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总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
其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疑神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导入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最成功的导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的。
下面根据我几年来的中学生物教学体会,谈几点做法。
一、巧用诗词、俗语导入。
诗词、俗语具有形象、生动、易识的特点,也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例入讲遗传变异我先引用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再引入一句俗语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来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记忆。
二、设置问题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
作状态,从而减少对于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设一定的心智紧张度;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太阳方向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
三、通过演示导入。
演示导入在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授神经调
节膝跳反射的实验,这时,有的同学会问再怎么控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的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
四、引用资料导入。
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资料、生物趣闻、名家学者事迹等都是导课的
好材料,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阶段所要学习的两大遗传规律,即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样,学生不但明白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会相知道孟德尔当时是怎么进行遗传实验的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正课。
五、借用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六、承前启后引言,由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堂课。
当然,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讲故事、说笑话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实际,制定不同的导入策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