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确立

第七章 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确立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展传教活动同时, 也将特殊教育的实践直接引入了中国。
19世纪30年代澳门女塾向中国的残障人群 首启施行近代西方教育的大门。
1874年北京瞽叟通文馆和1887年登州启喑 学馆分别开创了中国正规盲,聋哑教育的 先河。中国特殊教育体系开始构建。
二、西方传教士对特殊教育的传播
二、北京瞽叟通文馆的创办
中国第一所盲校是1874年由威廉·穆瑞在北 京创办的瞽叟通文馆,这成为中国近代第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苏格兰的戈登库明被 穆瑞的精神感动,资助了学校,使其规模 得以扩大,从最初只有两名学生,到1914 年共有38名学生。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瞽叟通文馆遭 到重创,只好关闭。
盲生王湘元在该校毕业后获得多个学位。 八年抗战期间,投身战时特殊教育事业。
组员:徐昕明 郑洁 郝明 苗莉琪
他认为盲哑教师除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以 外,慈爱心,忍耐心的具备尤为重要。
3.看到聋哑教育之可能
张謇认为聋哑儿童可接受教育的基本前提 是其他感官、心智是正常的。
他认为不应该把盲哑儿童的眼或耳的残疾 泛化到其他感官,而是通过正确教育弥补 聋哑儿童的缺憾,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4.提供丰富教育内容
清朝末年,西方西方物质文明对中国文化 产生了巨大冲击。知识分子开始通过各种 途径了解西方,一些更是亲身去感受西方 物质和精神文明,他们所记录的西方特殊 教育为我国特殊教育确立奠定了基础。
如林针《西海纪游草》 张德彝《航海记述 欧美环游记》 李圭《环游地球新录》 黎 庶昌《西洋杂志》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 四国记》等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实践
聋人教育机构的建立
一、烟台启喑学馆的创建
1887年成立的烟台启喑学馆是中国近代第 一所聋哑学校。由来华外国传教士创办和 主持的特殊学校。他将西方手语传入中国 为中国聋哑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做出重 大贡献。
烟台启喑学馆的曲折建立 1887梅理士夫妇,有一子是聋哑人建立启喑成
他为盲哑儿童设置丰富的课程。狼山盲哑 学校设有哑部和盲部,学制4年,共同课程 为国语、常识、算术等普通文化知识。另 外,盲部学习盲文、音乐、凸字打字;哑 部学习说话、发音、手势、珠算。
重视道德培养,校训“节俭”。加强体格 锻炼,置办体育器材。
张謇特殊教育思想影响下,狼山盲哑学校 卓有成效。招生人数从开始仅招收4人,后 招生逐年增加,学生来源也很广。学生毕 业后自食其力,有从事盲哑教育,有到报 馆、书局担任打字印刷员等。
一、国人对西方特殊教育的引介
太平天国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特殊 教育作为治国纲领。“兴陂盲聋哑院。有 财者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兴办四民 院,安置鳏寡孤独者。兴办四疾院,专为 跛、盲、哑、聋者开设,根据其身体特点 对他们开设鼓乐书数杂技的课程,“不致 为废人”。然而并未实施。
二、西方传教士对特殊教育的传播
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专门教育和训练聋哑 儿童的学校,奠定初步基础。 1896年,因为刚开办入学者甚少,暂时关闭学 馆。 1895年,梅里士病去世,资金缺断。 1896年被迫关闭学馆。 1898年,汤普森向曾工作过的罗切斯特聋哑学 校求助,得到有限资助重新恢复烟台启喑学馆。 1900年,汤普森利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和银行贷 款扩建新校舍。
特殊教育的意义,肯定慈善具有教育失教 失养之民的功能,能弥补实业、教育不足, 为他创办特殊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张謇将盲哑等慈善教育视为改良社会系统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謇认为通过教育能使盲哑人获得自养的 能力,为其办学宗旨。
2.重视聋哑教师培养
为创办盲哑学校,张謇首先创办盲哑师范 教习所(1912年),为盲哑教育培养师资。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
张謇的特殊教育思想
一、张謇生平与教育活动
张謇[jiǎn]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
“实业救国”。经商并开办教育事业,是 近代中国私人兴学史第一人,对特殊教育 方面做出可贵探索和思考。
二、特殊教育实践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张謇在考察日本 京都岛津盲哑院时,就萌生了兴办盲哑学堂的 景愿。
第七章 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确立
1. 了解西方特殊教育观点在中国近代的传播情况 2. 了解中国近代盲人教育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情况 3. 了解中国近代聋人教育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情况 4. 理解张謇、傅兰雅父子的特殊教育实践和思想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实践
西方特殊教育的传入
一、国人对西方特殊教育的引介
1916年,傅步兰又创办傅兰雅聋哑学校, 担任校长。
1931年,出席国际盲人会议,宣传中国的 盲人教育事业。
1932年,在上海大夏大学开课讲授盲人教 育,对推动盲人教育发展意义不容忽视。
1949年9月退休,次年四月离开中国。
二、上海盲童学校的特殊教育实践
傅兰雅自述想办盲童教育主要是出于对中 国的感恩之心,亲眼目睹了下层盲人的不 幸遭遇。
1879年前后定型了中国第一套盲字——康熙盲 文,它的创立为盲人教育奠定了基础,中国真 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由此开始起步。
康熙盲文创立后,中国盲人教育就有了较大发 展。
三、近代盲人教育的初步发展
中国盲人教育在北京瞽叟通文馆成立13年后, 得到初步发展,1887年到1888年的两年时间 里,武汉三镇各建了一所盲校,其中著名的 当属李修善在汉口创立的训盲书院,因康熙 盲文不适合汉口方言,于是柯乐塞和李修善 在北京盲字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汉口方言的 “声母韵母法”,该法在中国盲人体系中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
过百种,为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 多的人,对特殊教育有独特贡献。 傅步兰(1877-?) 1911年,奉父命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盲童学 习,阿弗不罗克地方盲人学校和波士顿城 帕金斯盲校学习考察。 同年,与父一道筹办盲童学校。
1912年11月上海盲童学校正式开学,傅步 兰出任校长,对布莱尔盲文的引入、课程 设置做了精心安排。
盲童毕业,可到圣约翰中学随班就读,高 中毕业后成绩优异可升入圣约翰大学和其 他教会大学。大学,盲生除物理化学实验 课不能学习,其他课程与明眼学生一样, 同堂上课,用盲文记课堂笔记,用英语打 字机写考卷士学位,成 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获得大学学位的第一 个盲人。该生上学一切费用由上海盲童学 校负责。
1907年,开设女生部,招收聋哑女童入馆 学习,使得启喑学馆成为真正为全体聋哑 儿童服务的机构。
1912年,启喑学馆划归美国北长老会负责, 重此学馆有了稳定经费支持。
汤普森一方面邀请人们参观学校,还带领 学校师生到各地宣传,推广启喑教育。活 动收到了预期效果,既扩大了学校影响, 也引起了清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对聋童的关 注。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声望的传播学校的 规模不断扩大。
一、早期盲文教育的探索
澳门女塾,其开中国近代盲人教育乃至盲生 留学教育的先河,但还不能将该校看作是中 国特殊教育机构的诞生,对后世盲人教育的 影响也是有限的。
真正为中国盲人服务的机构,始于基督教传 教士塞勒在上海开办的盲人工作间,该机构 于1845年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公众捐赠 基金会性质的慈善机构。
特殊教育在清朝末年还处于我国当时教育 制度设计之外,直到辛亥革命后颁布《小 学校对》才有对特殊教育的简单规划,要 求盲哑校类似小学设立按照普通小学来处 理。这距国人最初对西方特殊教育已过去 60年。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实践
盲人教育机构的建立
一、早期盲人教育的探索
近代最早对中国盲人进行教育的是澳门女 塾。1834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夫妇来到澳 门,设澳门女塾,曾经在该塾就读的容闳 在《西学东渐记》中记载,女塾几年后因 故停办,古夫人携盲女三人赴美,用凸字 读书法,此时已自能颂习《圣经》及《天 路历程》二书,这是西方传教士在华进行 盲人教育的最早记录。
二、北京瞽叟通文馆的创办
义和团运动结束后,穆瑞回到北京继续办 理盲人教育,1920年学校改名为启明瞽目 院,几经演变于1954年8月24日由北京市人 民政府接管成为现在的北京市盲人学校
布莱尔盲文体系与康熙盲文
瞽叟通文馆在中国最早引介了布莱尔盲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国认读的改造,按《康熙 字典》的音韵,创立了中国盲文,即“瞽叟通 文”,也称“康熙盲文”,成为我国最早的汉 语点字盲文,创立了中国盲文体系。
盲哑学校师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生演 出剧目获得欢迎欣赏。在五卅运动中素食 节费,援助沪工,这是我国教育史记载盲 哑学校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最早记录。
第二节 中国的近代特殊教育思想
傅兰雅,傅步兰父子的特殊教育思想
一、傅氏父子二人的生平与活动
傅兰雅(1839-1928) 英国人。在华三十多年,经手翻译著作超
二、近代聋人教育机构的初步发展
在烟台启喑学校等早期聋人教育机构的影响和 宣传下,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所聋哑学校。 1911年秋,启喑学校接纳了一个聋哑学生的弟 弟,他是名听力正常的热心基督教徒,因为想 协助哥哥在杭州开办一所聋哑学校,所以,专 门来启喑学习。杭州这所聋哑学校在兄弟俩的 合作下开办起来。资金全部来自杭州本地的基 督教徒,完全没有依靠外国资金。1914年,在 烟台启喑学校,杭州聋哑学校等聋校就读的学 生达到60人。到20世纪20年代,各地建立的盲 人教育学校近20所。至此,中国聋人教育初步 建立。
1912年,上海盲童学校正式开办。 1915年,学校迁入忆定盘路。在15年中得
到稳定发展,学生逐年增加,保持在40-50 人之间。学校开设文化,音乐,工艺等科, 设有幼稚园和小学部,具有一定规模。
1932年,学校开设女生部,招收女盲童入 学。学校学制从幼稚园到初中,其中初小4 年,高小2年,初中3年,与一般学校学制 相同,学校分为学校部和工艺部,课程分 为文学科和音乐科。
三、近代盲人教育的初步发展
明心盲人学校是华南地区建立最早,成效 显著的盲人学校,1919年香港九龙的白灵 顿盲校与明心盲校合办,学校规模得到进 一步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