口腔与咽外)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 (一)黏膜
黏膜位于消化管壁最内层,有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是消化管各 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消化管的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
(二)腭 腭呈穹隆状,腭是口腔的上壁,分隔鼻
腔和口腔。腭的前2/3以骨腭为基础,称 硬腭,后1/3由骨骼肌被覆黏膜构成,称 软腭,其后缘中部有一垂向下的乳头状突 起,称腭垂(悬雍垂)。腭垂的两侧各有 一对黏膜皱襞,前方的一对为腭舌弓,续 于舌根外侧,后方的一对为腭咽弓,向下 延至咽侧壁。两弓之间的三角形的凹陷区 称为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三)牙
牙是最坚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的 牙槽中,分别排成上牙弓和下牙弓。具 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1.形态和构造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牙根、牙颈。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和 牙髓。牙质为主体,呈淡黄色。牙釉 质覆盖于牙冠表面,市人体最坚硬的组 织。牙骨质包在牙根、牙颈周围。牙内 部的腔隙,称牙腔,容纳骨髓,牙髓由 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2.牙的种类及排列 人有两组牙,分乳牙和恒牙。 乳牙共20个,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恒牙共32个,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的萌出
生后六月始萌发 一岁左右已有八
三岁以前要出齐 六到八岁换恒牙
14岁左右,除第三磨牙外,其余恒牙均萌出。
第三磨牙,又称迟牙,一般在17~25岁才萌出,有的人萌出的
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和吸收功能为主。 2.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等。 3.黏膜肌层:由1-2层平滑肌构成,其收缩可促进腺体的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 行,有利于物质吸收和转运。 (二)黏膜下层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等。
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 襞,扩大了黏膜的面积。
时间更迟甚至终身不出。
ⅤⅣⅢⅡⅠ 乳牙:
右下颌
左上颌
乳 乳 乳 第第 中 侧 尖 一二 切 恒牙:
第第第第第尖侧中 三二一二一 切切 磨磨磨前前牙牙牙 牙牙牙磨磨
牙牙
12345678 左下颌
恒牙
3.牙周组织 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对牙起保护、支持和固
定作用。 牙龈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紧贴于牙颈周围及临近牙
(二)腹部分区 九分法:
两条横线: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和通过两侧 髂结节的连线
两条纵线:通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线。 分为: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腹外 侧区、耻区、左、右腹股沟区 四分法: 前正中线和通过脐的水平线 分为:左、右上腹和左、右下腹。
右腹外侧区
腹股沟 韧带中点
腹上区
第三章 消化系统
学习目标
1.具有应用消化系统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胃、小肠和肝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 3.熟悉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 4.熟悉咽、食管、大肠和胰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 5.了解消化管壁的结构;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腹膜形成的结构。
(三)肌层 口腔、食管上段和肛门处肌层为骨骼肌,
其余的为平滑肌。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 其间有肌间神经丛。消化管某些部位的环 形平滑肌层增厚形成括约肌。肌层的收缩 与舒张,使消化管产生运动,将其内容物 向下推送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 与吸收。 (四)外膜
咽、食管和直肠下部等处的外膜由薄层
结缔组织构成,称纤维膜;其余各部的外 膜由间皮和深面的结缔组织构成,称浆膜, 其表面光滑利于器官活动。
舌背根部的黏膜内,有许多淋巴组织构成的丘 状隆起,称舌扁桃体。
舌下面有舌系带,舌系带根部两侧的隆 起称舌下阜,舌下阜向后外侧延伸形成舌下 襞,深面有舌下腺,舌下腺开口于舌下襞的 表面。
2、舌肌:为骨骼肌 (1)舌内肌:构成舌的主体,收缩时改变
舌的外形。 (2)舌外肌: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舌前
伸;一侧收缩时,舌尖伸向对侧。
三、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线 2.胸骨线:沿胸骨最宽处外缘所作的垂线 3.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4.腋前线:通过腋前襞所作的垂线 5.腋后线:通过腋后襞所作的垂线 6.腋中线:通过腋前、后线之间中点所作的垂线 7.肩胛线: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8.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线
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 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三)舌 舌位于口腔底,分上、下两面,上面称舌背,
以“ V”形界沟分为舌前2/3的舌体和舌后1/3的 舌根。舌体的前端称舌尖。
舌的构造主要包括舌粘膜和舌肌。 1、舌粘膜:舌粘膜淡红,舌背的黏膜上有许多 小突起,称舌乳头。舌乳头有丝状乳头、菌状乳 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 主管味觉,称味蕾,丝状乳头接受触觉刺激,叶 状乳头在人类已经退化。
第一节
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构成,主要功 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粪便。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管 消化管始自口腔,终于肛门。包 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肛管)。 临床以十二指肠为界,将十二指 肠以上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 肠以下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