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论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论


lg
K
0 a
K

0 a
为反应的平衡常数。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活度和活度系数
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平均活度以及平 均质量摩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m
lg 0.512zi2 I
I 1
2
i
mi zi2
当浓度小于10-4mol·L-1时,活度系数接近于1:
对Ag电极来说,Ag+溶液中的化学势比金属中高, Ag+ 容易沉积到金属上,形成的平衡电极电位符号与Zn电极相 反,即电极表面带正电,溶液带负电。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原电池-化学能生成电能的体系
锌电极: Zn → Zn2+ + 2e 氧化反应 阳极 负极 铜电极: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阴极 正极 电池反应: Zn + Cu2+ → Zn2+ + Cu
电化学分析概论
基本要求:
1. 掌握表示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的能斯特 方程
2. 理解条件电位的意义 3. 了解电极的类型、能斯特表达式 4. 掌握三种传质过程及其Cottrell 5. 掌握法拉第定律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电化学性质
构成电池的电学性质:如电动势E或电极 电位、电流、电量、电导等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液接电位与盐桥
液接电位-当两个不同的溶液接触时,相界面 上发生离子迁移。当离子迁移速度不一致时,出现 电位差,产生液接电位。vH+ > v Cl-
I HCl稀
II HCl浓
++ -

++ -
H+ + + -
Cl-
+-

- -
+-

H+ Cl-
c(I) > c(II),(I)-(II) > 0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原电池可书写为:
(-) Zn∣ZnSO4(a1) ∣ CuSO4(a2)∣Cu (+) (无盐桥)
负极写在左边
正极写在右边
(-) Zn∣ZnSO4(a1) ‖ CuSO4(a2)∣Cu (+) (有盐桥)
a1、a2表示活(浓)度;“∣”表示金属和溶液
的界面。中间的单竖表示两种浓度或者组成不同的电
2 能斯特方程
对于任意电极,电极反应为: O + ze R
o RT ln aR
zF aO
IUPAC规定,不管实 际电子流动方向如 何,电极反应均写 成还原反应的半反 应
为氧化态和还原态活度等于1时的标准电极电
位。当T=298.15K时
0.0592 lg aR
z
ao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2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的分类
1、既不涉及双电层与电极反应,如电导分析法。
2、涉及双电层现象但不考虑电极反应,如表面张力 和非法拉第阻抗。
3、涉及电极反应:(1)施加恒定的激发信号:i=0, 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i≠0,库仑滴定、电流滴定、 计时电位法和电重量分析法;(2)施加可变的大振 幅或小振幅激发信号,交流示波极谱、单扫描极谱、 循环伏安法或方波极谱、脉冲极谱法等。
解质界面处存在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液接电
位”。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该电池的电动势E等于两电极的电极电位 差与液接电位的代数和:
E (Cu2,Cu Zn 2,Zn ) 液接
电动势的通式为:
E (右,还原 左,还原 ) 液接
液接电位难以测定,它是电位法产生误 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池反应 Zn2+ + Cu → Zn + Cu2+
该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氧化还原判断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
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 极。
电极电位高低判断正负极-电位高的为 正极,电位低的为负极。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化学性质:溶液的化学组成、浓度C等。 电化学分析法就是利用这些性质,通过 电极这个传感器将被测物质的浓度转换成电 学参数而加以测定的方法。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1
电学参数-溶液的浓度-定量关系
溶液电导-电导分析法,包括电导法和电导滴定 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电位分析法 电解称重-电重量分析法或电解分析法,用于分离 称电解分离法 电解电量-库仑分析法,包括库仑滴定和控制电位 库仑分析 电流-电位(电压)曲线-伏安法或极谱分析法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电解池-外加电能引起化学反应
外电源接到铜锌原电池上以后,如果外电源的 电动势稍稍大于Cu-Zn电池的电动势,而且方向相 反时,则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只能根据电源极性而 定,电极反应与原来所讨论的情况相反:
锌极 Zn2+ + 2e → Zn,还原反应,阴极,正极
铜极 Cu → Cu2+ + 2e,氧化反应,阳极,负极

电池的总反应通式为: aA + bB = cC + dD 则在298.15K时,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E
E0
0.0592 z
lg
(ac )c (aD )d (aA)a (aB )b
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E等于零,则:
E0
0.0592 lg z
(ac )c (aD )d (aA)a (aB )b
0.0592 z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论
1 原电池与电解池
化学电池-电化学研究的体系和对象,化学能与
电能相互转变的装置,电化学分析法中必不可少。
电池的三要素-电极、电解质、 外电路
e
H2
固体 AgCl
HCl
Ag Pt
无液体接界电池
有液体接界电池
《仪器分析》第二章电分析化学概

电极电位
Zn片与ZnSO4溶液接触时,金属中Zn2+的化学势大于 溶液中Zn2+的化学势,因此,Zn不断溶解到溶液中,金属 带负电,形成双电层,建立电位差,阻止Zn2+继续进入溶 液,金属表面的负电荷对Zn2+又有吸引,最终达到平衡, 形成平衡相间电位,也就是平衡电极电位。
液接电位的消除
盐桥法: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当,即可消除液 接电位。
饱和KCl溶液中加入3%的琼脂,加热使琼脂溶解, 注入U型管中,冷却后形成凝胶。K+、Cl-的扩散速 度相近,因而产生液接电位很小(1mV~2mV)。电 池电动势的通式改写为:
E = 右,还原-左,还原 E为正值,原电池; E为负值,电解池。
相关主题