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进行设计,然后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进行设计,然后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开式齿轮传动: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并考虑磨损的影响将模数适当增大。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需校核齿面胶合强度。
12.4 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 12.4.1 齿轮材料 对齿轮材料基本要求: 齿面有足够的硬度; 轮芯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 价格低。
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45号钢 最常用,经济、货源充足
中碳合金钢 35SiMn、40Cr等
金属材料 低碳合金钢 20Cr、20CrMnTi等
铸钢
ZG310-570、ZG340-640等
铸铁 HT350、QT600-3等
非金属材料
尼龙、夹木胶布等
选材原则
1)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 2)考虑齿轮尺寸大小、毛坯成型热 处 理和制造方法; 3)考虑经济性; 4)考虑配对齿轮等强度。
12.4.2 齿轮热处理
调 质 软齿面≤350HBS 。 (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
正火
改善机械性能,增大强度和韧性
表面淬火 48~54HRC (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
渗碳淬火 58~63HRC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 硬齿面。
表面氮化
接触强度高、耐磨性好、可抗冲击
配对齿轮均采用软齿面时:
小齿轮受载次数多,故材料应选好些,热处理 硬度稍高于大齿轮(约30~50HB)
12.3.1轮齿折断
疲劳折断 过载折断
起始于轮齿受拉应力一侧
措施:增大齿根圆角半径、增大轴及轴承的刚度、 使轮芯具有足够的韧性、提高齿面硬度、减小齿 面粗糙度、增大模数、对齿根进行喷丸或碾压等 强化处理等。
总结
齿根弯曲疲劳折断(轮齿折断)轮齿在变应力 作用下,齿根受载大;又由于在齿根圆角处产 生应力集中,轮齿长期工作后,当危险截面的 弯曲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时,齿根出 现疲劳裂纹,裂纹扩展后产生齿根断裂。由于 轮齿材料对拉应力敏感,故疲劳裂纹往往从齿 根受拉侧开始产生。
12.3.2 齿面接触疲劳磨损(点蚀) 点蚀常发生于闭式软齿面(HB≤350)传动中 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
点蚀的形成与润滑油的存在密切相关 收敛性点蚀,扩展性点蚀。
总结:轮齿工作时齿面受脉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 力,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当最大接触应力 超过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时,齿面就出现疲劳裂 纹,并由于有润滑油进入裂纹,将产生很高的油 压,促使裂纹扩展,最终形成点蚀。
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措施: 选用合适的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保持润滑油清洁和定期换油; 采用合适的润滑和密封装置; 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和合适的极压添加剂; 提高精度; 减小齿面粗糙度。
12.3.5 齿面塑性变形
软齿面(如正火齿轮)低速重载、频繁起动和 过载传动齿轮。
措施: 提高齿面材料的硬度,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按齿面硬度分
软齿面(≤350HB),硬齿面(>350HB)
12.1.3 基本要求 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
12.2 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
12.2.1 主要参数
基本齿廓 模数 中心距 传动比、齿数比 齿数比为齿轮传动中的大齿轮齿 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 变位系数
12.2.2 精度等级的选择 12个精度等级 1~2级为待发展的精度等级, 3~5级为高精度等级, 6~8级为中等精度等级,9~12级为低精度等级。 三个公差组
第一公差组 考虑运动准确性
第二公差组 考虑传动平稳性
第三公差组 考虑载荷分布均匀性
12.3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按装置形式 开式、半开式、闭式; 按使用情况 低速、高速、轻载、重载; 按齿轮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的不同 轮齿
有较脆、较韧 齿面有较硬、较软。
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 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胶合
闭式传动的高速重载齿轮产生热胶合;低速重载 齿轮产生冷胶合。 齿面塑性流动
软齿面(如正火齿轮)低速重载、频繁起动和 过载传动齿轮。
12.3.6 计算准则
主要针对疲劳折断和齿面点蚀这两种失效形式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轮抵抗轮齿疲劳折断 的 齿能面力接触疲劳强度—齿轮抵抗齿面疲劳点蚀 的能力
齿轮传动在不同工况下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点蚀
闭式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特别是在软齿面 (硬度<350HB)上更容易产生,在一般的硬齿 面(如表面淬火,特别是热处理硬度不均匀时) 上也容易产生。
轮齿折断
(1)闭式传动中的极硬齿面(硬度HRC>58,如 渗碳淬火、氮化等); (2)短期过载或受严重冲击齿轮。 齿面磨粒磨损
大综合曲率半径; (3)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12.3.3 齿面胶合
主要发生在高速重载、低速重载齿轮传动中。
措施: 在润滑油中加入极压添加剂; 采用修缘齿轮; 采用较小的模数; 采用适当增大啮合角的变位传动; 改善其偏载情况; 降低齿面粗糙度; 采用粘度大的润滑油等措施。
12.3.4 齿面磨粒磨损
12.6 圆柱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 12.6.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条件:标准齿轮并忽略齿面间的摩擦力
圆周力— Ft 2T1 / d1 径向力小—齿轮转F矩r Ft tg小齿轮分 法向力—N.m Fn Ft / co度s 圆直径
分度圆
注意:下标“1”表压示力主角动轮
原因 1) 节线附近常为单齿对啮合区,轮齿受力
与接触应力最大; 2) 节线处齿廓相对滑动速度低,润滑不良,
不宜形成油膜,摩擦力较大; 3) 润滑油挤入裂纹,使裂纹扩张。
现象 金属微粒剥落,产生的麻点状剥蚀损伤现象。
措施 (1)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2)在许可范围内采用大的变位系数和,增
12.1.2 分类
按轴的布置方式分 平行轴齿轮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交错轴齿 轮传动; 按齿线相对于齿轮母线方向分 直齿,斜齿,人字齿,曲线齿; 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分 开式:齿轮外露,不能防尘、周期润滑、精度低 半开式:齿轮浸入油池、外装护罩、防尘性差 闭式:封闭在箱体内,安装精度高、润滑条件好
按齿廓曲线分 渐开线齿,摆线齿,圆弧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