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只能自食其果、身受其害。
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
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
教学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史料导入】
“一天,罗斯福总统说他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为这次战争取个名称。
我立即说:‘ 不必要的战争。
'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避免的了。
”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然后教师设问:丘吉尔发出“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避免的了”的感叹是由于二战全面爆发前,英法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推行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绥靖政策。
【教学过程】
一、慕尼黑阴谋教师提问: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影响?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 页至35 页内容。
等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总结英法为何在战前推行绥靖政策这一问题,并详细讲解如下: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于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
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再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
行绥靖政策的因素, 但根本原因是英、 法两国要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等以上问题解决完后, 教师追问: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请你简要介绍一下 该事件。
教师可以投影慕尼黑会议的相关内容加以详细讲解:
慕尼黑会议
背景: 希特勒上台以后, 德国大肆扩军备战, 吞并奥地利,但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有 效抵制和制裁。
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希望以牺牲 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时间、地点: 1938年 9 月、德国的慕尼黑。
参与国:德、意、英、法。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教师过渡: 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那么绥靖政策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投影以下史
料,让学生加以概括。
史料一 丘吉尔批评张伯伦说: 在战争与屈辱面前,你选择屈辱! 可是屈辱之后, 你仍 得面对战争! 史料二 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 —— 可预计最后鳄 鱼也会把他给吃了。
”
史料三 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 惠勒 贝内特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 德国的征服政
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
”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整合答案: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侵略野心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最终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教师设问: 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那么哪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呢?投影史料:
史料一 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依靠美国的扶植, 经济 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 向日本输送石油等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严
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 阶级民主
制度。
史料二 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于 个捷克斯洛
伐克。
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等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完成后,教师规范答案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速; 经济危机引发国 内政治危机; 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 德国突袭波兰, 引发全面战争;等等。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 理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的相关史实, 让学生将下面 内容补充完
整。
(1) 全面爆发: ________ 年 9 月 1 日,德国军队对 ____________ 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再也
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 德国在欧洲的侵略: 1940 年四五月, 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很快占
领了包括 ___________ 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1940 年6月,法国投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沦亡后,德国于 1940年7月 10日对 发动“空中闪电战”,历史上称 为“不列颠之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4) ______________ 苏德战争: 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德军直逼苏联首
都 _________ 。
苏联军民在 ___________ 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法、美继续坚持资产 1939 年 3 月吞并了整 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
___________ (注:
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一二战进一步扩大: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美
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______________ ,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等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校对,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即可。
该环节完成后教师投影以下史料,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
史料一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一一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
一一丘吉尔
史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
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一一斯大林
史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一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一一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
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一一富兰克林罗斯福
史料四丘吉尔坦白地表示:一听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他快乐地流出感激的眼
泪。
他说,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就有了绝对的信心。
探究1二战前英、德等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二战全面爆发后丘吉尔和斯大林发表大意相同的演说(史料一、史料二),这是为什么?
英国和苏联利益受到法西斯的严重损害(即由原来绥靖政策变为坚决抵抗)。
探究2依据史料三、史料四,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使二战达到全球规模,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设置问题:通过本题学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与启示?
对法西斯势力不能姑息纵容;战争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板书设计】
—I德国突袭波
亘
【随堂演练】
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
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 .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
C.法西斯政策D •不结盟政策
2.二战期间,希特勒吹嘘德军“不可战胜”,使德军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的事件是( )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 •诺曼底登陆成功
3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事件是()
A •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D •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答案] 1.A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