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小讲课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小讲课

支气管炎的护理
主讲人:XJ
【疾病简述】
支气管炎又称急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气管常同受累,以发热、咳嗽、肺部可变的干湿罗音为主要表现,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亦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病原为各种病毒、细菌或混合感染。

本病婴幼儿多见,且症状较重。

免疫功能低下、特应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患儿常易反复发生支气管炎。

【护理评估】
1、建康史
评估患儿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湿疹或其他过敏史;是否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史。

评估居住环境卫生情况、有无空气污染等。

2、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咳嗽为主要表现,开始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有痰声。

痰为白色粘液,合并有细菌感染后为黄痰。

婴幼儿全身症状明显,表现精神不振、发热、呕吐、腹泻等;年长儿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儿有头痛、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7-10天,少数患儿咳嗽可迁延2-3周。

体检见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易变的散在的干、湿罗音,改变体位或咳嗽后啰音减少或消失。

频繁咳嗽可引起腹部牵拉性
疼痛。

一般无气促和发绀。

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支气管炎。

除临床表现外,期特点为:1、多见于三岁以下,常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体胖儿。

2、有类似哮喘表现,起病急,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

咳嗽频繁、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夜间、清晨较重或在哭闹后、活动后加重。

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两肺闻少量粗糙湿罗音。

3、有反复发作倾向,大多与感染有关。

一般随年龄增长到学龄前期发作渐少直至痊愈,仅少数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正常或偏高,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2)胸部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或有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宽。

4、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因咳嗽、咳痰而感到烦躁不安,家长因患儿反复咳嗽伴发热二担心发展位肺炎,因哮喘性支气管炎少数能发展呈支气管哮喘,而忧虑、紧张。

少数患儿可频繁患支气管炎,使小儿消瘦体弱,给家长带来心理负担。

5、治疗要点
主要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经常变动体位,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湿度,多饮水,以利于痰液咳出。

(2)控制感染:病毒感染一般不采用抗生素;疑为细菌感染可适当
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如为支原体感染,则选用大环类脂类抗生素。

(3)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止喘、抗过敏等,一般不用镇咳药或镇静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痰液咳出。

【常见护理诊断及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气道分泌物堆积、小儿不会咳痰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频繁的咳嗽、胸痛有关
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疾病有关知识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患儿应保持安静、注意休息,取舒适体位,卧床时使头胸部稍抬高,经常更换体位,拍背并鼓励有效咳嗽,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若痰液粘稠,应适当提高病室内湿度,维持在55%-65%,以湿化空气或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排出。

(3)鼓励患儿多喝水,必要时静脉补充,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4)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维持正常体温,保持口腔清洁
(1)体温不高,不需要特殊处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38.5℃
时,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防止发生惊厥。

(2)保持口腔清洁,以增加舒适感,增强食欲。

婴幼儿可在就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

3、药物治疗的护理
(1)对症治疗给予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止咳化痰药后,不要立即喝水。

一般不用强镇咳药,以免抑制自然排痰。

若喘憋严重,可雾化全乐宁等β2受体激动药或氨茶碱口服,喘息严重者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5天。

(2)本病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

若痰黄而多,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则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大环内脂类或复方新诺明等,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
热咳嗽和实热喘。

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

可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

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苏散加减,不宜食用寒凉的食物。

处方举例: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复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

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饮加减,不宜食用容易上火的食物。

(3)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顺喘憋。

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可随症选加其它药物1~2味:①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15g。

②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

③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

④喘重时选加郁金6g,银杏9g或生赭石15g。

⑤痰多时加葶苈子9g,蒌仁9g。

【健康教育】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

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

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应遵医嘱给患儿按时间用药并做好家庭护理:
一、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爱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

二、多喂水:小儿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

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

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三、营养充分: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

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四、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

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五、退热;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六、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

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