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州市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_赵文
常州市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_赵文
按照入湖河流整治规划,常州市 武进区主要采取如下对策:
(1)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一马 当先。全面实施了入湖河流规划区污 水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网建设,收集集 镇区域居民的生活污水;目前,全区 共有污水管网 900 多 km,共建成了
图 3 太滆运河 2001 年~2010 年主要指标变化趋势图
图 4 漕桥河 2001 年~2010 年主要指标变化趋势图
41 座污水提升泵站,16 座污水处理 厂,污水收集处理率达 85%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多措 并举。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 划,因地制宜采用 A /O 法生化处 理—人工湿地模式、无动力净化装 置—人工湿地模式、塔式蚯蚓生物过 滤等多种工艺,共建设了 150 处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生活污水 近 2 万 t。
2011 年第 6 期 江苏水利
环 境
水 常州市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利
赵文
1 入湖河道概况 常州市主要的入太湖河道为武
进港、雅浦港、漕桥河、太滆运河。漕 桥河西通滆湖,东南与太湖相连;太 滆运河西起滆湖,东南入太湖,是沟 通太湖和滆湖、调节滆湖水位的骨干 河道之一;武进港位于运河以南滆湖 以东,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北起运 河、南至太湖,是常武地区入太湖的 主要骨干河道,起着引排、通航的作 用;雅浦港是武进港向太湖泄洪的一 条支流河道,上游在雪堰镇区与武进 港相连,下游接雅浦港水利枢纽后入 太湖,在距离入太湖口 2.5 km 处建 有雅浦港枢纽,雅浦港枢纽运行原则 是:只有当洪水期太湖水位高于内河 水位时,才关闸防止太湖水倒灌,通 常情况开闸行水通航。入湖河道位置 情况见图 1。 2 入湖河道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 析 2.1 入湖河道水质现状
道 2001 年~2010 年水质类别变化不 降,2006 年略有上升,2007 年~2009
(2)太滆运河
大,年均值水质类别均在Ⅴ~劣Ⅴ类 年稳步下降,到 2010 年,氨氮浓度下
氨氮指标浓度总体呈降低趋势,
水。武进港 2001 年~2008 年水质类 降至 1.43 mg /L,已达到功能区目标 2001 年~2003 年浓度持续下降,2003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 区划》,武进港、雅浦港、漕桥河、太滆 运河 4 条入湖河道的入湖河段水功 能区划分别为:武进港江苏缓冲区、 雅浦港武进工业、农业用水区、漕桥 河江苏缓冲区、太滆运河江苏缓冲 区;漕桥河 2010 年目标水质为Ⅲ类, 其余 3 条河道 2010 年目标水质均为 Ⅳ类(见表 1)。
均为劣Ⅴ类水,2010 年水质有所好 水质量标准,满足水质目标Ⅳ类水标 质类别为Ⅴ类水外,其他年份均满足
转,水质类别为Ⅴ类水;漕桥河在 准,2007 年~2010 年浓度明显比前几 水质目标Ⅳ类水标准,2000 年~2002
2002 年、2009 年和 2010 年水质略有
好转,水质类别为Ⅴ类水;雅浦港
(3)推进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工程。 在加快印染、化工、冶金等重污染企 业关停整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循环 经济和清洁生产,实施重点企业提标 改造,重点开展了电镀、酸洗行业综 合整治、化工废气、固废等专项整治。
(下转第 42 页)
2011 年第 6 期 江苏水利
3.4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式和手段 问题
经 目前开展生态修复的河道所选
2.2 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近 10 年的监测结果显示,4 条入
湖河道水质类别总体无明显变化趋 势,年均值水质类别均在Ⅴ~劣Ⅴ类 水(见表 3)。
由表 3 可见,常州市 4 条入湖河
图 1 入湖河道位置图
表1
常州市入湖河道水功能区明细表
序号
功能区名称
河流 监测断面 水质目标(2010 年)
1
武进港江苏缓冲区
2005 年~2008 年水质类别为劣Ⅴ类
水,2009 年~2010 年为Ⅴ类水。
4 条入湖河道 2001 年~2010 年
主要指标变化趋势如下:
(1)武进港
氨氮指标的浓度值 10 年间有明 显下降,在 2001 年~2005 年逐步下
图 2 武进港 2001 年~2010 年主要指标变化趋势
39
2011 年第 6 期 江苏水利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劣Ⅴ 劣Ⅴ
Ⅴ 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Ⅴ
劣Ⅴ 劣Ⅴ Ⅴ Ⅴ
劣Ⅴ 劣Ⅴ Ⅴ Ⅴ
劣Ⅴ类水,但浓度值整体呈下降趋 势,2001 年~2004 年逐年下降,2005 年~2006 年浓度有所回升,2007 年~ 2010 年浓度明显下降,至 2010 年降
至最低(见图 2)。
Ⅲ
1.45
Ⅳ
0.315
Ⅴ
5.0
Ⅲ
1.60
Ⅴ
0.310
Ⅴ
雅浦桥 雅浦港 Ⅲ
5.54
Ⅲ
4.7
Ⅲ
0.28
Ⅱ
0.123
Ⅲ
表3
2001 年~2010在 2001
年份
武进港
水质类别
太滆运河
漕桥河
雅浦港
年 ~2004 年 呈 下 降 趋 势 ,2005 年 ~ 2010 年溶解氧指标明显好转,呈稳步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劣Ⅴ
—— — —— — —— — —— — 劣Ⅴ 劣Ⅴ
上升趋势,达到了功能区目标水质Ⅳ 类水标 准 ; 总 磷 指 标 从 2001 年 的 0.371 mg /L 逐渐下降,2005 年降至 最低,浓度为 0.220 mg / L,2007 年~ 2010 年浓度总体呈降低趋势;化学需 氧量总体浓度较高,水质类别在Ⅴ~
利 度较大,水质类别在Ⅳ~劣Ⅴ类水波
动,2003 年~2005 年溶解氧浓度呈下 降趋势,2006 年~2010 年溶解氧浓度 稳步上升,2010 年水质类别为Ⅳ类 水,满足水质目标Ⅳ类水标准;总磷 指标 2001 年~2003 年浓度呈直线下 降趋势,2003 年~2006 年浓度逐年上 升,2006 年总磷浓度达到最高值,年 平均值为 0.485 mg / L,2007 年~2010 年浓度逐年下降;化学需氧量浓度总 体呈下降趋势,2001 年~2005 年不稳 定,波动较大,2005 年~2010 年浓度 稳步下降,水体呈好转趋势(见图 3)。
年、2003 年~2006 年高锰酸盐指数浓
环 度 逐 年 上 升 ,2002 年 浓 度 最 高 ,为 11.4 mg /L,2006 年~2010 年浓度明显
境 下降,至 2010 年降至 5.6 mg /L,浓度 水 比 2002 年降低了 50.9%;溶解氧指
标 2001 年~2005 年水质浓度变化幅
(3)漕桥河 2001 年~2006 年氨氮指标浓度 呈上升趋势,2006 年浓度最高,年均 值为 5.11 mg /L,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 水,2006 年~2010 年浓度稳步下降,水 质呈好转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浓度 2001 年~2006 年变化不大,浓度范 围在 8.6 mg / L~9.6 mg /L 之间,类别 均为Ⅳ类,但 2006 年~2010 年浓度逐 年下降;溶解氧指标 2001 年~2007 年 浓度逐年下降,2007 年~2010 年浓度 有所上升;总磷指标 2000 年~2005 年 浓度范围在 0.216 mg /L~0.283 mg /L 之间,2006 年达到最高值,浓度为 0.411 mg /L,2006 年之后水质略有好 转,2007 年~2010 年浓度呈直线下降 趋势;化学需氧量指标浓度 2001 年~ 2010 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05 年和 2008 年略有上升,2010 年浓度最低, 年均值浓度为 36.9 mg /L(见图 4)。 (4)雅浦港 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指标呈明
龚巷桥 武进港 劣Ⅴ
6.79
Ⅱ
6.3
Ⅳ
3.31
劣Ⅴ
0.270
Ⅳ
2010 黄埝桥 太滆运河 劣Ⅴ
6.83
Ⅱ
7.7
Ⅳ
3.57
劣Ⅴ
0.523
劣Ⅴ 水
一季度 漕桥 漕桥河 劣Ⅴ
6.53
Ⅱ
8.0
Ⅳ
3.11
劣Ⅴ
0.449
劣Ⅴ 利
雅浦桥 雅浦港 劣Ⅴ
6.78
Ⅱ
6.5
Ⅳ
2.93
劣Ⅴ
0.226
Ⅳ
龚巷桥 武进港 Ⅴ
4.37
图 5 雅浦港 2001 年~2010 年主要指标变化趋势图
3 入湖河道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3.1 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加快淘汰 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不断加大污 染企业关停淘汰力度,推行热电企业 脱硫设施建设和集中供热,实施污水 处理工程及配套泵站与管网建设和 污水处理排放提标改造,推行强制 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减排执法监督 等强措施,深入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 排和管理减排。全面完成了印染、化工、 钢铁、电镀等重点行业的 74 家企业的 提标改造。全区共关停和取缔 845 个 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和项目,其 中关停小化工 400 家,对 945 家重点 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升级改造。 3.2 入湖河道整治实施对策
显下降趋势,氨氮由 2005 年的 6.38 mg / L 下降至 2010 年的 0.88 mg /L, 水质类别由劣Ⅴ类水上升为Ⅲ类水, 浓度下降了 86.2%,高锰酸盐指数由 2005 年的 10.7 mg /L 下降至 2010 年 的 5.9 mg /L,水质类别由Ⅴ类水上升 为Ⅲ类水,达到水质目标Ⅳ类水标 准;溶解氧指标 2005 年浓度最低,水 质类别为劣Ⅴ类水,2006 年~2010 年 浓度呈上升趋势,水质类别由劣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