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一、中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国相似,中国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明显高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这也是造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从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为1780亿美元,2015年,该值达到了5930亿美元。
而2009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额为7。
亿美元,2008年开始扩大逆差的幅度,逆差规模从2011年的110亿美元扩大到了2018年的1820亿美元,增加了17倍。
同国类似,中国货物贸易在出口拉动下顺差规模逐渐扩大,而服务贸易在进口抑制下逆差形态进一步加剧。
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统计》,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8.1%和4.6%,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五位。
这种进出口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主要是以货物贸易增长为拉动因素。
步入21世纪后,国服务贸易也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以表3-1中数据为例,从2009年至2018年国货物贸易总规模从6349亿美元增长到了9633亿美元,增加了1.5倍;而服务贸易总规模从1276亿美元增长到了2115亿美元,在考察期间增加了1.6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呈现出了逐渐增大的趋势。
从进出口差额看,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从2009年的161亿美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903亿美元,而服务贸易在2009年出现132亿美元逆差,至2018年逆差规模达到了157亿美元。
而且在考察期间国货物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的出口态势,而国服务贸易的表现并不理想,在2009年到2018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货物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收支呈现顺差;与此相对照的是,服务贸易的贸易规模逐渐扩大,收支却呈现逆差。
因此,国在致力于保持货物贸易上升势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服务贸易逆差的缩小及扭转。
(三)中服务贸易现状对比1.相同点通过中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两国的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相同之处。
首先,中两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均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但两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收支状态却均呈现相反趋势。
两国的货物贸易均持续呈现出顺差趋势,但两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规模迅速扩大,收支却呈现为逆差状态,且逆差幅度也呈增长趋势。
首先,从货物贸易情况来看,2009年国的货物贸易收支为161亿美元顺差,同期中国的货物贸易收支为178州乙美元顺差;到2018年,国的货物贸易收支为903亿美元顺差,同期中国的货物收支为5930亿美元顺差。
从服务贸易的情况来看,2009年国的服务贸易收支为132亿美元的逆差,同期中国的服务贸易收支为70亿美元的逆差;2018年国的服务贸易收支为157亿美元的逆差,中国的服务贸易收支为182亿美元的逆差。
其次,在服务业各具体部门之间,中两国发展状况虽不尽相同,但结构性失衡问题均有所突显。
服务贸易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来看,中两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占比较大的部门均为运输、旅游及其他服务部门。
从收支情况来看,两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占比不同,但均呈现顺差状态。
与此相对照的是,两国的旅游行业都作为占比最大的部门之一,且均呈现出明显的逆差。
2.不同点中两国的服务贸易在规模、收支情况及各部门的比重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
首先,在规模上,国服务业进出口总量落后于中国。
根据WTO数据库2017年的数据,中国服务贸易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二,而国仅排在第13位;出口规模上,中国在世界排名第五,国则要落后11个名次。
在进口规模上,中国同样超出国11个位次而位列世界第二。
其次,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不同。
具体来看,国运输服务、建筑服务贸易顺差规模较大,而中国顺差规模较大的部门是建筑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通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
中两国主要的贸易逆差部门都包括有旅游服务、专利与许可服务,不同在于国还包括其他商业服务部门,而中国则包括有运输服务部门。
再次,从两国服务贸易部门的比重来看,中两国的建筑服务贸易均呈现出规模较大的顺差,但在国的服务贸易部门占比较大,而此部门在中国的服务贸易部门中占比较小。
以2018年为例,国的建筑部门占比为13.8%,而中国的建筑部门占比仅为5.8%。
通过上述分析,中两国都应对于服务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严重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并对改善方案加以探索,以求将贸易过程中的逆差缩小乃至扭转为顺差。
二、中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服务贸易也逐渐实现全球化与自由化。
但是由于各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存在很大差别。
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的指标,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即: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额。
本文计算了中服务贸易总体和各个部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进行比较,具体如下表:表2-1 2009-2018年中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两国服务贸易总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都比较小,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但两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呈逐步稳定增长的趋势。
到2018年中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33%和2.50%。
从中国服务贸易各行业来看,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部门是建筑,且增长速度很快。
2009年中国建筑服务出口占世界建筑出口的比重为3.26%,高于其他任何服务部门;2017年该比例己提高到13.98%,增长了4倍多,虽然2018年略有下降,但占比仍有10.84%,可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其他商业服务紧随建筑服务,是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二大的部门,中国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世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的比重2009年为3.83%, 2018年为5.19%, 10年间平均占比4.76%。
两大传统的服务贸易部门运输和旅游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大,其中20013年以前运输服务出口占世界的比重较低,不足4%,并小于旅游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运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并基本与旅游持平,在服务贸易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另外,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服务和保险服务的比重超过了1%,其中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和保险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较快,分别从2009年的1. 47%和0, 63%上升到2018年的5. 50%和3.32%,发展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的服务部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很低,都不足1%,竞争力很弱。
从国服务贸易各行业来看,建筑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地位很高,2003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5.15%,2018年己高达19.38%,接近20%,说明国建筑服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的是运输服务,平均约为4.4%。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虽然是国重要的服务出口部门,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却不高,20013年以前其占有率都不足1%, 2018年也才1.12%,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总体来看,除了政府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有下降趋势,各个服务部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在逐步稳定的上升,贸易状况有所好转。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指一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指数能表明各类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行业的竞争优势状况。
TC指数的取值围为[-1, 1],其值接近于0则表明竞争优势越接近平均水平,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表2-2 2009-2018年中服务贸易TC指数从服务贸易总体看,中两国的服务贸易都不具有竞争优势,TC指数一直都小于0,2009-2013年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一直呈上升态势,从-0.07上升至-0.03,表明劣势逐步缩小,但从2014年开始,TC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18年达到最低值-0.19,表明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但贸易竞争力优势却没有得到改善,近几年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仍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地位。
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在2014年以前只是略高于或低于中国,但自此以后就一直高于中国,TC指数在2011年己上升至-0.02,并在2018年首次转为正数,为0.O1,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改善。
具体来看,中国的通讯、建筑、计算机与信息、其他商业服务的TC指数长期保持正值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建筑和计算机的优势上升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业一直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从2015年开始TC指数却从正数转为负数,表明其竞争力的下降。
其他行业的TC值都是负数,不具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保险和专利和许可服务的劣势很大,TC值平均达-0.83和-0.92,金融服务的竞争力有所改善,2017年的TC升至正数。
国的运输、建筑、金融和政府服务的TC指数为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余行业则处于竞争弱势地位。
其中国的建筑和金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TC值平均达0. 81和0. 68,建筑服务优势明显且一直处于很稳定的状态,但金融服务的比较优势却有逐年减小的趋势。
其计算机和信息、专利和许可服务的比较劣势改善较为明显,TC指数从2008年的-0.73、-0.56上升至2011年的-0.14、-0.26。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的是一国或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指的是一国某种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该产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的比重。
若RCA指数小于0.8,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RCA在0.8与1.25之间,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一般;RCA在1.25与2.5之间,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大于2.5,则表明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表2-3 2009-2018年中服务贸易RCA指数总体上看,国的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大于中国,近十年来两国的RCA 指数一直比较稳定,国的平均水平为0.77,而中国只有0.47,表明国的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优于中国。
除2014年国的RCA指数大于0.8外,其他年份两国都小于0.8,表明两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服务贸易各部门来看,近年来,中国的旅游、建筑和其他商业服务的RCA 指数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31,2.05和1.37,处于1.25和2.5之间,说明这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其中旅游服务的显性比较优势呈下降的趋势;建筑则是上升态势,从2009年的1.47升至2018年的3.37,其他商业服务则比较稳定。
运输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RCA指数近年来都大于0.8,表明两者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一般,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竞争力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